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这是一个有信仰的村庄(范稳)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4月25日10:00 来源:文汇报 范稳

  我经常跑的藏东地区位于横断山脉深处,这里雪山林立,江河并行,湖泊众多,峡谷纵深。地理环境多种多样,因此也就决定了这一地区的藏式民居千差万别,风格各异。一般来说有土掌房,木楞房,碉楼房,木瓦土墙房等。河谷地带和半山坡上的房子多是土掌房;草甸地区由于空气湿润,雨水较多,则多以木瓦土墙房为主。木楞房多在森林地区,碉楼则是过去战争动乱年代的产物,那时一座房子就是一座易守难攻的堡垒,有的碉楼可以建得高达五、六层,楼层之间没有楼梯,只在一根圆木上砍出一节一节踏脚的小台阶,靠在两层楼之间,名曰独木梯,人们沿独木梯攀缘而上,那感觉好像在爬树。藏式碉楼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最为典型集中。

  以我非常熟悉的云南藏区一个叫汤满村的民居为例,我们便可以看到民居与民族文化水乳交融的关系。这个村庄位于一片坡度较为平缓的山谷地带,海拔2800米左右,其建筑以木瓦土墙房为主。即土坯舂墙,木瓦覆顶。所谓木瓦,是用木头削成片,一片片当瓦用,为了防止风把木瓦吹走,还在每片木瓦上压上一块石头,远远望去,一排排拳头大的石头像是房顶上的装饰。在云南藏区由于森林茂盛,植被覆盖率高,人们盖房时并不缺木材。

  汤满村的房子外观上看并不十分讲究,墙一般刷成白色,墙上的窗户稍作装饰,漆上红边或黑边的框。在过去,藏族人家的窗户边框涂什么样的颜色是有规矩的,黑色和黄色是高贵的颜色,有势力的名门望族和出了活佛高僧的人家,才可以涂这些颜色。外人远远一望,就会对这些人家肃然起敬。解放后一切都平等了,人们可以自行决定在自家的窗户上用什么颜色,窗户上的颜色再不是权力和势力的象征,只是一种装饰和藏族人所期望的吉祥了。

  房顶上的木瓦经风吹雨淋,呈现出古旧的浅黑色,这一切看上去那么的协调,别有韵味。房屋疏朗地散落在阡陌纵横的田野里,看似毫不经意,可每一个从山岗上望见汤满村的人都要惊呼:多漂亮的村庄!然后操起相机“喀嚓喀嚓”一通猛拍,就像从来没有见过村庄一般。

  走进村里任何一户藏家,你都会为主人房子的宽敞而惊讶。即便是一户并不富裕的人家,房屋面积楼上楼下加起来,少说也有两三百平方米。我们中的许多人在城市里打拼一辈子,能住上一百来平米的房子就已经踌躇满志了。汤满村的藏式民居一般盖两层,有的盖三层,外加前面的一个院子。

  一楼一般关牲畜,包括牛、羊、马、骡子、猪什么的。到冬天快来临时,牧场上的牛羊都被赶回来了,主人家便会背来大捆大捆的栗树叶,撒在院子里,捂上一段时间,便成了牛羊们过冬的食物。因此,冬天院子里显得很不干净,到处是牛羊粪和一尺厚的栗树叶。可这就是乡村纯正的气味,闻惯了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好。时间长了,牛羊粪也可闻出一种习惯和舒服劲儿来,“粪香粪香的”,在村庄里我经常这样说,没有人认为我的嗅觉有毛病。

  起初,我并不赞赏藏族人把牲畜关在一楼,认为那是不科学和不卫生的。后来我和一个研究生态学的教授探讨这个问题,他的高见让我明白了藏族人日常生活里的智慧。他说牛羊的热能是很高的,把它们关在一楼,热量上升,可以为二楼的主人提供可贵的热能。从生态学上看这是相当节约能源的一种生存方式,要是每一间屋子都升一个火塘,那要砍掉多少树啊。一天早上,我爬起来推开一楼的牛圈门,一股热气带着牛粪味扑面而来,甚至雾了我的眼镜。那时我想,要是没有它们在底层无声地提供我们看不见的热量,谁知道昨晚我是否能温暖地入睡?

  藏族人的家居生活主要在二楼,有客厅和卧室。客厅一般很大,从五六十平方米到一百多平方米不等。它同时还兼做饭厅,因为火塘就设在这间房子里。火塘、中柱和神龛是客厅里最重要的角色,火塘位于客厅的正上方,用砖砌成长方形。火塘的上方坐家中的长者和尊贵的客人,地上铺的是家里最好的藏毯,左边是妇女们的位置,她们负责添柴和打酥油茶。汤满村人家的火塘上架有三口大铁瓮,它们是连在一起的,一口煮饭烧菜,一口炖汤,一口烧热水和猪食。一塘火,把一家人一天的生活所需都搞定了,因此相当节能。火塘对于藏族人来讲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一个人丁兴旺的家族其火塘应是永不会熄灭的,好比我们汉族人信奉的香火绵延不断。火塘也是迎候宾客的地方,客人来了,会被迎请到火塘边席地而坐,最尊贵的客人将被邀请坐到老人们的上方。我总是被主人推到这个位置上,享受主人家滚烫的酥油茶。藏族人的好客总会令你享受到久违了的古朴民风,你来得地方越远,就受到越隆重的款待。他们会朴素地认为,你多不容易啊,大老远的跑到我们的村庄里来,受了这么多的苦,快请喝下这碗酥油茶吧!

  火塘的上方有一个天窗,直通屋顶,它不仅是具有排烟的作用,当地人认为这是通往天国的天梯,光线从天窗里直射进来,火塘里冒出的青烟沿着这条光柱飘逸而上,使不甚明亮的客厅里有了一条生动而质感的舞台追光,仿佛将人间的烟火和神灵世界的关怀融为一体。

  这温暖的火塘是藏族人生活的中心,是家庭、亲情凝聚之地。在没有电视的年代,人们在火塘边打发漫漫长夜,驱散严冬的酷寒,听老人谈古论今,听说唱艺人唱格萨尔王的英雄史诗。一个出门远行的藏族人总不会忘记自己家的火塘,就像不会忘记自己的父母和心爱的姑娘一样。人们对火塘相当尊重,不洁的东西绝不能塞到火塘里烧。比如女人的头发、烟蒂、旧衣物等。哪怕是一个再简陋不过的火塘,它也在藏族人心目中意义非凡。我曾经犯过一次错误,在一座雪山上一个护林人临时居住的屋子里,我去里面烤火。当时刚进入新年不久,当地人有将新鲜的松树枝铺在火塘边的习俗,取的是常(长)绿常(长)青的吉祥之意,我当时嫌火塘里的火不够大,就随手把屁股下的松树枝扔进火塘,没想到受到主人的严厉呵斥。他说屁股下坐过的东西怎么能丢进火塘里呢!羞愧得我连陪不是。

  房子里的中柱在汤满村的人家里尤为重要,它是立于客厅中央的一棵大柱,用整段圆木做成。中柱是一幢藏式民居的栋梁,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中柱越大,意味着这家人的势力和气派越大。我见过最大的中柱要三人才能合抱过来,即便在原始林区,也很难见到这样大的树了,真不知道他们是到哪里找到这么巨大的树,也不知当初盖房时是如何竖立上去的。中柱上一般挂有哈达、青稞穗、毛主席像、十世班禅像和松柏枝什么的,全看主人认为什么对这个家庭最吉祥。中柱在藏族人家里是神圣的,人们对它的感情特别深厚,离家出走的人——嫁出去的姑娘和去上门的儿子——都要绕中柱转三圈才可出门,人们还有专门歌唱中柱的歌儿。我曾参加过一次藏式婚礼,是男方到女方上门,男方离开自己家前有很繁琐的仪式,家人围在一起念经祈福,老人对送出去的儿子谆谆教诲,跟神龛和火塘告别,最后到了中柱前,这个足有一米八的康巴男儿忽然痛哭失声,泪流满面。这让我大为惊讶。我身边的本地朋友告诉我说,在中柱前哭是必须的,哪有离开父亲不哭的孩子。如果说火塘是一户藏族人家的温柔之乡的话,中柱就是它的精神支撑,是它的魂。

  最后我还得提一提藏族民居的香炉,它大都建在房子楼上的平台上,一般有五十公分高,呈圆锥体。每天一早一晚,藏族老阿妈都会到香炉里煨桑,袅袅的青烟扶摇直上,随风飘散。那是村庄里最诗意的时刻,神秘的氛围在缕缕青烟中越来越醇厚,这时你会为这村庄的虔诚所感动。尤其在黄昏,雾霭沉沉,夜幕自上而下,阵阵袭来;煨桑的青烟不慌不忙,飘拂空灵,直达天庭,将人间的祈诵传达到神灵们居住的世界。

  这个时候你才会深刻地感受到——这是一个有信仰的村庄。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