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传统节日与诗意人生(叶延滨)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4月23日09:33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叶延滨

  清明前半个月,我到成都出差,挤出半天时间,去为母亲上坟。

  出了宾馆,招了一辆出租,一上车,听说去墓园,老大不愿意,因为现在去墓园的人少,没有回头客。我对他说,没关系,如果没有客人,你等我,我付你等候的费用。听了这话,司机没话说了。母亲所在的那个墓园,离城区不远,大概是离成都最近的小山,叫磨盘山,形容其像磨盘一样的矮。小山原来是远郊区,现在紧靠环城高速,地铁正修到山脚下,一片欣欣向荣的建设场面,逼近这寂静的墓山。车到墓园大门前,司机遇到一个客人,也就匆匆离去。我在墓园门口卖花的老太太那里,买了一束黄菊,几叠纸钱,一对烛,一束香,缓步上墓山。墓园安静得很,早春时节,柏树发了嫩叶,空气里有淡淡的青草味,鸟儿的叫声点破了寂寥的墓园,为我引路找到母亲。年年清明前后,我都要来这个地方,虽然离开成都已有20年了,但没有到这个小山来一下,好像春天就还没有到来一样。常常趁出差、开会等机会来上香,所以并不一定刚好是清明节,这一次早,早得这整个墓园就只有我一个上坟的人。献花,焚香,叩首,静静地再陪母亲坐一会儿,心里涌上去年为母亲写的那首《清明》:“每年都按时回来一次\因为这是母亲的墓地\回来静守着母亲的名字\和墓旁那两棵柏树一起\啊母亲抱过我多少次\那双手把我抱到这世界!\我只抱过母亲一次啊\抱着她长眠在这柏树间!\因为这是清明——\在生死相守的站台上\我把诗句当作了车票!\因为这是清明——\静静地闭上眼睛\就看见母亲张开嘴巴说\孩子,今天你不是孤儿……”宁静安详的墓园此刻是我的天堂。

  我感谢我们的先人,为我们留下了这样的节日: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春节。节日是什么?我以为是一种仪式性的生活,也是生活的一种提示和温习。清明,就是天堂与人世间的一个驿站,这是当我们沉思和冥想时能到达的境界。端午,是怀念与向往的窗口,这是诗意人生的课堂。七夕,这是中国情人节,是时间与空间的天地之间扩展的相思相望。中秋,一轮明月象征着团圆与祝福,正是花好月圆。重阳,深秋时节想人生,晚霞满天更敬长辈。至于春节,那是相厮相守的一年开始,更是相厮相守的一生祝愿。……产生于农耕文明的中国节日,是生活里冒出的炊烟,温馨而熟悉,更是诗篇里幻化出的浪漫,情深而意浓。

  只是,可惜生活总会出现许多“只是”,只是我们带着这些节日,走上中国社会大转型的高速列车的时候,我们匆匆地改换应时的服装,而这些节日,也在张皇失措地改变着它们的色调和声调。安静地坐在一起吃一餐团圆饭的春节,变成了一场亿万人参与的抢车票、挤火车、扛包提箱的大迁徙、大洄游、大拉练!神引魂牵的清明节,变成了合家出游人头攒动的“墓园庙会”,麻将牌哗哗,电话铃声此起彼伏,我想,那些等候亲人的先人灵魂,一定在“摇滚清明”里避之不及!至于端午,至于中秋,在某些人群中,成了送礼的时节和“击鼓传月饼”的游戏。忙啊,不知忙什么的人们,把节日变了调!

  走出墓园,下了小山,眼前车水马龙,建筑工地机器轰鸣,是啊,生活在日日更新,这样喧闹而繁忙的生活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那么,能不能在匆匆变化的世界里,保留一点安静,一点诗意和缓慢节奏?

  安静、诗意和悠然自在的世界是什么?是小康社会里我们期盼着为人们准备的新节日啊!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