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保持低调 不事张扬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4月17日13:50 来源:湖北日报 任蒙

  刘爱平,武汉幸福杂志社社长、总编辑。中国作协会员、省作协全委会委员。1985年开始创作,著有长篇小说《大汉口》《繁华城》等六部,长篇纪实文学《中国都市的困惑》等五部,随笔集《拿事说事》等两部,电视连续剧《情惑》《危险年龄》等三部,作品获全国第四届青年读物优秀作品奖以及多种期刊奖。

  去年六月,约300万字的《刘爱平作品选集》出版,沉沉六卷,武汉市作家协会一再提议为此开个研讨会,都被爱平推辞了。他说都是过去的稿子,再说大家都很忙,为这些东西相聚费时,心里过意不去。我想起前两年他的长篇小说《繁华城》出版时,也曾有朋友提出为他张罗研讨会却被他婉谢的情景。不了解刘爱平的人,可能认为他倔强,甚至有些古板,其实他是一个待人十分谦和,很好打交道的作家,只是他不事张扬,始终保持在低调状态。他说,写作是属于自己的一种快乐,别去打扰他人。

  刘爱平属于高产类作家,很早以前就有“文坛快枪手”的美誉,有些报刊曾经报道过。

  早期在报告文学领域,刘爱平可算一位人物,评论界称“其作品创造并代表了武汉文坛新时期报告文学的一个标高”。后来写起小说来,刘爱平也出手不凡。记得那年他的《大汉口》在长江日报连载了半年,引起读者的广泛关注。这也是长江日报恢复连载后刊登的第一部长篇小说。接下来的《罪女》,初版就发行了十余万册,惊艳四座。

  我和爱平见面不多,每次见他总是穿一条牛仔裤,上面搭配的,如果是冬天就是厚厚的棉服;如果是秋天就是色彩鲜艳的休闲西装;如果是夏天又永远是或细或宽的格子衬衫。这身典型的“文艺青年”打扮,给人的印象尤为干练,洒脱,并且几十年如一日,似乎永远定格在一个年龄上。然而,与他交谈起来,却感到他又不“潮”,开口说话总是一口比较浓重的监利乡音。在这个忌讳很多的大都市里,他从不掩饰自己的乡土身份。无论在公共场合,还是在会议讲堂上,他将江汉平原的乡音表达得淋漓尽致,仿佛是老家方言的代言人。自信、荡坦,尽显男人本色。当然,这还远不是刘爱平的“个性”所在。或朋友聚会,或开会发言,他总是那么直言、率真,泰然自若,我行我素。可出人意料的是,他的人缘总是特别好,在圈子里享有很好的口碑。

  刘爱平当社长快20年了,本不想经商的他,却不得不以许多精力去操持一个事业单位的经营与发展,不得不带领几十号兄弟姐妹为生存打拼,如今刊物壮大了,由过去单一的《幸福》发展为多种“子刊”共同繁荣的期刊系列。而这些年的光阴正是刘爱平创作的黄金时期,他付出了很多,尤其是前10年刊物还比较困难,他基本搁笔了。朋友和同事为他惋惜,可他一点也不后悔。他说,生活的本质是为了快乐,做一个编辑也能收获快乐时,又为何要去舍弃呢?

  暂时“搁笔”对一个作家来说,也许是一种休整与沉淀。果然,经过几年沉寂,他的作品更厚重了。两年前,他又捧出了洋洋50万字的长篇小说《繁华城》,这部力作使爱平再次受到文坛瞩目,一时好评如潮。有评论家称赞它是我省“第一部正面叙述当代都市生活的长篇小说,它为我们展示了当下都市商品社会的全景式的清明上河图,具有21世纪初中国都市的社会学文本价值,是近年来都市题材长篇小说的可喜收获”。繁华之色,其解在空。这是小说给我们的启示。如此,《繁华城》还让我们看到了另一个刘爱平,一个和忙忙碌碌的那位期刊负责人不一样的刘爱平,一个思想者刘爱平,一个看准社会痼疾敢于下手,且解剖刀犀利如旧的刘爱平。

  现在,刘爱平迷上了读史,桌上大部头《史记》《战国策》《左传》等都被他翻烂了。他已写出40余万字的读史札记,辑成两部谈古论今的随笔,甫一出手,又使一些朋友为之吃惊,写小说、写报告文学的刘爱平,评论起历史来也看得那么深,有人说他快成历史学者了。

  任蒙写刘爱平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