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莫言与干巴菌(芥末)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4月15日10:22 来源:中国艺术报 芥末

  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去年中国文坛的一大盛事。盛到什么程度呢,举个例子来说。昨天我去理发,理发师说他看完了《檀香刑》 ,并且大致说了自己的观感,用了揭露、讽刺等词语,结论是莫言写得很好。我觉得理发师总结得很好,说明莫言得奖是有意义的事,其中之一引导大家都读一点文学作品。文学作品自然是无关生计,但可以让人得到一点生计之外的乐趣,或者有助于生计也说不定。

  汪曾祺写过一种菌叫干巴菌,写得很精彩,我就照抄了:“有一种菌子,中吃不中看,叫做干巴菌。乍一看那样子,真叫人怀疑:这种东西也能吃? !颜色深褐带绿,有点像一堆半干的牛粪或一个被踩破了的马蜂窝。里头还有许多草茎、松毛、乱七八糟!可是下点功夫,把草茎松毛择净,撕成蟹肉粗细的丝,和青辣椒同炒,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 ! ”读莫言的小说,让我想到干巴菌。

  莫言的小说描写很详细,笔墨也很铺张,几乎是想到哪儿写到哪儿。这大概和他写得很快有关系,大脑高速运转,逸兴遄飞。用网易一位网友的话讲就是“浪人浪语,没有正形,全是卖弄风骚” 。点评很到位,不过我是持赞赏的态度看待莫言“卖弄风骚” 。他的小说往往显得臃肿,塞满了很多信息,简直让人应接不暇,实在遣词造句欠通脱。不过正如莫言自己说的,他是一个“讲故事的人” ,讲得很有意思,有些惊悚,语气认真,讲着讲着,偶尔抽个风,荒诞一下,再继续讲。在这些凌乱、有时晦涩的表面文章之下,能看到态度和意志,还有一种热切的希望,大概是希望更多的人,随着他的文章跌宕起伏之后,也会有一些态度和意志。看了评委会对莫言的获奖评论,感觉也比较适合用于王小波。解放以后,文学创作中有两类,一是以沈从文、汪曾祺为代表的“装聋作哑派” ,一是以王小波、莫言为代表的“装疯卖傻派” ,这两类算是继承文脉并有所发展。莫言得奖之后,各种活剧也有声有色,颇具创意。从群众去莫言故居参观顺便拔萝卜,到时代善人陈光标要送房子,再到莫言醉商标卖出高价,再到他的书各种畅销,再到各种赞美或批评,这都是和他的书中情节相比毫不逊色的灰色幽默。什么叫灰色幽默呢?就是似是而非的幽默,它不像幽默和黑色幽默那样分明,与其说是诙谐可笑,不如说是别扭惊讶,哪里不太对头的感觉,于是挠头笑笑,以为幽默。

  住处附近的三环边上有个书摊,今天路过,还是醒目地摆着莫言的小说,几本书竖起来呈扇形,仿佛孔雀开屏一样。看来莫言的书还在畅销之中,这是好事,总比炒股的书畅销好。只要是真正的文学作品,都是在不厌其烦地告诉人们一些真实和美好的东西,不管这真实和美好以怎样的面目出现,都能给人好的影响。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