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国学本就不该火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4月01日09:38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熊 建

  《百家讲坛》好久没有推出重量级的说书人了。虽然标榜“架起专家和百姓的桥梁”,可实际上,栏目秉承的仍是勾栏、瓦肆、天桥、茶馆的路子,架起的是百姓和历史故事的桥梁,换汤不换药。

  过去的百家讲坛,还讲些蝴蝶啦、黑洞啦,结果收视率垫底。好,那就讲皇帝,讲“三国”,讲《论语》,结果大受欢迎。看来,“赛先生”不太受中国人民待见,要把“万恶的收视率”提上去还是得靠老祖宗。

  有人说,中国人喜欢历史。不对,如果是那样的话,人们应该爱看《三国志》而不是《三国演义》。确切说,中国人喜欢历史故事。这一点,陆游早就看出来了:“斜阳古柳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死后是非谁管得,满村听说蔡中郎。”(《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

  经济学讲理性不讲道德,如果需求低俗,那么供给也就不用高尚。既然需求方爱听历史故事,那么供给方自然就要变着法生产了。最常见的生产方式就是像以《百家讲坛》为代表的各种讲堂、论坛,“请”专家学者出来,把文言翻译成白话,把《二十四史》讲成《故事会》。

  这样一来,国学火了,讲国学的专家也火了。古时说书说得好的,柳敬亭,“一日说一回,定价一两,十日前先送书帕下定,常不得空。”(据张岱《陶庵梦忆》)今天说书说得好的,于丹,2007年版税就过千万元,频繁奔波于各种活动中。中华书局也靠着出“于丹鸡汤”而一举扭亏为盈。

  可作为接受方的读者、观众,成就了别人的辉煌后,自己得到了什么呢?当时于丹刚讲《论语》时,有人说,就算她讲得不对,起码让百姓对经典著作产生了兴趣。几年下来了,于丹的书还是卖得好,可公认的好注本如杨伯峻的《论语译注》还是没人买。老百姓对经典著作还是没兴趣,还是喜欢拾人牙慧。

  这说明,国学之火太虚。国学本不需要火,只要你愿意,有光、有空、有书,就可以学国学了。闷声发大财可以,闷声学国学也可以。

  国学太长吗?《老子》不过五千言。国学难懂吗?《悯农》唱诵至今。国学没用吗?对了,这大概是说到了症结上。看一遍《荀子》能让我赚钱?读一通《诗经》能让我升官?如今流行的是:学《孙子兵法》要与商战联系,看《三十六计》要与经营挂钩。

  中国人的阅读率一直不高,偌大的华北、东北、西北、西南、华南、华东,放不下几个平静的读书人。在高铁上、飞机里、排队时,大部分人都是呆着,要么枯坐,要么拿手机玩。极少有人看书,有几个看杂志的就不错了。虽然移动终端也可以看书,可一个平时爱看《读者》、八卦的人,难道换了高档的智能手机就会去看《史记》、《汉书》吗?

  清代学者最看不上明代人束书不观、游谈无根,认为明亡就亡在没人扎实求学,全被浮躁的气氛笼罩住了。“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杜牧《阿房宫赋》)

  当社会浮躁时,需要的不是推波助澜之辈,而是启蒙清源之士。从这个角度说,《百家讲坛》应该向林怀民学习,不要去迎合观众了,该去培养观众了。林怀民的云门舞集在演出前首先申明,演出中不许拍照。这不是跟观众对着干吗?人家花钱来了,拍个照都不行?真不行,只要有人拍照,林怀民马上停止演出。一来二去,观众逐渐不在演出中拍照了,开始认认真真、专心致志欣赏演出了,从而完成审美过程,提升自己。

  林怀民能这么干,是因为在他这儿是卖方市场,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百家讲坛》过去影响力不够,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名牌栏目了,具有一定话语权了,应该洗脚上岸、提升档次了,别再迎合国人不求进步的喜好了。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