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河北作家畅谈“中国梦”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3月29日09:40 来源:河北日报

  编者按

  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同志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深刻阐释了中国梦,道出了当代中国最耀眼的时代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

  习近平同志关于中国梦的阐释,引起了全国人民的极大共鸣,全国上下都在热切地关注、探讨中国梦的话题。中国自古便是诗歌的国度,是文学的国度,实现中国梦,文学不能缺席。广大作家和文学界应当如何为实现美丽的中国梦讴歌与助力呢?今天我们特邀几位省内作家从文学的角度,畅谈自己的中国梦。

  中国梦,承载着13亿中国人民的梦想和重托。2013年的春天,因为这个梦想变得厚重而又飞扬。

  主持人:崔立秋特邀嘉宾:关仁山、周喜俊、李春雷、

  刘建东、胡学文

  (一)

  中国道路为文学指明了方向

  如何由作家成为大家,由作品成为精品,由文学大省成为文学强省,中国梦和中国道路的提出,进一步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崔立秋:“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肩负的历史使命,无数中华儿女曾为之前仆后继、上下求索,努力探寻一条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唯一正确道路。中国梦是美丽的,更是科学的,它让人生出了许多美丽而奇瑰的遐想和期盼;而实现梦想的道路,是光明的,更是扎实的。我们知道,实现梦想的道路有两个基础:物质和文化,这是人类社会健康发展的两翼。在文化领域方面,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地提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请结合河北文学界的实际情况,谈谈河北作家应该如何追寻自己的梦想,走出一条具有河北特色的文学繁荣之路,早日实现文学强省之梦。

  李春雷(省作协副主席):可以说,明确中国道路,对在世界范围内进一步增强中华文化的软实力、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都必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这也充分体现了党中央的高瞻远瞩和世界眼光。

  具体到我们河北文学界来讲,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已经形成了鲜明的现实主义创作传统,特别是新时期以来,以徐光耀、铁凝、关仁山等为代表的河北作家都创造了自己的辉煌。可以说,这是一条扎实的路,更是我们河北文学的特色之路。正是有了这条鲜明的路和这些名作家,我们河北文学在全国才可以称之为文学大省。

  但客观地说,我们是文学大省,还不能说是文学强省。所以,长久以来,我们河北文学也有着自己的梦,也在寻找着自己的路。

  如何由作家成为大家,由作品成为精品,由大省成为强省,中国梦和中国道路的提出,进一步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所以,在整个中华民族全力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我们要进一步发扬我们的优良传统,并充实以更科学、更鲜活的时代内容,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围绕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而创作。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真正立志于文学的作家,要耐得住寂寞,坐得稳屁股,在多层面健全自己的知识结构,借鉴和汲取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营养的基础上,真正走向生活,走向基层,用胸膛贴紧大地,用手、用脚、用心去体验河北人民在改革创业过程中的酸甜苦辣和喜怒哀乐,用手中的笔去反映他们的愿望诉求和根本利益,与他们情相系、心相连、命相依。只有这样,才能接地气,打深井,创作出具有“中国气派、燕赵风韵”的精品力作!

  其实,所谓的“中国气派、燕赵风韵”,不仅是省委对河北文学的期许,也是河北大地和河北人民对河北作家的期望,还是文学界自己的责任。

  我相信,我们伟大的国家只要坚定地走自己的路,就一定能够实现中国梦。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我们河北文学,我们每一位河北作家,只要坚定地走自己的路,也一定能够实现自己的梦,为中国梦敬献上各自的青枝绿叶和姹紫嫣红!

  (二)

  中国精神意味着责任和担当

  中国精神贯穿于作家的整个写作过程中,在每一个作家的笔下,他所要表达的思想,他所刻画的人物,所构思的故事,其实都是作家对历史与现实的认知程度的反映,都是这种精神的具体体现。

  崔立秋:人总是需要一点精神的,没有了精神的支撑,人就失去了生命力,梦想就会成为空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需要我们在物质上逐步强大起来,更需要我们在精神上日渐强大起来。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凝聚社会共识,激发创造活力。请问对于文学创作而言,中国精神意味着什么?中国精神是如何在几千年的文学发展长河里把文学与历史、文学与时代、文学与现实紧密地联系起来?文学又该如何为实现中国梦凝聚起中国精神?

  刘建东(省作协副主席)我喜欢中国梦这个词,不仅是因为它承载着太多的历史和现实的责任,更因为它令人向往,有着可供想象的巨大空间,这既是现实的一个词语,又是文学的。在任何人看来,当我们想象一个伟大的梦想时,我们每个人的思想都会是无比的自由,无比的广阔。在自由的天空中,梦想是一个集成,是一个有着广博含义的大词。

  而“中国精神”这个词,对文学而言意味着担当、责任。中国精神贯穿于作家的整个写作过程中,在每一个作家的笔下,他所要表达的思想,他所刻画的人物,所构思的故事,其实都是作家对历史与现实的认知程度的反映,都是这种精神的具体体现。《红楼梦》《狂人日记》《平凡的世界》《白鹿原》等文学作品之所以能够流传下来,并影响着国人的思想和精神,就是因为它真实地记录了历史长河中我们日益饱满而鲜活的那些闪光之处,反映了在不同时期人们的命运与历史的命运交织在一起的成长与痛苦。正是在文学及文学思想的滋养下,历史才变得更加真实可信。

  其实在漫漫的文学长河中,中国精神的形成是一个润物细无声的过程,从远古时候的神话传说,比如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到鲁迅先生的用文学改造国人的精神,都体现着中国文人的家国情怀,而具体到现实之中,文学所要承担的责任更大、更艰巨。

  首先文学要对历史与现实有一个客观的认知。五千年的文化积淀,是一个不断地在对历史的纠正与认识过程中完善的,文学的作用其实比历史本身更令人遐想,它可以起到一个很好的平衡与校正的功能,它是一面更加可亲可敬的镜子。对历史既尊重又不能迷信,让历史的面貌在文学的天地中有着丰富的表情,有着丰富的内涵,这样的历史才会是那个浸润了我们几千年民族精神的真实的写照。而相对于我们面对的活生生的现实,文学更应该自觉地承担起培育民族精神的重担。现实是繁杂的,而文学就是要在复杂的状况之中找到平衡点,我们既不应该盲目地去粉饰太平,但也不能陷入对现实的一味的抹杀之中。文学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历史进程中的直接参与者,是中国精神形成的主要力量,需要去体验现实,去感知生活,去触摸那些真正与时代节拍相一致的精神特质,去聆听来自灵魂深处的痛苦与快乐,奋斗与挫折。只有与民族的气息合拍,与时代的脉络相吻合,文学才能有长久的生命力。

  (三)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实现中国梦,需要每个中国人为之努力,这是中国力量的根本。对中华民族几千年延续的文明和文化,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心存敬畏。

  崔立秋:成就伟大事业须有伟大力量,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什么是中国力量?简单地说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就是13亿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最终汇聚起来的力量,这种力量无坚不摧。有一首歌曾经唱遍大江南北,鼓舞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歌名就叫《团结就是力量》。实现中国梦所需要的中国力量,我认为也包括文化的软实力。请谈谈文学的力量、文化的力量如何为我们实现中国梦助力。

  胡学文(省作协副主席):多年前,有智囊向时任英国首相的撒切尔夫人警告:中国正在崛起,将来会是大英帝国的威胁。撒切尔夫人回应:中国不可怕,因为中国的文化没有影响力。确实,她是有一些傲慢,但纯客观地分析那句话,我是肃然起敬的。她道破国与国之间较量、制胜的密码,不是军事,不是经济,而是文化。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现中国梦,不是说说而已,需要实力。这个实力,是综合国力。无疑,军事是重要的,古今中外,任何国家的强盛,都须有强大的军事力量作为保障。经济也是重要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并非只是政治课本上的一个观点。但最终还是要拼文化。如同一个人身强体壮,衣食无忧,仅有这些,绝不是有力量的人。我国提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绝对是战略性的高瞻远瞩。许多人认为军事上去了,经济发达了,再重视文化也不迟。这是短视。文化发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一代代人,需要分分秒秒的积累与培护。文化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影响,缓慢,但持久。历史上许多民族曾经非常强盛,但最终消亡,踪迹全无。至为重要的原因是这些民族没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中国五千年的历史,更迭过许多朝代,文化却是一脉相承,因而华夏民族繁衍绵延,生生不息。铁凝的小说《笨花》有一个章节写钻窝棚。钻窝棚是笨花村的习俗,民国时期笨花人钻,抗战时期笨花人也钻。无论外界怎样翻天覆地,这一习俗始终延续。看似只是一个普通的习俗,其实有着极为深刻的含义,这个章节道出乡村结构之所以稳定的原因。文化细胞不会因环境的改变而消亡,偶尔细菌的侵袭,只可能暂时改变其形态。

  实现中国梦,需要每个中国人为之努力,这是中国力量的根本。对中华民族几千年延续的文明和文化,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心存敬畏。

  (四)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中国人在寻梦历程中的重要精神支撑,发挥了培育民族精神,凝集人民力量,鼓舞人民士气的巨大作用。

  崔立秋: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时代的英雄,是国家的主人,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是人民的政党,它知道“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党史,就是一部共产党领导一代代中华儿女追寻梦想、实现梦想的历史。作为一位为人民代言、为百姓讴歌的作家,您任编剧的电视剧《当家的女人》多年来深受老百姓的喜爱,请您结合自身的文学创作实践,谈谈如何用文学的方式为中国梦和人民的梦架起一座桥梁。

  周喜俊(省文联副主席)中国梦是人民的梦,人民是中国梦的主体,也是实现中国梦的依靠。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中国人共同的梦想,13亿中国人只有坚守共同的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使梦想成真。为实现这个梦想,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以坚忍不拔的毅力,不屈不挠的精神,上下求索,前赴后继,用鲜血和生命谱写出恢弘的历史篇章。

  为创作情景剧《走进西柏坡》和长篇小说《戎冠秀家乡的女人们》,我数次到平山县体验生活,革命老区的山山岭岭,记载着战争年代人民寻梦的足迹。这里曾走出威震敌胆的“平山团”,他们追寻全中国解放的梦想,转战南北,屡立战功;走进子弟兵母亲戎冠秀家的故居,目睹那一张张情景再现的历史图片,我感受到了这位老妈妈从童养媳到全国拥军模范的追梦历程;在绿草掩映的山坡上,我久久矗立在少年王二小墓前,耳边又回荡起那首《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歌曲;在西柏坡军委作战室,我似乎听到了指挥三大战役的发报声。中国共产党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与人民同心同德,艰苦奋战,所以赢得了全国人民的支持,迎来了新中国的解放。

  和平年代,人民为实现梦想,冒着风险在探索中寻求前进的道路。在安徽省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馆,当我看到农民为把土地包产到户立下的生死契约,心灵受到极大震撼。在江苏省的华西村,当我参观了华西人当年偷偷办的“地下工厂”,从中找到了农民从农业化向工业化迈进的艰难步履。在河南省的竹林镇,当我了解了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历程,心中突然冒出一句话,是人民在推动历史车轮的前进,我们的党顺应民心,尊重民意,领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的征程上一路前行,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中国人在寻梦历程中的重要精神支撑,发挥了培育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鼓舞人民士气的巨大作用。一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唤起多少中国人的感情共鸣,一部电影《白毛女》,激起多少人对旧社会的痛恨。战争年代,文艺是刀枪,是剑戟,是刺进敌人心脏的匕首。和平年代,文艺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载体,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是唤起人民齐心协力实现中国梦的号角,是记载人民寻梦历程的篇章。

  我任编剧的电视剧《当家的女人》,之所以创下连续九年在央视及各省卫视久播不衰的记录,是因为通过女主人公张菊香的经历,写出了千千万万个农家女的寻梦历程。其姊妹篇《当家的男人》被评论家称之为“描写农村发展的壮阔史诗”,是因为写出了以时涌泉为代表的基层干部寻梦的足迹。正在创作的第三部电视剧《我的幸福谁当家》,通过三个家庭的悲欢离合,写出了几个不同经历的农村青年寻梦的故事。用优质的精神食粮凝聚人心,弘扬正气,是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一环,也是每一个有责任感的文艺家应肩负的历史使命。

  (五)

  中国梦是民族复兴之梦

  中国梦是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奋斗过程中表现的精神和价值观的结晶,是一个民族走向发展、走向现代化、走向繁荣的过程中所自然产生的梦想。

  崔立秋:记得美国著名文学家杜鲁门·卡波特曾经说过:“梦是心灵的思想,是我们的秘密真情。”每个人都应该拥有自己的梦想,梦想是历史前进的动力。就像一个人、一个家庭不能没有梦想一样,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不能没有自己的梦想。今天,我们旗帜鲜明地提出了中国梦概念,请谈谈中国梦的本质,另外,作为一名作家,该如何用文学的手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呢?

  关仁山(省作协主席)国家梦想,是我们的一种民族情结,这在很大程度上来讲是把个人命运跟国家命运联系在一起的认知。中国梦是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奋斗过程中表现的精神和价值观的结晶,是一个民族走向发展、走向现代化、走向繁荣的过程中产生的梦想。做为一名作家,不仅要实现自己的文学梦,更要以文学反映中国梦。

  一个国家的文学实力,具体表现在其原创力上,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得看一个民族的文化积淀。中国文学源远流长的传统是诗歌和散文,后来小说却异军突起,发展速度超过了传统的文学样式,建构了中国叙事文学特有的艺术形式。特别是在近现代,中国的叙事文学与我们民族文化的命运血脉相连,在表现中国人民创造历史的伟大进程中不断进步、不断成熟,显示出中国叙事文学巨大的原创力量。这种文学的力量,必将凝聚成中国精神、中国故事和中国力量。

  文学的创造和发现,是聪明智慧的体现,是人类道德精神的光焰,是作家信仰境界的升华,凝聚着人类历史与文化薪火相传的责任和使命。我说过,作家的生活体验,不仅获得故事,还能获得一种情感,获得一种价值观。这种价值观与我们的民族梦紧密相连,价值理念往往决定了作家的价值取向,评判是非的准则。我们对祖国的热爱,对人民的忠诚,对美德的礼赞也来自生活的培育。价值理念对一位作家的影响是久远的、深层次的。生活本身就是立体的、复杂的,鲜活的,作家眼中的现实生活更是多种多样的。作家应该真正深入到生活中去,对百姓关注和焦虑的问题做出及时的、真实的文学反映。这还不够,作家还应该站在时代的高度来追问生活,穿透生活,把握生活。超越与高度,同时对应着突破与深度。文学的功能在于通过对人的灵魂的审视,而达到对人的精神关照。文学应该进入揭示人的精神生活的深刻层面。有人说,我们的小说最缺乏的是直面人生的勇气,缺少悲悯情怀,缺少反思精神和批判意识,等等。其实,这一切都要有民族梦这种精神资源做支撑。我们的文学,有能力对当代社会问题和时代风貌作出及时而出色的描绘,引起读者的共鸣。具体在创作上,我们更关心的是现在这个时代,因为时代在急速地变化,一个作家不应该回避他每天生存的这个变化的空间。

  实际上,表现当下是有着巨大难度的。我们的作家处理历史有把握,而面对当下现实有时候很迷惘。表现当下现实,能不能有新的视角?有评论家提出,把当下现实他者化。在非他者化的前提下,当下的历史观就往往会出问题。如何获得当下历史观?历史要求作家对民族文化和时代生活进行整体性把握,这样才能写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大作品。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