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世间每一个孩子都是传奇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3月20日14:55 来源:人民政协网

  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在本刊"天下讲堂"上的即席发言:

  世间每一个孩子都是传奇


  今天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场合,尽管有孩子在随意跑动、大声说话,但我们所有人都不会责怪他们,而是会包容他们、体谅他们,我希望在这个场合中的包容和爱能够成为一种社会氛围,在生活中见到这些孩子都不大惊小怪,不粗暴地呵斥,也不远离他们,而是以一种习以为常的心态去接触,甚至给他们鼓励。因为特殊孩子对我们未尝不是一种教育,让我们放下自己内心的狂妄,唤醒生命中的包容。在常人看来,特殊孩子貌似弱者,实际上这个弱者应该加引号,社会上没有绝对的强弱之分,我们有多少貌似强大的人其实是外强中干。贪官一旦东窗事发,他们不再强大,拥有家财万贯的富商,心中就真的没有忧虑吗?今天这个场合是小朋友们的主场,有任何的动静都是他们的权利,而且我希望把这个氛围传递给社会,我们来到这里是来学习和致敬的,所以今天大家不要给孩子们任何限制。

  所谓的"强"与"弱"永远是相对的,今天的中国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快速发展,GDP数值很高,社会也很繁荣,但是人心中迷茫、焦虑惶惑多于历史上任何一个阶段。什么是真正的强者?强者是一份生命的坦然,比如我们所熟悉的万选蓉老师,这么多年我们都觉得她是一个漂亮妈妈,她的美是一种慈悲,这种"大美"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衰减,反而那种慈悲的光芒会越来越温暖。我们刚才看到黄博士,看到她的那种激情,她是多么的天真,我们也觉得她很可爱,因为她的内心从来没有弱小过。

  我们从林老师和韩老师的仪态中能够看到真正的典雅和坦荡,尽管刚才林老师说"我就不知道什么叫做不疼",但在疼痛之中,一个人的面容还能如此的典雅和坦荡,这还不足以让我们这些健康人心生敬意吗?人们对"强弱"的界定已经太过表面化了,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要从内心问问生命的脆弱到底在哪里,我们要向这些强者学习和致敬。如果没有一份自感柔弱和向他们致敬的心,我们的心灵就不能够走到最长远的未来,无论我们的肢体是健康还是残疾,我们今天都来学习这样一种谦逊的姿态。这是我要站在这里致敬的理由。

  爱与信念的力量

  今天这个话题我有三点感受,第一是爱与信念的力量。

  我们都会觉得接纳、爱、坚持、有信念是在座很多人身上共同的特征,所有的方法和技巧都可以摸索、学习,但是爱与信念是世间最大的奇迹。今天这个时代当技术越来越发达的时候,人们会有一种悲哀就是"信念"不足了,信念有时候是远离技术,甚至远离物质的。这些年我一直在做《感动中国》节目的评委,我很荣幸,总能看到最令中国感动的那些事迹,并且为他们撰写颁奖词。记得我曾为一位暴走妈妈写过颁奖词,这位妈妈50多岁的时候,自己年近而立之年的儿子生病需要换肝,当时的情况不允许使用他人的器官:第一花不起那么多钱,第二有排异反应,唯一能做的就是换上妈妈的肝,但是妈妈有严重的脂肪肝,他们家甚至没有钱来治疗脂肪肝,这个年过半百的女人用不可思议的方式,每天暴走,走出了一副健康的肝脏,因为她要用这副肝去救她的儿子。我说她两次生养了她的孩子,一次生出她的孩子,一次以这样的方式去救活她的孩子,很多事情只能用爱和信念来解释,这是世界上真正的传奇。

  今天面对这些孩子我们先要问他们身后有怎样的父母,万老师和小昆的故事,可能是中国人了解最多的故事之一,无论是通过电影传播还是我们听她的讲述,我们现在听见的是小昆的辉煌,但是在没拍这个电影之前,这个母亲做过多少探索,无人知晓,她能以一种坦然的心态去接受现实,所以这些残疾孩子的父母要有双份的健康与坚强,才足够用另一份去支撑起孩子的未来,如果他的生命没有这种双倍的力量,这个孩子早已经垮了,现在社会上有一种悖论:当科技越来越发达,人心中的东西却在陨落。

  每年清明节,我会接受很多媒体的采访,去谈这个节日的意义。也有人问我"七夕"的意义,"七夕"是一个没用的天上的神话。坦率地说这个问题让我突然很感伤,今天的人就算远离千山万水,通过各种联络方式都可以沟通,通过各种交通方式都可以见到,但是当解决相思之苦的技术手段都不是问题的时候,相思本身不在了,这是今天最大的悲哀。还有多少人愿意痴痴守望,还有多少人愿意在两地迢迢的山水间抱着一份痴痴的守候呢。所以这种悖论是最大的悲伤。

  在今天这样一个充分发达的物质文明时代,我们还能不能够守住人性中的信念,这是一个严肃的命题,也许对于我们今天在座这个群体来讲,信念反而比一般人的要更强大,因为对常人来讲,衣食无忧之后,信念是一个"锦上添花"的东西,但是对于我们这些孩子的父母,信念就是他们的"雪中送炭"。如果没有这份信念我们和我们的孩子都坚持不下去,所以这个群体是社会真正的楷模,因为还有这样一批人把信念当成生命中的雪中送炭,因为大家用信念和爱支撑起自己的生活,因为你相信自己的孩子是一个传奇,你就能够去发现不同的奇迹。我相信所有的孩子都是传奇,孩子的眼光跟成人不一样,如果一个孩子说你相信苹果中有很多星星吗,大家可以试一试横着切苹果,每切一片,里面就有一颗五角星。我们经常粗暴地指责孩子瞎说,孩子看这个世界的每个小花小草都是有生命的,我们为什么不能以敬畏之心向孩子学习,况且每个孩子开发出来的潜力岂止这一点。

  大家知道,2008年汶川地震,增加的绝大多数残疾人是孩子。我曾经多次参加他们的活动,我越来越不可思议地发现人的禀赋。这世界给你关了一扇门,会给你开另一扇窗。成都有一位大画家发起了一个基金,就是带着一批人教孩子们画画。我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很多残疾的孩子在失去上肢下肢或者是出现了大脑损伤之后开始学画,此前他们从来没有拿过画笔,但是这样的孩子对世界的感知力比普通孩子要丰富敏感得多,而且一定会找到自己独出心裁的表达方式,看他们的画展我真的感觉他们是了不起的艺术家!曾经有一位在地震中受到挤压的孩子,一个漂亮的六岁的小男孩,他的症状像脑瘫的孩子一样,手是抖的,语言有障碍,我看了这个孩子的画展,仿佛真的是看见了一个东方的毕加索,这个孩子的画让那位大画家很惊讶,他对色彩的判断如此饱满和磅礴,撞色反差也是不可思议的,而且这个孩子拿画笔的时候手抖,反而画出的效果是任何人无法复制的;还有一个12岁的小姑娘,她失去了一只胳膊,所以只能用一只手画画,她的画奇思异想,她用彩色的笔触画出了在大地震中的重压、窒息感,视觉给人的冲击胜过所有语言的描述;还有一个高位截瘫的女孩子做了一个了不起的行为艺术,在她知道双腿没有以后很崩溃,因为她是跳舞的,她最喜欢的是鞋子,后来她就开始在白球鞋上画画,她的画展上有三四十双白球鞋,各种各样的图案盛开在一地的白球鞋上,白球鞋变成了她驰骋艺术的载体。我见到过一个东汽中学的男孩子,他在高二的时候截肢了,但他拿到了游泳冠军,他在过去是从来不参加体育比赛的,但是残疾以后变成了"青蛙王子"。这样的故事太多了,我不再一一列举。我相信爱与信念是一切行动的奇迹,但是要有更多的人相信,这个世间每一个孩子都是传奇。

  智慧与懂得

  我要讲的第二点是关于智慧与懂得。

  懂得这件事情有多么的重要,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误区是每个人都过于自以为是,看看我们发的微博,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评价,与他人的摩擦与冲突有太多的时候是我们太自以为是了。所以尊敬是懂得的前提,是成全这个特殊群体的基础,对于他们深深的尊敬、懂得和学习是我们给得起帮助的前提,如果没有这个前提,我们想帮人家都伸不上手。是不是所有的爱就一定是抱有懂得与尊敬?不然。很多我们给人的爱发自于自己的内心而不是人家想要的。

  有一个小故事,在一个渔村有一对夫妇相敬相爱,太太特别贤惠,每天她拿出一条最好的鱼,切头去尾,把鱼身做好给先生端去,自己吃剩下的鱼头鱼尾。十多年来两个人从来不吵架,但是到儿女长成,有一天这个老先生很惆怅地叹了一口气,说我从小就最爱吃鱼头,但不知道为什么自从娶了你,这辈子就没见过鱼头,这个太太说我一辈子因为爱你,把鱼最好的部分都给了你,我在厨房吃了一辈子不爱吃的鱼头。这个世界上最大的误区不是没有爱,而是以自己的方式去爱别人,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欠缺是比爱还奢侈的东西,那就是"懂得"。张爱玲说过一句话,"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我刚才说万老师的美是慈悲之美,这样一个柔美的女人,她心境如水,可以包纳世间万象,所以我们更需要的是智慧,不是书本上的知识,而是出于尊敬对别人的懂得,没有尊敬没有懂得,有很多爱是赐予,是居高临下的,我们有太多的人少了真正的谦卑。

  杨绛先生曾经把全家人全部稿费74万元向清华大学一次捐出,建立了一个读书基金。当时清华大学请杨绛先生在台上讲述捐款的来龙去脉,她说:"我个子小,我还是站着说。"说完之后深深地鞠了一个躬说:"谢谢清华成全了我们三个人的心愿。"我们很多企业家捐的资产数目很大,但可能只是他们身家很小的一部分,而杨绛先生捐的是全部,同时向接受捐献者鞠躬,这是一种慈悲。我们要想懂一个人其实具备两个能力才可以,第一个能力是愿意懂,第二是能够懂。一个是意愿一个是能力。首先我们有多少时光愿意去懂得别人,很多父母不愿意去懂得孩子,我们有多少健康的儿童,他们的智商都很好,但是被父母打骂之后、上了很多兴趣班之后厌学了,所以有多少人能够懂得。真正懂得和愿意懂得是我们要学习的功课,所以要在这个过程中变得谦卑,在学习过程中去给予,其实学习和给予是一个交互的过程,就像我们跟别人握手、拥抱,既是在给予也是在接受,所有的东西都是双向的,这个世界上任何慈善都不存在单向的给予,社会要重新塑造一种观念,不要老觉得是我们帮助了残疾人,其实就像我们跟他们握手和拥抱一样,我们能够得到的比我们给予的更多,而且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审视了生命。

  特殊群体

  第三,我们这个社会上更多的健全孩子和他们的家长,可以向这个特殊群体在致敬的同时学习什么。

  我不认为这是一个特殊的孤单的群体,它对于当代中国有更大的普世价值,它使我们安静、谦恭,在苦难中学习坚持,学习生命的交流尊敬和成长创造的欣喜。今天人们往往觉得世界给的一切都是本分,没有了情分,而对于这个群体,世界给他们什么都是情分,他们是懂得感恩的,我们这个社会有多少孩子的家长,看着自己健全的孩子不珍惜,觉得孩子就得无止无休的上各种兴趣班,用成绩为家长争面子,有多少孩子心理上有阴影,有多少孩子与人交流有障碍,有多少孩子过分以自我为中心,也有多少孩子对自我评价不稳定,患得患失,所有这一切不也是一种残疾吗?所以如何为人父母,我们要跟万老师,跟黄博士的父亲,跟韩老师、林老师他们学习更多,体会每一个弱小生命的不容易,真正用爱和包容去因材施教。健全的孩子不见得是全才,有孩子偏科,体育有特长,有的酷爱音乐,但是有的孩子打着骂着也不喜欢弹琴,为什么要跟孩子过不去呢。我们今天有很多时候被"伪命题"绑架,大家总说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怎么能用短跑的方式让孩子去跑马拉松呢?怎么能够在开始起跑就让孩子冲刺呢?后面路还很长,所以我们呼唤让我们所有的父母给孩子一个真正健康的未来,我们在座的很多残疾的孩子的父母,尽可能让他们有一个健康的心态,像黄博士那样的哈哈大笑,那样的活泼天真,不一定他们都去念博士,但是能让他们那么快乐、自信吗?我更希望从这个群体中让自己的心沉静谦恭下来,向孩子学习,跟孩子交流。

  作为一个母亲,我发现小孩从一出生就在教大人很多东西。我的小孩刚刚会坐的时候,给她很多玩具玩儿,我发现她只顾玩空药瓶子而不玩汽车和娃娃,我后来问了一些儿童专家,专家说这个时候正是孩子学习幼小动作协调的时候,也许转瓶子比所有那些昂贵的玩具更好。我当时觉得这个不到半岁的小人已经在教育我们了,她只会选择最适合她的,所以我跟带孩子的阿姨说,给孩子玩的东西第一是安全的,第二是干净的,符合安全和干净的前提,所有的东西都是她的玩具,她爱玩儿什么玩儿什么,大家千万别给她指挥,我那个时候就对孩子充满了神秘的敬畏。孩子长到两三岁开始画画,她曾经有一天在天空上画了大大小小四个太阳,还有很多花朵,我跟孩子一起做口头作文,我说有一天天上出现了四个太阳,她接着说四个太阳像天线宝宝一样拥抱了一下,问早上好啊!我说太阳一个是金色的,一个是红色的,接着她说有一个是浅绿色的,还有一个是深绿色的,因为她的太阳是照在小草上的。我那时作为一个大学教授很惭愧,我们没有想过太阳还有大树和小草,但是三岁的孩子知道。所以我想跟所有的父母说向我们的孩子学习,所有儿童的生命都是通灵性的。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最担心的事情就是我们过早地把每一个天才的儿童教成了庸才,我们让他们接受标准答案,接受统一的思想,但是我们扼杀了他们的创造力。也许所有的父母都应该向孩子学习,所有的父母也都要向今天特殊孩子的父母学习,因为他们教育我们用爱和信念去创造奇迹。世界的未来是孩子的,孩子正在创造一个未来的中国,我们不能用既定的历史,用那些蒙着尘埃的标准答案剥夺他们的权利,父母不能以爱的名义去做一些扼杀他们天才的事情。

  今天在这里承蒙大家的信任,我能够有这么一个时段向大家表示我自己深深的敬意,我希望我们用爱、信念去唤醒每个人心中的坚持,用尊敬与懂得开发我们的智慧,我们一起让今天这个包容的环境成为我们未来社会的空间。我们人人其实都是弱者,因为每个人的心都有自己的脆弱,我们去做好事,不是因为我们强大,而是因为我们脆弱,因为我们人人都需要别人的帮助,所以在我们有力量去帮助别人的时候,我们都抱着这样的心情往前走,互相扶持。希望这个社会上没有绝对的弱者,人人用生命的尊严去支持爱的奇迹,我们共同努力。

  (本文为于丹的即兴发言,题目为编者加)

  图1:17日在本刊与广州市少年宫于中国科技馆举行的"天下讲堂"上,于丹即兴演讲。

  图2:会议间隙,于丹与来自台湾的黄美廉博士深情相拥。黄博士是脑瘫患者,她突破身体障碍和重重挑战,在美国加州州立大学取得艺术博士学位,被评为台湾十大杰出青年,在国际上举办多次画展讲座。绘画教学是黄博士最大的兴趣与天分,多年经营艺术中心,在台湾教授儿童、女性、银发族、问题少年等。也曾多次在国内举办艺术工作坊,广受欢迎和好评。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