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抗战剧跟风严重 军旅委员吁文创须坐“冷板凳”(宋哲)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3月12日11:30 来源:中国新闻网 宋哲

  “他们不愿意艰苦地原创,而是急功近利地模仿,浪费了资源、浪费了钱财,甚至还浪费了影视文化消费者的时间和精力。”

  全国政协委员、第二炮兵政治部原副主任张西南,在今次两会期间将评判的矛头,对准近年来突出的中国电视抗战剧跟风现象。

  张西南将这种跟风归结为利益的驱动,“编剧、导演不是从文化出发,而仅仅是从经济效益出发”,“有的编导对现今的军人不够熟悉,只根据主观臆想,仓促地甚至是很草率地把这些电视剧制作出来。我们看了以后,感到一些人物不像是我们身边的军人,它所反映的生活也不是我所熟悉和了解的当代军旅生活,在观赏过程中就容易在心理上产生腻烦。”

  对此,既是军人又曾任职中国文联副主席的张西南表示,“对军事题材的喜爱甚至追捧,这本身不是坏事情”;“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创伤和记忆太深厚了。中国内地的一些家庭,家庭成员当中可能都会找到因战争受到的创伤,所以战争题材成为了中国文学艺术创作的一个富矿,开采不尽,用之不竭。”

  他认为,在当前军事题材电视剧的创作生产当中,出现了严重的同质化、雷同化现象。抗战题材的作品、谍战、反映现实军旅生活的作品比较多,其中有的不从生活出发,不从历史出发,胡编乱造,以致误导今天的青年一代把在银幕上的演绎当作历史。

  张西南说,军旅题材中不乏成功之作,例如抗战剧《亮剑》、谍战剧《潜伏》和军旅剧《士兵突击》。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高度统一,所以得到了丰厚的市场回报,不仅在思想上有一种启迪,同时在艺术上也给人一种审美的愉悦和享受。

  张西南告诉记者,直到今天,他看了《亮剑》,还会感到有一种冲动,还会被李云龙的亮剑精神所感动。“它一改过去军旅题材简单的、单一的、概念化的人物形象,使人物丰满、厚重、有血有肉,可亲可爱并焕发出光彩。”

  “然而,就是因为很多导演、编剧看到了它的成功,却没有很好地去总结、研究、分析,却就同样的题材,同样的人物,又拍了一部新的《亮剑》,我认为这是最失败的。

  张西南还说,艺术要老老实实走到生活中去,深入地开掘生活,编剧、导演、演员都要坐得“冷板凳”,有一种十年磨一剑的精神,沉下心来,精心、潜心、耐心创作,这样才能真正创作出好的文化作品来。

  张西南对记者表示,“人们对电视剧在内的精神文化的需求是没有止境的,但对重复、雷同是不欢迎的。”

  有报道称,横店影视城被网民揶揄为“横店抗日根据地”。据调查,横店2012年共接待剧组150个,其中48个剧组涉及抗战题材,约占30%。据统计,横店平均每天300个“鬼子”被“打死”。有的群众演员扮日本兵一天就能“死”上七八回。与此同时,2011年开始的“穿越热”,和以婆媳矛盾为素材的家庭伦理剧,又在银幕上轮番上演,中国电视剧产业仍未走出大面积跟风的怪圈。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