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雷锋精神的时代嬗变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3月11日09:26 来源:中国文化报 杨晓华

  雷锋精神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历程中孕育出来的阶级感情、国家忠诚和优秀品质的集中体现。雷锋精神的内涵从1960年被宣传和弘扬以来,随着时代主题的改变,历经了数次演变和集中阐释,但是从党和国家到平民百姓,比较一致的理解,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雷锋是无产阶级的革命战士,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高度忠诚于中国共产党和其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二是,在人生价值的选择上,雷锋具有强烈的利他观念,热爱集体,大公无私,不计名利,不怕吃苦,助人为乐,甘于奉献;三是,在个人生活作风上,雷锋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典范,高度尊重人类的劳动成果,爱惜一草一木、一粥一饭,反对滥用损坏,反对铺张浪费;在人生的职业选择和操守上,雷锋爱岗敬业,把工作视为人生的最大幸福,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甘当革命队伍的“螺丝钉”。在50年的社会发展和历史变迁中,雷锋精神的这些不同方面,基于不同的时代潮流和思想文化背景,表现出不同的侧重,凸显了不同的价值和意义。

  上世纪60年代初到70年代末,作为无产阶级道德典范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

  雷锋精神的最初发现和传播,是在1960年。新兵雷锋入伍后,省吃俭用,把节约的钱捐献给遭受洪灾的困难群众,引起部队领导关注。1960年11月26日《前进报》发表了沈阳军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杜平中将的批示,号召大家像雷锋同志学习。雷锋开始成为一个平凡岗位上的道德典范,在局部地区为人们熟知。1962年,雷锋不幸因公逝世。1963年,毛泽东为雷锋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学雷锋运动成为遍及大江南北、各行各业的全民行为,为一个天灾人祸,内忧外患丛生的年代,凝聚了人心,提供了精神动力。

  从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整个国家很快被“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统领,在对雷锋的宣传和学习中,雷锋的阶级身份被首先强调,学习雷锋也主要是强调其坚定的无产阶级立场和爱憎分明的阶级感情。在《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曲中,共有四段唱词,其中三段都提到了“革命”,分别是“忠于革命”、“愿做革命的螺丝钉”、“继续革命当闯将”。1964年的电影《雷锋》中,雷锋的思想觉悟是在阅读毛泽东著作中迅速提升的,而影片展示的画面中雷锋阅读的著作是《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在影片中,雷锋被塑造成没有任何私心杂念的“高、大全”的共产主义战士。因此,“共产主义的好战士雷锋”的主要价值被定位为激励每一个普通的工人、农民和解放军,坚持革命路线,尤其是在思想灵魂深处划清阶级界限,以便同国内外敌人进行英勇斗争。这种完全的阶级视角下的雷锋形象,虽然适应了当时的大众情绪和社会心理,却是在极左的意识形态的主导下树立起来的。

  上世纪80年代,作为人生价值典范的大公无私的雷锋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整个国家拨乱反正,进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无论是在推进国内的商品经济的进程中,还是在吸引外资加强国际合作交流的实践中,长期生活在集体和公共体制下的人们的思想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产生了人生价值观念上的困惑和迷茫。商品生产和交换,必然要求人们更新对“金钱”“资本”和“效率”的观念。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吗?人的欲望是好还是坏?类似问题,不断成为公共话题。

  学雷锋活动在这个阶段主要表现在人们从人生价值的角度,对雷锋集体主义精神和大公无私的品格的反思和学习,事实上起到了合理引导社会价值取向,防止拜金主义和庸俗哲学腐蚀和破坏社会风气的积极作用。1983年3月4日,为了纪念学习雷锋活动20周年,《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认为雷锋是“高尚、纯粹人的代名词”,批评了对共产主义理想“虚幻、渺茫、境界过高”的论调,指出在新的条件下,讲究“权、责、利”,“决不意味着只顾自己、不顾他人。一切进步的中国青年都应逐步树立其超出庸人眼界的道德观、幸福观”。

  作者的态度明显表现出维护改革开放,搞活经济大局的条件下,对雷锋式人生价值的坚守和期待。

  上世纪90年代,作为富有公益精神的奉献者雷锋

  90年代初,中国全方位进入市场经济社会,市场的利益机制在生产和社会资源分配中逐步上升到主体地位。在这样的形势下,大多数人都被卷入市场经济大潮,成为讲求合理个人主义,追逐正当个人利益的主体。市场的逐利本质和雷锋的大公无私的道德追求之间,显然存在难以跨越的鸿沟。但是,在社会的公共产品领域,在经济杠杆无法达到的思想道德领域,雷锋的公益精神仍然具有特殊的道德感召力。1996年由刘佩琦主演的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受到观众的热捧,说明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之下,人们价值观的深刻转变。而雷锋战友对雷锋精神的坚守之所以能够深刻地打动人,也说明人们在市场经济的功利主义侵袭下,保持精神世界纯洁和完整的美好愿望。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一阶段,雷锋精神被创造性地和现代文明社会的公益价值观结合起来,在青年人中产生了较大的影响。1993年底,共青团中央决定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产生了巨大影响。至2002年初,全国累计已有8000多万人次的青年向社会提供了超过41亿小时的志愿服务。参加志愿服务的誓词被定为:“我愿意成为一名光荣的志愿者。我承诺:尽己所能,不计报酬,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实行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建设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美好社会贡献力量。”其精神内涵和雷锋精神一脉相承。以至于人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然用“好人好事”这样的传统词句来定位志愿服务的特点。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正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价值追求迅速多元化,人们不再从单一的角度理解和感受雷锋。诸多真实历史细节的披露,也把雷锋从一个光辉完美的英雄形象,日益改变成为一个有着自己独立个性和多样化个人世界,品德高尚,积极上进的好人形象。尽管雷锋的名字依然可以召唤很多人心目中的善良和温存,但是对于身处市场社会的许多人来说,雷锋只是被珍藏于内心,在实践中难以实行。于是,在上世纪90年代出现雷锋“三月来,四月走”的现象就不足为奇了。

  在新世纪,作为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坐标的雷锋

  进入新世纪,中国社会在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指引下,不断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综合国力日益提高。但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双刃剑作用,在经济力量空前增强的情况下,思想文化的建设却明显滞后,特别是在广泛的社会公共领域,已出现了触目惊心的价值紊乱和道德失范。这种紊乱和失范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制约经济发展,破坏党群关系,损害大国形象的突出因素。雷锋精神作为一个在社会主义怀抱中孕育和充实起来的深入人心、内涵丰富的文化符号和坐标,再次被党和国家提倡和弘扬。

  刘云山同志在参加第九届中国公民道德论坛时明确指出:雷锋已离开我们50年,但雷锋精神始终镌刻在人民心中,成为引领道德风尚的一面旗帜。时代在变迁、环境在变化,但雷锋精神依然代表着社会的道德理想,体现着民族的精神追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体现。

  时代的发展使我们认识到,市场经济尽管是建设现代文明的必要基石,但是人们精神世界的各种问题和矛盾,远远不是市场经济本身可以解决的,而“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建设和发展好这个家园,对于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性,毫不亚于经济建设的重要性。而道德文化作为民族文化中最具价值引导和生活实践的部分,直接影响着人们精神世界的幸福与和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需要更加真诚地仰望雷锋精神。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