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茅盾的大年夜和鲁迅的弄堂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3月04日13:54 来源:新民晚报 邢建榕

  近代中国政局动荡、社会凋敝,经济危机接二连三。1932年公债风潮之后,不到三年又是白银风潮。因受外汇投机失败和抵押经营地产过多导致周转失灵,银行钱庄纷纷倒闭;工商企业因借不到钱歇业,商业更是门庭冷落,购买力严重不足。据统计1935年中秋节前后,短短9天时间,上海工厂就倒闭166家。

  茅盾的《子夜》描写了公债风潮前夕上海的社会世相,但因成书时间关系,并没有将随后的白银风潮写进书中。1934年春节,短暂的公债风潮已经过去,茅盾又明显感受到白银风潮给上海带来的凋敝与冷落,这与公债风潮前夕社会躁动、经济燥热明显不同。

  1934年2月28日,茅盾写了一篇随笔《上海大年夜》,真实反映了白银风潮初起,上海最繁华的南京路大年夜的商业氛围。他听一个朋友说,南京路的店铺因生意不景气,单是房租就欠了半年多,许多商店准备歇业。于是,他在大年夜带着一家人前往南京路消费兼实地考察。

  结果发现情况还要严重,过不了年关的商店有五百多家,关上大门贴出“清理账目”的铺子也有200多家了,其中有一家60多年历史的老店,有一位朋友对他说:“你猜猜。南京路的铺子有几家是赚钱的?哈哈,说是只有两家半!那两家是三阳南货店和五芳斋糕团点心店。那半家呢,听说是冠生园。”

  与茅盾相比,鲁迅则将白银危机的描写拉进了上海弄堂里。1935年5月,鲁迅先生在上海《漫画生活》第9期,发表《弄堂生意古今谈》,通过摊贩在弄堂的叫卖声,也活灵活现地刻画出白银风潮前后,上海市民生活的不同世相。

  “四五年前,闸北一带弄堂内外叫卖零食的声音,假使当时记录了下来,从早到夜,恐怕总可以有二三十样。居民似乎也真会化零钱,吃零食,时时给他们一点生意,因为叫声也时时中止,可见是在招呼主顾了。”

  鲁迅曾住上海景云里23号,靠近闸北宝山路,因嫌靠马路的弄堂太吵闹,迁居同弄18号,1932年后又迁居虹口山阴路大陆新村,也是弄堂石库门房子。写作此文的时候,鲁迅已从闸北搬到虹口,他写道:“现在是大不相同了。马路边上的小饭店,正午傍晚,先前为长衫朋友所占领的,近来已经大抵是‘寄沉痛于幽闲’;老主顾呢,坐到黄包车夫的老巢的粗点心店里面去了。至于车夫,那自然只好退到马路边沿饿肚子,或者幸而还能够咬侉饼。”

  鲁迅写道,与白银风潮前相比,摊贩推销的货物切实了不少:麻油,豆腐,润发的刨花,晒衣的竹竿;就是弄堂里的叫卖声,说也奇怪,竟也和先前判若天渊,卖零食的当然还有,但不过是橄榄或馄饨,却很少遇见那些“香艳肉感”的“艺术”的玩意了。方法也有改进,或者一个人卖袜,独自作歌赞叹着袜的牢靠。或者两个人共同卖布,交互唱歌颂扬着布的便宜。但大概是一直唱着进来,直达弄底,又一直唱着回去,走出弄外,“停下来做交易的时候,是很少的。”可见生意的清淡。

  不用说,住在上海弄堂里的鲁迅,对小贩们的生意经耳熟能详,因而能写出如此生动而犀利的小品。当然鲁迅此文别有深意,着眼点不在梅边在柳边,直指国民党政治的堕落。不过对研究30年代中期的白银风潮来说,《弄堂生意古今谈》无疑也是一个极佳案例。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