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生活 感动 发现 思索——写在《清网行动》出版之际(董保存)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3月04日11:50 来源:中国艺术报 董保存
《清网行动》  董保存 丁一鹤 著 群众出版社出版 《清网行动》 董保存 丁一鹤 著 群众出版社出版

  在2012年早春的寒风里,我与丁一鹤应公安部政治部宣传局和人民公安出版社之邀,开始采访、创作报告文学《清网行动》 。

  “清网行动”是去年中国公安机关组织的一次声势浩大的专项行动,在国内外影响巨大。在203天的时间里, 200万中国警察,打出了赫赫声威,极大地震慑了犯罪分子,赢得了中央领导同志的充分肯定和人民群众的普遍赞誉。这是中国公安史上、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未曾有过的大会战。中国警察用热血和豪情,铸就了“为党和人民利益而战、为人民警察荣誉而战”的“清网精神” ,释放了中国警察的正能量。

  清网行动搞了203天,我们的采访、写作也用了200多天。我们参加了公安部宣传局和公安文联组织的赴东北、下江南的采访活动。又分别到河北、河南、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深入采访。先后采访了百余名当事人,同时翻阅了数以百万计的案件资料。特别是时任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孟建柱专门和我们见面,公安部副部长、纪委书记、 201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刘金国接受采访,使我们对这一行动的意义有了深入的了解。这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公安姓公,民警姓民”的具体体现。坚定了“用一流的表达,展现一流的业绩”的信心。

  采访创作这部书的过程,首先是一个被感动的过程。

  当我们采访到在行动中牺牲的警察的亲属,那白发苍苍的老母亲对我们说“孩子穿着警服走了,走了……”的时候;当咿呀学语的孩子,指着英雄的遗像,用稚嫩的声音叫着“爸爸回来!爸爸”的时候,我们怎能不被感动?

  当我们采访到身有残疾的受害人,声泪俱下地向我们表示对警察的感激时,而我们的警察却说:是自己对不起老百姓,这么久才抓住逃犯,心里愧疚哇!这叫我们怎能不感动?

  当我们见到那些生活上工作上有各种各样困难和问题的一线民警,他们一说起“清网”来,就仿佛自己的困难都不是困难,家里的问题都不是问题。那一刻,我们又怎能不被感动?

  ……

  我们的这次采访创作活动,也是一次“发现”的过程。在采访中,我们看到、听到了许多闪烁着人性光芒的故事。这更是一种人性的正能量。

  山东临朐一个派出所所长,在追踪一名抢劫逃犯的过程中,在十多年的时间里,不知多少次到逃犯老家劝投。逢年过节,像回家看望自己的父母一样去看望逃犯的父亲。逃犯的老父亲说,你比我亲儿子亲多了。并给所长提供线索终于抓到了逃犯。而逃犯知道这一切后,给派出所所长跪下,说:“我这个做儿子的,尽的孝道还不如你这个警察! ”

  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人民法院,一个细节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一个年轻的抢劫犯受审之后,坐在旁听席上一个脸上带着长长伤疤的年轻警察周益斌,拦住法官说:“法官,我就是被这个被告人刺伤的警察,我想为他求个情! ”因为他知道,这个逃犯,身患重病为了生存而盗窃。宣判后,这个逃犯向着周益斌深深地弯下腰,那个瞬间,人性的温暖感动了在场的所有人。

  这次创作采访,对我们来说同样是一次思索之旅,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当我们面对陈锡华烈士的牺牲现场,我们不能不扪心自问:如果我们遇到陈锡华当时的情况,能不能做到死死抓住逃犯不松手!能不能有这样对自己职责的忠诚?

  再比如,采访一些恶性案件时,我们不能不想,是什么力量把一个很正常的青年人变成了杀人不眨眼的恶魔?为什么总会有一些鸡毛蒜皮的邻里纠纷却演变成为一起起惊天血案?

  再比如,有那么多逃犯逃到寺院,“立地成佛” ,有的成为了党校副校长,还有的当了政协委员,他们中间有多少人真的悔过自新了?他们仅仅是为了逃避法律的制裁?

  再比如,大量的逃犯在逃亡的过程中,又重新上了户口,办理了身份证件。是什么力量能让那么多的逃犯“漂白”身份?我们政府有关部门和工作人员应该负多大的责任?

  ……

  《清网行动》和广大读者见面了,我们愿意听取广大读者的意见,特别是一线干警的意见。如果说,这部书写得还有什么缺憾的话,那只能说,是我们的笔力不逮,是我们没有能够把中国警察在“清网行动”中的高大形象表现出来。我们将继续努力!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