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生命的迷藏(李舫)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2月25日08:55 来源:文艺报 李 舫

  2013年1月29日,北京协和医院西区栉比鳞次的高楼里,几经曲折,我们终于找到他——北楼四楼24床。在推门的一瞬间,我们不约而同地退出来,以为走错了房间。雷抒雁躺在病床上,他瘦得脱了形,某一刻,我甚至想到了“枯索”这个词,他就那样躺着,如同一段枯索的树干,难以想见他枝繁叶茂的岁月。他要坐起来,却没有丝毫力气,营养液正从他颈部静脉滴入——很多天了,他已不能正常进食。

  他举起床边的左手与我们相握,中指上妻子出访时带回的蓝玉石戒指,幽深的青碧宛如湛蓝的大海。“太瘦了,”他将戒指换到无名指,“这里已经戴不住了,等哪天胖了,再换回来。”他笑,声音嘶哑,神色黯淡。

  这是壬辰年的腊月十八,再过6天,就是立春了。那一刻,他谈文化、谈时弊、谈文学振兴、谈莫言获奖,不停地说话,不住地干咳,咳嗽得撕心裂肺,令人担忧。

  2月14日,接到雷抒雁家人短信:“雷抒雁今天走了,2月14日凌晨1点31分,在协和医院。”

  一刹那,时间仿佛凝固了。

  他的家人说,他走得很有尊严,生命最后一刻,癌细胞已经侵蚀了双肺,呼吸几近窒息,医生试图切开他的喉管,他却微笑着以眼神拒绝。“死算什么!”这是他的口头禅,潇洒,骄傲。

  算起来,我与雷抒雁相识近20年。初识他时,我刚刚分配到《人民日报》,便有幸读到他的诗文,从此一篇不曾错过。我称呼他老师。对我们这些后辈的工作和写作,他温厚地鼓励、支持。20年间,我已记不清曾编发过多少篇雷抒雁的作品和新闻,如果以字数计,应该能绕地球几圈吧。他是这个时代造就的诗人,他引领着时代的风骚,也引领着时代的风尚。

  去年11月,《人民日报》要出十八大特刊,我有幸再一次与雷抒雁在他的诗歌中相遇。现在想来,那时他已病得不轻,电话那头,他一直咳嗽,仿佛用尽了他的全部力气,每一句话要停顿很久。不久,雷抒雁寄来他的新作《为你祈福!神话的土地》。他的诗歌属于洪钟大吕,这首诗也是如此,24段,115行,上自“女娲,神农,夸父,后羿”的神话,下至“天下为公、人类和谐、世界大同”的梦想,五千年岁月尽情驰骋于诗人的笔下,浩浩荡荡。11月9日,我们将这首诗以半个版的篇幅刊出,诗歌再次震动文坛。

  今年年初,我们策划一个系列三组文章,其中一组邀请8位文化名家大家给未来20年后的自己写封信,雷抒雁的文章《生活更富足》是最后一组中的一篇。今天推想,约稿之时,他的病情已经相当严重,原以为他会以身体原因婉拒——我们在1月16日曾经召开老作者联谊会,25位名家中只有他抱病未至——未料到,他很干脆地答应了编辑的请求,并且早早将稿件传来,“致信20年后的自己,我对这个题目饶有兴趣”,他在回函中写道。文章刊发于2月7日副刊“信笺上的中国”专版上,不曾想,这篇文章已成为雷抒雁生前绝唱。

  信的抬头是“亲爱的”,接下来,他写道:“我在写信给你,写给20年后的你,说是给你,有点怪怪的,其实是我自己。”

  写作的时间他未特别标注,我们按照他邮件的时间记录为1月16日,他默许。其实,这时他的身体已经非常虚弱,两天以后,1月18日,他便因“不明原因”高烧住进医院。想必他那时对自己的身体情况心知肚明,然而在写给自己的信中,他依然保持着过往的乐观,他写道:“20年,不能算太长的时间,但对于一个古稀老人来说,已不可轻易言短……如果是20年以前,写给今天,我或许有很多话要说。那时我年轻,工资低,房子小,孩子也小,总觉得生活对自己太苛刻,想住大房子,现在看来许多不现实的诉求,当时却都成为一些悲切的愿望甚或一些可笑的牢骚。二十年过去了,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仅我自己,包括许多和我一样的人,或者比我更困难的人,都改变了命运,变得富裕起来。”

  在这篇不足800字的文章中,他以诗一般的语言,留下了自己对社会发展的憧憬、对人生命运的体悟。在文章的结尾,他依然充满期望地写道:“亲爱的,20年后这封信我希望你能有幸收到。”

  仅仅两个星期,命运轮转,物是人非。重读此信,不胜唏嘘。这封寄向公元2033年的飞鸿将飞向何方?命运何其残酷乃尔。

  2月7日,在众多朋友的鼓励和支持下,我在《光明日报》刊出7000余字文章《雷抒雁:前方,前方,永远是太阳》。2月6日,报纸付印的当天上午,我托人将大样送给他,他对文章做了三处修改,看得出来,他运笔已经困难,字迹颤抖、模糊,然而他的记忆仍然非常清晰,思想仍然高度敏锐。

  这份保留着他生命最后时刻笔迹的大样,此时静静地铺展在我的案头。斯人长已矣,文章竟永诀。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