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沧桑的梦与痛(张抗抗)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2月22日09:20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张抗抗

  苏沧桑是一个痴迷文学的女人,写散文也写小说。这个兼具历史感与文学性的“沧桑”可不是笔名,她的名字来自于20世纪60年代人们所熟悉的一句诗。

  然而,沧桑一直以来生活安逸舒适,写作出书获奖;继续写作,获奖,出书;一路顺风顺水。这个恬静柔美的江南女子,从她滋润的面容上,实在看不出有什么“沧桑”感,很多年中,“沧桑”二字常常令人质疑。9年前的秋天,我曾为苏沧桑写过一篇《在时间的深处》的书评,里面有一句话:“说西湖风月,不可忘西湖风骨;柔美与凝重,才构成了‘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完美。”这句话寄托了我对沧桑散文的期待。

  “散文中的天籁之音”——宁静与秀美,空灵与隽永,是我对沧桑散文最初的印象。

  一直,一直到这部《所有的安如磐石》的新散文集出版。

  就像一个少女,一夜间变成了女人。

  沧桑从自己的“绣房”里走出来,逆风走向暴雨,踏雪走向大地和原野。沧桑不再沉湎于西湖风月,不再迷醉于西溪流水。沧桑往日笑意盈盈的眼神里,开始有了泪光与沉凝;沧桑平素温柔天真的细语中,开始有了问号和重量。沧桑依然冰雪聪明,但如今的沧桑,已经不再是那个文静秀美略有些稚拙的女孩了,沧桑笔下的篇章,渐渐地开阔敞亮,好像一把豁然撑开的遮阳伞,骨架结实、伞篷厚重,大有一番遮雨蔽日的气派了。

  沧桑就这样迅速地成熟丰富起来。

  所以,我很愿为这个正在变得“名副其实”的沧桑,为她的新书写序。

  这部《所有的安如磐石》,是沧桑十年磨一剑的新散文精品集,让我惊喜交加。这个集子中的很多作品都曾在全国获奖,并入选全国最好的散文选集、散文年选,还被全国多个城市中高考试题、教材读本选用,被海内外无数读者在博客上转载。

  沧桑天赋异禀,文学感觉异常敏锐。她的散文以“心灵感触生态”的独特视角,深度感知,沉静剖析“自然生态”和“精神生态”最真实的当下——欲望与梦想,痛苦与困惑,挣扎与努力,成果与反思,爱与哀愁,美与希望。就像“用美丽的丝绸包裹一颗滴血的心”,全书在“它”、“我”、“他们”、“眼前”、“远方”等5个分辑里,以静美的笔触、苍凉的笔调,焦虑、痛楚、无奈、追问、反思。处处暗藏指向现实的芒刺,又处处回荡着深情的呼唤——呼唤健康和谐的自然生态,呼唤人类美好诗性的精神生态的回归、提升,抵达生命最初也是最终极的追求目标——那种“安如磐石”的幸福感。

  沧桑擅长将细腻的情感与知性视觉有机结合,她的散文,有一种回味悠长的意境和美感。平日司空见惯的人或事或物,在她细腻深情的描述中,常有发人深思的洞见与剔骨般层层深入的追问。这是沧桑十年笔耕最大的收获——沧桑的散文超越了事物的表象,篇篇都有其独特的发现。书中弥漫的,不再仅仅是女性的清新柔美之气,而是敢于直面现实的缺陷、勇于回顾历史的创伤。她赋予语言、画面、传说以理性的思辨,在她始终坚守的文学理想情怀中,充盈着雾气、山岚气、骨气、药气、甚至血腥气……沧桑依然有梦,却常被梦中的疼痛一次次惊醒:

  她悲叹“人们已经忘了。忘了像祖先那样,依从心灵的声音休养生息。”

  她羡慕“这些自由快乐的心灵,站在一个孤寂的阵营里,成为人世间越来越弥足珍贵的另类,风雨过处,仰天长笑。”

  她庆幸“上天是多么仁爱啊,它给了万物两种不同的存在方式,虽然我们的肉体受着种种羁绊,但我们的灵魂永远自由飞翔。”

  她询问“皈依单纯,是否也是皈依一种信仰?皈依美,爱,诚信,正直,坦荡,淡定,和谐……是否也算皈依信仰? ”

  她了悟“时代与时代相连,历史与历史轮回,仿佛是个圆,你看似走得很慢,其实,也许,你正走在最前面。”

  作为一个有强烈责任意识和使命感的作家,沧桑看到了人世间深处的痛与梦,触到了当下人们心灵的柔软之处。然后,她长叹一口气,轻轻叩击、低低弹唱。一首首天籁之音在她与读者的梦中萦绕,沧桑在自己的梦与痛里,成长成熟,成为一个优秀的写作者。

  沧桑的散文篇名充满灵气和才华,颇有奇趣,比如:“水知道”、“树知道”、“与海成说”、“与雾同行”、“地痛”、“面天”、“没有月色的丽江”……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我看见沧桑那双明净的眼睛,温婉地直视着人们的灵魂。

  10多年前,莫言先生在她的第一本散文集中写道:“关于散文的写法,说法很多,如果让我说,那就一个‘真’字,真心真情真感觉。有真乃大,有真乃美”,她听进去了。9年前我对她说的那些话,在她后来的散文中,变成了秋天的金叶和果实。

  (作者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