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记着写好你的“故乡”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2月22日08:49 来源:文艺报 闻 言

  近期,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档正在播出电视剧《全家福》,这部电视剧改编自作家叶广芩的同名小说。作品围绕北京一座四合院的几个家庭、一支“古建队”的一群从业者,讲述了从上世纪40年代到改革开放的今天半个多世纪里,北京城普通市民、普通工人共同生活、奋斗的命运史。社会政治的风云尽在其中,但人与人、家庭与家庭之间永远割不断的亲情友情爱情,“老北京”的风土人情、重情重义的“老礼儿”,是作品集中表现和弘扬的主题。在各类文学艺术作品追求“百年叙事”的过程中,《全家福》正是因为这种浓郁的人间烟火气,这种对传统和民间的高度尊重而显得弥足珍贵。

  叶广芩是一位始终在生活中寻找创作素材的作家,她是“老北京”出身,又长期生活在另一座古都西安。她的创作既从关中大地挖掘资源,更不忘记自己的故乡北京。正是这样一种向生活找素材、向记忆寻真情的坚持,保证了她的创作始终处于活跃状态。

  成功的作家,尤其是在中国,常常是因为坚持植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写作,而受到读者的尊敬和喜爱。鲁迅的小说是揭示“国民性”的,但他的小说人物、故事、场景,大多是以“浙东”农村为背景,那是他生长的地方。这一传统一直沿续到新时期,很多作家笔下的“故乡”已经成了他们的创作“标识”。莫言、贾平凹、苏童、毕飞宇、迟子建、阎连科等等,都是自己“故乡”的书写者。这是一个创作学的问题,同时也是创作者的价值观和创作理念问题。在改革开放的当代中国,人们的工作地和居住地随时发生变化,但作家内心永远要有一个“故乡”存在,这既是写作的出发点,也是其归宿。童年记忆、成长经历,对一个作家的影响是千丝万缕的,更是根本的。对很多青年作家来说,前辈作家身上的这种“故乡”情结的保留和倚重,是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在大学任教的小说家梁晓声,曾在一位青年作家的研讨会上说,在很多进了大学及毕业后留在城市工作的年轻人所写的作品中,看不出他们所从何来,看不出他们的出身,乡村被忽略,似乎从来就是过着现代化的城市生活。

  的确,一些从事写作的人,其作品中都是时尚语言、网络词汇,都是身居闹市的情调和烦忧,缺少朴实的、诚实的生活内容,没有方言俚语,失去“地域色彩”。这样的写作是无根状态下的表达,没有一个人生的、精神的“故乡”,写作通常是飘忽不定、缺少内涵的。我们说今天的文艺充斥着同质化的作品,大量的文艺作品仿佛在互相“复制”中被“生产”出来,其中的原因既有社会文化思潮、媒介传播的影响,也与创作者的主观追求发生偏移有关。每一个人都应面向未来发展,但对文学创作者来说,“向后撤”、“回头看”也是很重要的。只有心中有一个“故乡”,心底才能留存人世间最值得珍视的天地,才能生动传达人与人之间温暖、柔软的感情。米兰·昆德拉说,“欧洲人,就是对欧洲有怀旧情绪的人”。无论我们的故乡是一座都市、一座小城,还是一个乡村,“怀旧”都是文学写作者应当具有的情怀。鲁迅当年把蹇先艾等居住在北京而写故乡的作家的创作称为“侨寓文学”,一些文学和艺术大师强调自己“客居京华”,其实就是想说明,他们心中另有一片精神的天地,属于故乡,且因此创作。

  叶广芩恰巧是个北京人, 她努力写出“老北京”的味道和风貌、老北京人的情义和“礼数”,其实是对“故乡”的一种“怀旧”,一种精神寄托。也因此,她的“京味儿”没有狂躁的情绪和“痞气”,而是直接承接于一种深厚的传统,一种流散于胡同间的生活气息。她不是要写一个更大的都市,而是要写一个深藏于心底的故乡。在网络时代成长的青年作家,自然面对着多种通往成功的选择,但坚守一个精神的“故乡”,并努力写好独属于自己的“故乡”,传递人间珍贵的温情,描述广袤大地上多彩斑驳的风土人情,是创作的活力源泉,是文学的内在品质,也是前人的经验证明,更是读者对文学的阅读期待。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