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精彩评论 >> 正文

点燃民族精神的火炬——读《祁淑英文集》(李世琦)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2月19日09:36 来源:人民日报 李世琦

  为新中国的科学家树碑立传,就是作家的职责。祁淑英很自觉地承担起这一艰巨而光荣的工作。

  祁淑英2005年10月被中国传记文学学会评选为全国十佳“当代优秀传记文学作家”,皇皇十卷《祁淑英文集》(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就是很直观的反映。这对于关于“写什么”的讨论,尤其是对青年作家是一个很好的启示。她的作品何以成功,为什么会受到专家的好评与读者的欢迎呢?

  首先,她的作品的传主都是人民共和国的功勋科学家。诸如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邓稼先、袁隆平、何泽慧等,个个都是为中华民族做出巨大贡献,在国际上有广泛影响的人物。他们的工作与国家的强弱、人民的温饱息息相关,“人之于味有同焉”,自然会引起专家和读者的共鸣。就是历史小说《淝水之战与三军统帅谢安》写的也是一身系天下安危的伟大人物。格局宏阔,气象自出,那些咀嚼小悲欢的作品自然难以望其项背。

  其次,着力描写科学家的精神世界、道德品质。爱因斯坦在《悼念玛丽·居里》的演讲中说:“第一流人物对于时代和历史进程的意义,在道德品质方面,也许比单纯的才智方面还要大,即使是后者,它们取决于品格的程度,也许超过通常所认为的那样……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爱因斯坦的话透辟地阐明了伟人的精神品格对于时代和历史的重大意义。祁淑英的传记文学写作正是遵循了这一准则。她没有在科学家的具体专业、研究细节上多用笔墨,而在科学家的精神世界、道德品质方面浓墨重彩,不厌其详。在她的笔下,每一位科学家都是鲜活的、血肉丰满的,可信、可感、可爱,能够吸引读者一口气读下去,这应该是她的作品深受读者欢迎的原因之一。

  第三,刚柔相济的写作艺术。祁淑英是一位熟练运用辩证法的作家,在写作时利用长期的艺术积累,运用多种艺术手段,刚柔相济,张弛有度,为塑造传主的人物形象达到了很好的效果。认真阅读她的作品,我们就会发现,她在叙述传主的人生历程时,均以爱国情怀作为贯穿他们一生的主线,这就保证了作品的境界高远、大气、脱俗。

  第四,充满激情的语言。这是祁淑英作品一个鲜明的特点,当然也是她的优点,正如生活中的祁淑英。在作品中,她的语言爱憎分明,颂扬真善美,鞭笞假恶丑,充满激情,以情动人,能够打动不同年龄的读者,这是和她的语言文字功夫分不开的。

  读了《祁淑英文集》,让我想起俄罗斯作家索尔仁尼琴的一段话:“通常,为了艺术的艺术是存在的,但这偏偏不是俄罗斯的传统。在俄罗斯,这种艺术不会留下感激的记忆。这是因为我们国家总是要求本国的天才置身于人民的苦难之中。”索尔仁尼琴讲到的情况,同样适合于中国。我国从古代的屈原、杜甫、辛弃疾到现代的鲁迅、郭沫若、茅盾,爱国主义的火炬永远高举,前赴后继,激励着世世代代的中国人奋然前行。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