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在雨天,遇见袁崇焕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1月21日09:38 来源:中国艺术报 徐迅

  如果不是一场雨,我想,我和袁崇焕这位历史人物是会擦肩而过的。

  然而,雨在不停地下着,在这绵绵的细雨里,我用一上午的时间走遍了宁远古城。下午,雨一阵紧似一阵,越来越大,毫无停止的迹象。我透过所住酒店小木屋的玻璃窗望着外面,雨像在愤怒地宣泄着什么,挤压着大海,大海波浪汹涌,像脱僵的野马一般咆哮着、怒吼着,密密的雨幕里,我依稀看到了明清两军交战的刀光剑影,仿佛听见了两军冲杀时的鼓角铮鸣。这时,我突然想起了袁崇焕,想起明朝这位名将在辽西大地上的命运沉浮,为历史的残酷和错愕不由地吸了一口凉气。

  宁远古城始建于明宣德三年(1428年) ,是扼守辽东的关外重镇。史载:自明万历末年到天启初年,努尔哈赤起兵占了辽东七十多座城池,明朝先后任命了三届辽东经略以抵抗,均因种种原因兵败而获罪。身为下等文臣的袁崇焕“单骑出阅关内外” ,考察军情后,竟自告奋勇,说“予我军马钱谷,我一人足守此” 。天启三年(1623年) ,赏识他的新任辽东巡抚孙承宗采纳他“决守宁远”的建议,“命满桂偕崇焕往” ,在宁远筑就了高城。这以后,孙承宗又与他“遣将分据锦州、松山、杏山、右屯及大小凌河,缮城郭居之。自是宁远且为内地,开疆复二百里” 。可惜好景不长,孙承宗受宦官排挤辞官,剩下正任“宁前道”的袁崇焕在没有“奥援”的情况下,抗命誓死不撤退,号召士卒百姓坚守宁远古城,终于挫败十余万清兵的围攻,让那位二十五岁起兵,征战无数,所向披靡,攻无不克的努尔哈赤输得一败涂地,以致在六十八岁时一命呜呼。

  这就是史称“宁远大捷”的战役,是明朝对清战争取得的第一次重大胜利。

  在这以前,袁崇焕只是南国的一介书生。有意思的是,他的生命几乎是伴随着努尔哈赤而成长的,如果不是努尔哈赤对明朝起兵,他被推到历史的前台,他的一生,或许会是另一种命运。仿佛,努尔哈赤是袁崇焕的一个梦魇,袁崇焕是努尔哈赤的一个克星。“烟水家何在?风云影未闲。 ”据说,这是袁崇焕在县学读书时写的,求学时代,他身在岭南却心系辽东失地,每天都关心着国家大事。传说有一次放学回家,路过土地庙,他对土地神念念有词:“土地公,土地公,为何不去守辽东! ”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考中进士后,他在家待了仅两年,就于天启二年即天命七年(1622年) ,被朝廷委任为福建邵武知县。“讼少容调鹤,身闲即读书。 ”他的这句诗既是他当时的官场生活写照,也是他不满足现状的真情流露。据夏允彝《幸存录》记载,他“为闽中县令,分校闱中,日呼一老兵习辽事者,与之谈兵,绝不阅卷” 。——好像真的是要什么来什么,很快因为进京朝觐,他就受到御史侯恂的举荐,被任命为兵部职方司主事,主管疆域图籍。这样就有了他“单骑出阅关内外”考察军情的那一幕,从而走上一条不归之路,仿佛在劫难逃……

  简单地梳理一下袁崇焕的人生轨迹,把思绪拉回到“宁远大捷”那一场战役上来——

  袁崇焕把宁远城刚刚修好的那一年冬天,努尔哈赤想趁他立足未稳,一举拿下宁远城。于是率领十几万大军浩浩荡荡而来。但在离宁远二十里的地方却突然停了下来,他派出一个探子打探军情。探子回报说:“城里明军一不设防,二无守兵,只在城墙上放了许多水桶,袁崇焕带人正在城里打井呢! ”水桶怎么能防城打仗?努尔哈赤笑了,决定第二天天亮前,乘明军睡觉时偷袭。那一夜,北风呼啸,滴水成冰,几个打更的明军士卒冻得钻进了哨窝棚。努尔哈赤带领大军匆匆赶到宁远城下,远远望去,宁远城墙变成了白亮亮的一大块,到跟前伸手一摸,又光溜又冰手,点起火把一看,原来是袁崇焕趁天冷,带领兵丁往城墙上泼水,使城墙外面结了半尺多厚的冰。偷袭上不了城,努尔哈赤只好把人马摆到城下,破冰硬攻。突然城上一声锣响,刹那间,城头上的火把将整个宁远城照得如同白昼,哗哗哗,一桶桶冷水泼了下来,努尔哈赤的士兵穿的是铁甲,一沾上水,人几乎冻成了冰棍,努尔哈赤自己的铁甲也冻硬了,只好退了兵……

  我之所以叙说这个故事,是想说这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战争故事。很多人总结“宁远大捷”总归功于“红夷大炮” ,连袁崇焕自己后来也说是“凭坚城以用大炮” 。无疑“红夷大炮”是他制胜的法宝,但像他这般运用智慧的战例在辽东大地上到处流传。只是他把智慧用在了战争上,有人却开始把智慧用在他的身上,明王朝内部勾心斗角的阴云从此笼罩着他。

  在宁远城里参观他的衙门时,我们恰好赶上一场演出:一个袁崇焕模样的人被一群人簇拥着,看似旌旗如潮,剑戟林立,威风八面,但“袁崇焕”有气无力地发号施令,一群人懒洋洋地应诺着。他们虽然只是在表演,但看那穿着明朝装束的蹩脚表演,我还是忍不住一阵作呕。我想,袁崇焕不是这样子的,肯定不是这样子。他们的演出尽管只是为了博人一笑,我却当真了,我仿佛感受到了明王朝没落的气息,那种气息在发霉的雨天里弥漫着……

  “宁远大捷”在几年内对明清战局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为朝廷内部的纷争造就了机会。此时,袁崇焕的命运就由不得他自己把握了,他已经被绑在了明王朝的战车上,空有一腔热血,却无力回天。在艰难的处境里,尽管他还创造了巩固关锦防线的“宁锦大捷”和保卫京师安全的胜利,噩运却从此如影随形,等待他这位曾立下赫赫战功的将领的更是一出惊天地、泣鬼神的悲剧:由于清主皇太极使用反间计,崇祯二年袁崇焕回京师保卫北京,刚刚取得一场胜利,即被崇祯皇帝以“引敌胁和”之罪名磔于西市。更可悲的是,京师居民受朝廷舆论以及社会流言的影响,对他莫须有的“召敌”“献地求和”的罪名恨之入骨,以致他被磔时,京师的百姓“争啖其肉” ,“皮骨已尽,心肺之间,叫声不绝,半日而止,所谓活剐也” 。亲睹此状的江阴人夏复苏曾记载说:“昔在都中,见磔袁崇焕时,百姓将银一钱,买肉一块,如手指大,啖之。食时必骂一声,须臾,崇焕肉悉卖尽。 ”

  鲁迅笔下的“人血馒头”也不过如此吧?这是人性的愚昧、无知与残忍。后来有人说袁崇焕的遭际有点儿像宋王朝的岳飞,不同的是岳飞是死于苟且偷安、万人唾骂的赵构、秦桧之手,而袁却死于以“中兴之主”自命的崇祯之手。事已至此,明朝“自毁长城” ,不亡已是毫无天理了——极权统治的可悲在于它生长的只能是恶毒的政治土壤,在这种土壤培植之下,君臣像是一群凶猛的动物,实在无法长出清明的政治品格。 《明史·袁崇焕传》最后一句说:“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 ”算是历史对他客观的评价,但实际上这也只是把希望寄托在某一个人身上的“人治”社会的翻版。袁崇焕之死是明朝的一个悲剧,更是中华民族的悲剧,是中华民族封建文明的必然结果。他如一颗彗星陨落,在君主专制的沉寂与黑暗的天空,尽管也划出了一星点儿光亮,但终究短暂而无力。

  “杖策只因图雪耻,横戈原不为封侯。 ”这是袁崇焕在“宁锦大捷”后被昏庸的天启帝朱由校“准其引病求去” ,临行前,宁锦的将士和宁远全城的百姓挥泪相送他时,他写下的《边中送别》中的诗句,从中可以看出袁崇焕的心境。实际上,这种“精忠报国”的思想贯穿了他整个的人生。多年后他又遭遇陷害入狱,他念念不忘的仍然是辽东的大好河山,临刑前还做了《绝命诗》一首:

  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宁辽东。这是一个人的呐喊,一个充满人性光辉的诗言志。

  雨还在下着,在袁崇焕曾建立了历史功绩的这座古城和大海疯狂地下着,我在小木屋里倾听着这雨声,我不知道袁崇焕当年是否有过伫立海边、仰天长啸的时候,但这时,我分明看见了他就站立在海滩上,满身浑沌,一片漆黑,乌云黑暴与大海仿佛融为了一体,朝他扑面而来,好像要吞噬他,又好像在控诉着朱明封建王朝那黑暗的极权统治……而在他的周围,在茫茫的大海的上空,聚集已久的一股戾气在扩散,在漫延,像是在为一个愚忠的冤魂发出的深深哀鸣。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