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鸡不下蛋它憋啊”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1月21日09:26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陈鲁民

  已入耳顺之年的作家贾平凹,仍然创作激情不减。50余万字的《古炉》余温尚未消褪,评论者还在热议;近日,40万字的《带灯》又滚烫而至,掀起一股新的追捧热潮。面对人们的交口称赞,他谦虚地戏称这种勤奋是:创作就好比母鸡下蛋,“鸡不下蛋它憋啊!”

  我记得,把文艺创作比作母鸡下蛋,好像最早是钱钟书的创意。他的《围城》大受欢迎,一时洛阳纸贵,许多人想采访,或想讨教,有的干脆就是想一睹作家风采,他一概婉拒。其名言是:“如果你吃到一个鸡蛋,觉得好吃,你又何必去认识下蛋的母鸡呢?”说到“憋”字,我又想到作曲家雷蕾的一段话。她谈到当年写电视剧《渴望》插曲时,曾有“技穷”之感,写了几稿都被推翻,她甚至一度怀疑自己究竟是不是作曲的料,要不要改行。她对父亲、老作曲家雷振邦诉说苦恼,雷振邦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话:好东西都是“憋”出来的。

  如果把创作比作母鸡“憋”蛋,确有几分道理,也可以带给我们许多遐想。

  首先,饲料决定蛋的质量。市场上鸡蛋有很多种,价格相差很大,决定价格的因素就是养鸡的饲料,散养的土鸡蛋就要贵许多。如果说作家是鸡,作品是蛋,饲料就是生活素材。不深入生活,不搜集素材,坐在屋里胡思乱想,瞎编乱造,就好比吃那种工厂生产出来的标准饲料,虽然也能写出作品,但肯定是苍白、贫血、虚假、矫情的,不会有生命力。所以,古往今来的优秀作家都紧紧立足于生活大地,从中汲取营养,获得灵感。莫言每年都要到家乡高密县去采风,体验生活。贾平凹则坚持“有原型才写作”,他所用的材料都是“真实的从生活中长出来的东西,而不是道听途说或编造的”,其新作《带灯》,就是写的他深入生活后才熟悉的“综治办”女干部。

  其次,养得太肥的母鸡不下蛋。养过鸡的人都知道,母鸡如果养得太肥,脂肪太厚,就不会下蛋了。同样的道理,一个作家,如果养尊处优,脑满肠肥,他也很难写出好东西,甚至根本写不出东西。如今全国作协有6000多会员,再加上省作协的十多万会员,不妨统计一下,看看有哪些作家已多年不动笔了,恐怕会是一个很吓人的数字。他们职称有了,工资不低,还有种种不薄待遇,小日子过得很舒服,还写什么文章呢?古人说“文章憎命达”,还是有几分道理的。这倒不是希望作家都像曹雪芹那样困顿,而是要警惕过于安逸的生活会销蚀作家的锐气与敏感还有宝贵的使命意识。

  另外,贾平凹把写作过程概括为“鸡不下蛋它憋啊”,一个“憋”字,看似随意调侃,其实寓意颇深。至少有两层意思:一是指作家的创作冲动,看见好的素材,有了好的构思,不写他就憋得慌,辗转反侧,食不甘味,这是一个作家最可贵的品质,催着他不敢懈怠,宵衣旰食,不断拿出新的作品。二是指任何好的作品,都需要一个“憋”的过程。这个过程有两个关键字,一曰“悟”,通常是在经过长时间的苦思冥想后,突然开悟、醒悟,创作灵感如同春潮滚动,汹涌澎湃,传世佳作往往就会在这时候问世。二曰“磨”,即精雕细刻、反复打磨。好的艺术作品,需要花时间反复修改,“十年磨一剑”,不可能一蹴而就。“憋”,又好似酿酒厂的原料发酵,拳击手赛前的积蓄力量,军队战前的厉兵秣马,“憋”到火候了,自然会瓜熟蒂落,水到渠成,鸡蛋落地。

  莫言的“蛋”都下到斯德哥尔摩了,贾平凹的“蛋”也早已誉满中外。希望作家们多下“蛋”,下好“蛋”,但一定要把“憋”的功夫下够啊。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