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地域不应只是“标签”(卢燕娟)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1月09日10:4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卢燕娟

  追溯地域历史源头,讲述地域风云变迁,表现地域现实生活,许多电视剧在表现地域文化方面都有可圈可点之处,如《木府风云》、《闯关东》、《走西口》、《乔家大院》、《乡村爱情》等。经由荧屏,不同的地域文化正在为更多观众所了解。但令人遗憾的是,一些电视剧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对地域文化的误用和滥用,如拿腔捏调的一堆方言,华丽空洞的奇装异服,以及浮光掠影的景观拼贴,这种标签化、奇观化、简单化的展示,不仅无助于丰富人们的认识,反而弱化了地域的真实特性,抹平了地域之间的差异。

  地域文化是一个地方的历史精神和现实生活的沉淀,这就要求对地域文化的表达应该立足于人文积淀和现实经验之上。如果缺乏对历史的深入研究和把握,缺乏对现实生活的深入体验和尊重,地域文化往往成为“地域标签”,既没有文化内涵,也没有现实内容,仅仅服务于收视率等商业目的。这种“地域标签”出现得越多,真正的地域文化就消失得越快。

  荧屏上这种“地域标签”的存在及泛滥,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这些电视剧的创作缺乏文化价值共识。“文化”区别于“标签”的本质,就在于前者包含着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而后者仅仅是一些物质元素的技术拼贴。一个地域无论是从千百年的历史中,还是在今天瞬息万变的生活里,都会产生丰富的故事。电视剧选取什么故事来表现,以及用什么样的视角演绎这些故事,表面看关乎文化趣味,实则是文化价值观的体现。哪些精神推动了历史进步,值得这片土地上的人纪念和传承?哪些风俗体现了当地人对生命的热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都需要我们理性审慎地辨析,当这些问题没有形成一个社会共识,体现在电视剧中的地域文化就容易产生历史忠奸难辨、现实善恶难分等价值观的混乱,地域元素也就可能沦为感官娱乐需要,成了为提高收视率、迎合市场硬生生贴上去的标签。

  “地域标签”存在的另一个现实原因,是随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城市在不断地崛起,城市经验逐渐取代乡土经验,地域文化的表达变得困难起来。在中国地域文化中,乡村文化是主要构成,地域更多的还是植根于“乡土”的文化经验。而城市因为流动性大,不同地域之间的差异性相对来说比较小,给电视剧对地域文化的捕捉带来困难。当下电视剧创作者的教育背景和生活经历决定他们主要依托城市经验,因此乡村题材或者是以乡村为主的地域题材,数量表面上看很多,实际上由于不接“地气”,触及不到地域文化的本质,成为“伪现实”和“伪地域”。

  电视剧的地域文化表达,首先应该进行地域文化价值的提炼。电视剧当然要呈现各种地域文化元素,但一定不能满足于奇观和表面的趣味。地域文化如何在保持差异性和生命力的基础上参与当代中国的整体文化创造?只有认真思考这一问题,才能赋予地域文化深厚的价值内涵,使地域文化不再流于标签,而是在继承民族历史文化中获得未来。

  其次,在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处理乡村文化经验?城市文化居于现代文化的强势和主流地位,并不意味着乡村文化经验应该终结为“记忆”。恰恰相反,中国当代乡村有着非常独特的文化经验,面对城市文化的冲击,乡村文化经历着对抗、融合、更新与顽强地保存延续等复杂过程,这一过程反过来也深深影响着当代中国的方方面面。电视剧作为当下一个重要的文化传播媒介,理应对此给予更多关注,作更加深入的开掘和思考,使那些保存在乡村经验中、沿革于当代乡村生活中的地域文化得以呈现。同样,现代城市虽然具有一定程度上的机械复制,但城市也有自己的文化历史演变,有具体的现实表现,需要电视剧更加细腻准确地发掘。

  我们也许不应该赋予电视剧这样一种艺术形式过分沉重的责任,但是作为影响力广泛的传媒,电视剧创作者对文化正能量的传播应有自觉。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