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武汉,我所生活的城市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1月08日10:03 来源:海南日报 方方
《武汉人》封面 《武汉人》封面

  随笔集《武汉人》(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6月出版,方方著)与读者见面了。有时候,我会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武汉人。原因是一则我并非这里土生土长,父母搬到此地来时,举目无亲;二则我没有居住在真正的武汉市井里份之中。我的武汉话讲得不很地道,我对武汉的道路不很熟悉,我对武汉的风俗不很习惯,我对武汉的饮食也只一知半解。这些都致使我对武汉一切的理解和认识,显得肤浅表面和书本化。

  但是我还是愿意写它。纵是不了解,纵是不熟悉,纵是不地道,可是与我对其他城市的认识相比,它毕竟又是我的最了解最熟悉最地道了。这是件没有办法的事,只因为它是我生长的地方。 

  像我这样的人注定没有家园。我们随着父母工作的变动而迁徙。没有故乡,没有根底。在一个无亲无友的城市居住下来,偏又居住在几乎全都是外地人的宿舍里。那种客居的感觉,那种与周边人的生活不相同的感觉,那种语言表达上的差异,永远都存在。参加了工作,走上了社会,却依然生活在诸多说外乡话的人群中间,那是一些比我在这里生活过的年头更短的人。

  有一天,我回到我居住过二十多年的宿舍去看朋友。记忆里曾经深刻的一切,全部消失一尽。十几年的光阴,便将我生活过的所有痕迹都灭掉了,使得人想要凭吊往事都没了个去处。城市改造,把住熟了的城市又一点点变得陌生,变成有如他乡的地方,心里真是有说不出的失落。忍不住与一些朋友说起这种感受。唏嘘感叹之间,突然发现其实大家差不多也都是这样。

  这样定心细想,在这样一座巨大的城市里,像我这样的人又该有多少?

  其实不要去想我与武汉的亲疏关系,不要想我是不是地道的本地人,或者我是不是真正理解这座城市,我有没有与它融为一体。时光和我们的青春一起流逝,住着住着,年头长了,我们便从客人住成了主人,从外地人住成了本地人。我们把自己带来的外乡人的文化溶入本土,更把本土的文化吸纳进内心。然后我们便成了这里的土著,而武汉这个地方也就成为了我们的故乡。如我自1957年随父母迁来武汉,此后四十多年中,我离开这里最长的时间也没有超过两个月,走到哪里,魂牵梦绕的,除了武汉,再无别处。所以我跟朋友说,是不是真正的武汉人,不在于他武汉话说得好不好,不在于他是否了解武汉的里份,不在于他是否爱吃武汉的热干面,要看他出门后乡愁指向哪里,做梦时梦到什么地方,最想回到哪里去,到哪里他心里才有熟悉感和安全感。武汉于我就是这样一个地方。朋友便说,如果这样,你若说你不是一个地道的武汉人,武汉都不同意。

  这是我愿意听到的话。

  事至于此,便好办了。我知道,我的状态便是诸多人的状态,我对这座城市的感受便是诸多人的感受,我看到的城市便是他们看到的城市,我所拥有的情怀便是他们所拥有的情怀。我描述的内容表达的情感便是他们也想要描述的内容他们想要表达的情感。如此想过后,我的心便踏实了许多。

  这样,我就努力地用自己的作品表达自己。虽然它只是一个人的表达,但它的背后却站着一群人。有些东西,看上去并非与武汉相关,与武汉相关的只是写作者我这个人。这就够了,因为我就是吃武汉的粮、喝武汉的水、呼吸武汉的空气、汲取武汉的营养长大的,无论我写什么,我都会带着武汉的气味,这种味道或许就是汉味。

  汉味并非就是显示在作品的表面的东西,它是深入在作品的骨头缝里的。举止间,笑谈间,心想间,使坏间,装傻间,风流间,可怜间,摆谱间,作秀间,痛苦间,闲玩间,诸如此类,不必经意,自然便泄露底细。不知者只当庸常看,知者一看便必作会心一笑:呀,汉味好足呀。

  所以,是不是这回事,读者自己看吧。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