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文化诉求:音乐教育的深层意蕴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3年01月05日09:35 来源:光明日报 曲 凯

  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无疑是一个国家的文化体系中最活跃、最具特色的文化现象之一。目前音乐理论界的研究致力于将音乐置于人类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之中来考察音乐与文化发展之间的相互促进关系。文化包括了哲学、宗教、道德、科学、艺术等具体门类,文化的兴旺发展将带动音乐等审美活动水平的提升。同时,音乐艺术作为人类审美活动的最高形式,集中体现了人类审美意识的凝聚和对现实生活的审美反映。因此,探寻音乐教育在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反映社会核心的文化价值内涵方面的功能,对于提升音乐教育自身的价值定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一个民族和国家文化特征的表现形式。在历史的长河之中,音乐起源于人类原始的劳动,在对自然的改造和实践过程中,人类将自身的感受和民族特性融入到本民族音乐的创作之中,最终形成了能够集中表现一个共同体文化特征、精神气质的民族音乐。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地理环境、生态气候、宗教信仰上存在着差异,世界上能够代表和表现民族特征的音乐风格也是不尽相同的。可以这样说,有多少个民族就有多少种音乐形态。一个民族的文化就是音乐形式和风格的创造者和享有者,不同民族有着独特的文化价值体系,因而各民族的音乐也必然会受到文化价值观念的影响,有着独创性和特殊性。

  以我国的音乐为例,狭义上讲,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由于生活的地理环境各异,风俗习惯和民族信仰上存在差异,在表演时惯用的演奏乐器也不同,因此各民族的音乐形态也是风格迥异的。藏族是个能歌善舞的民族,由于生活在高原地带,藏族音乐的旋律优美辽阔、高亢嘹亮,听起来就有高原蓝天辽阔的气象,耳熟能详的《逛新城》、《青藏高原》等歌曲集中体现了藏族音乐的这种特色。此外善用歌伴舞形式和手鼓等乐器伴奏的朝鲜族音乐具有清新、柔美、婉转、明朗、轻快的旋律和丰富多彩的“长短”节奏的变换。生活在辽阔草原的蒙古族人民,善用真声歌唱蓝天白云、骏马羊群,再配以马头琴的悠扬旋律,表现了游牧、畜牧民族的独特音乐气质。从广义上说,整个中华民族的音乐风格与世界上其他国家民族的音乐也是不尽相同的。用古筝、琵琶、二胡等乐器演奏的中国古典民乐集中体现了中国几千年来悠久的文化积淀,既体现了儒家的中正和平、温柔敦厚,也融合了道家顺应自然、大音希声、清雅淡远的文化气息。

  因此,我们说,音乐是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一个民族稳定的、共同的文化和心理因素。从这个意义上说,音乐教育的目的首先就是民族文化教育,教育人们了解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和历史传承,在音乐中感受祖先和历代先人辛勤劳作、艰苦创业的民族历史。在这样的音乐教育中,每一个人都将被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所感染,油然而生一种民族的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更由此激发了内心的爱国情感。因此,音乐就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标识,音乐教育对于人们认识本民族的文化,维系民族共同体的凝聚力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音乐是最能深入人类心灵的一种艺术形式,无论是在表演还是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它都可以激发和调动起人的听觉、视觉等各种感官的反应和心理活动。因此,音乐是一种具有无穷力量的文化。音乐教育不仅在宏观上对于一个民族的文化认同具有强化作用,而且还能直接反映一个社会主导性的文化价值体系。一种社会所认同和坚持的文化立场和价值观,往往通过社会上主流的音乐形式表现出来。这种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反映一个社会的时代精神和情感体验,例如一些音乐反映了社会发展、创新奋进的精神,一些音乐作品表达人民幸福和谐的生活感受,还有一些体现了人类面对灾难的痛苦等等。另一方面是反映这个社会的道德标准和崇高的美好品德。因此,音乐教育应该结合音乐在反映和传达文化价值观方面的优长,注重发挥自身社会文化导向的功能,促进社会的文化价值向更加高尚、美好的标准和目标发展。

  在开展音乐教育方面,需要注重展现音乐追求真、善、美的本质,发挥艺术特有的共性,凸显以审美为核心价值理念的美育教育。在以往的音乐教育中,往往更注重的是具体音乐知识和技巧方面的培养,例如声乐方面的发声训练,乐器演奏方面的配乐和指法练习等等。对于音乐的文化内涵、审美价值,尤其是人文精神的强调仍显不足。事实上,音乐教育应首先树立一种观念,即坚持把音乐当成一种文化来传授,把音乐当作一种社会精神的表达来理解。古往今来,在许多重大的历史时刻,音乐对于唤起民族精神,推动历史发展,歌颂进步精神,批判丑恶力量都产生过巨大作用。《义勇军进行曲》的铿锵有力唤起了人民不畏压迫反抗侵略的精神,《学习雷锋好榜样》让雷锋精神的平凡与伟大在新时代继续唱响,《走进新时代》反映了人们对祖国的热爱,对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精神的歌颂。这些音乐和歌曲在百姓中间流传不衰,对于净化社会风气,提高人民道德素养,宣传高尚品质,具有积极的意义。此外,音乐教育同样面对普通大众。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具有基本的音乐素养是个人综合文化水平的体现,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整体文化发展的基础性条件。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艺术学院)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