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公共艺术的建设应尊重大众审美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2年12月26日13:15 来源:文艺报 颜 语

  近一段时间,关于城市雕塑的话题格外热闹。先是苏州金鸡湖畔一尊老子雕塑因其双眼紧闭、“吐舌龇齿”造型引发诸多争议。网友纷纷吐槽,认为作者“丑化先贤”,将老子做成“吊死鬼”的样子吓人。这个名为《刚柔之道——老子像》的雕塑造型取自典故“刚柔之道”,对此,作者解释为孔子问道于老子,老子吐舌露齿并晓以刚柔之道,这一说法随之被很多媒体采用。此典实则出自西汉刘向的《说苑卷第十 敬慎》,本为老子向其师问道。内容用大白话说就是常摐有病,老子前去探望并求教。常摐张开嘴让老子看:“我的舌头还在吗?”老子说:“在。”又问:“我的牙齿还在吗?”老子答:“不在了。”问:“为什么?”老子说:“牙齿是坚硬的,所以它早就掉了;舌头是柔软的,所以它至今还在。”常摐欣然说:“对,天下事尽在其中。”对于《老子像》造型的争议,从积极方面讲,可视为一个文史知识的普及,由此可见作为公共艺术的城市雕塑,其文化传播力之深广不可小觑——但是,艺术家切忌一知半解造成以讹传讹。“丑化”之说则是见仁见智,巧合的是雕塑家曾成钢在他的著名雕塑《大觉者》中塑老子形象时,也运用了这一典故,不过在曾成钢的塑造下,老子神态大气浑然,舌头似露非露,显然更加含蓄典雅,与公众认知更为吻合,艺术高下立现。

  接着是近几日由某门户网站发起、网友票选出的“十大丑陋雕塑”名单揭晓。其中,榜上有名的重庆洪崖洞的《山城记忆》呈现的是重庆历史上特有的依山而建的民居“吊脚楼”,该作品早在2005年就曾获“全国优秀城市雕塑年度大奖”;同时“入选”的摆放在昆明大观园的《裸女》本身也是较优秀的雕塑作品,至少不至于跻身“十大”。这些作品之所以入选,除网友对作品创作背景、陈列环境不了解外,网站仅提供一张模糊不清的平面图片,不能如实客观反映雕塑作品的原貌也是重要原因。不过艺术家大可不必对于这种争议大喊“冤枉”,作为陈列、展示在城市公共空间的公共艺术作品,经受八方评说乃至指摘本就天经地义,更是其艺术功能的一部分,毕竟普通民众才是这些作品的最终“消费者”。更何况,有机会虚心听取大众的意见建议,尊重大众的审美情趣,对艺术家今后的创作一定大有裨益。

  值得注意的是,“十大丑陋雕塑”评选中更多的作品的确可被视为城市垃圾,不仅未给公共空间增加美感,反而面目可憎,形成视觉污染,也悖离了城雕应有的社会功效。有些作品更因饱受诟病摆放不久即被拆除(如乌鲁木齐市中心的《飞天》),造成极大浪费。目前,这类艺术垃圾在城市中几乎随处可见,网站评选“十大”本就是为诸多不满提供一个发泄口。与其他美术样式充分强调、张扬个性不同,作为公共艺术的城市雕塑在建设时必须要对其受众负责。对此或可参照一些国家的经验,在建造之初就向更大范围的艺术家们征集设计方案,再由包括艺术家、城市规划设计师、作家、批评家、建筑师、记者、心理学家等不同领域的专业人士及普通市民组成的评审组进行评选。这不仅体现了一种应有的尊重,对提高城市雕塑的整体质量也不失为可行之策。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