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访谈 >> 作家访谈 >> 正文

我同时活在过去,现在和未来

诗人赵丽宏对话保加利亚作家兹德拉夫科·伊蒂莫娃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2年12月26日10:47 来源:文学报

  伊蒂莫娃:请问您的每一首诗歌都是如何创作而来的?

  赵丽宏:当我写下我的第一首诗的时候,我从来没有想过我会成为一个诗人,我也没有期待诗歌将成为我的第二个生命。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我被剥夺了继续完成学业的权利。但是,我渴望学习,渴望阅读,渴望沉浸在他人的故事世界中。我作为知青被派送到崇明岛上和农民们一起劳动。在那里,我从来没有停止过阅读诗歌和书籍,我如饥似渴地寻求任何带有文字的东西。最让我不能忘怀的是那里的一位乡下婆婆,她走了好远的路来看我,手里捧着她以为是“书”的大本子———而那仅仅是一本好多年前的皇历。我在崇明岛上是为了学习如何耕作,而不是去当一个诗人。当时,我只有16岁,我很孤单,我只能通过诗歌来表达我内心的感受。当我在写那些诗的时候,我觉得我是在和自己对话。周围大自然的一切都用它们各自神秘的语言向我诉说,我倾听它们的节奏,而那些节奏也慢慢地融入了我的血液。那时我接到消息说,我的母亲正病重吐血,我想念她,可是我不能回去看她。

  伊蒂莫娃:如果要求您当下写一首诗献给自己的祖国,您会为那首诗起个什么标题?

  赵丽宏:我想我会给那首诗取名为“拒绝黑暗,走向光明”。

  伊蒂莫娃:在您看来,世界对中国有着怎样的认识和了解?文学又是如何推动和表现了其中的变化?

  赵丽宏: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在过去的几年中,我访问了世界上的许多国家,我意识到:我们在中国,对世界是有足够的了解的。可是,国外的作家和读者对中国文学的发展却不够熟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学翻译举足轻重。只有通过文学翻译,中国的作家才有可能在世界上的其他国家获得他们的文学生命——这也是我们希望要大力发展的——同时,国外作家的作品也才能进入中国的文学市场。中国的读者也将通过这些文学作品更多地了解国外的方方面面。在有些国家,人们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还停留在过去——请允许我做这样的估计——也许滞后了好几十年。有些认为中国文学依旧受到政治的监管和控制,但这已经不是事实。有些还抱有这样的偏见,以为中国的作家没有创作的自由,他们只能写些命题作文,但这也已经不是事实。我们国家的历史,自然风光,当代中国所呈现出的丰富多彩的人性,和当代社会复杂的人际关系,等等,都可以成为作家和诗人的题材。每个人都有机会用自己的方式自由地诠释这些主题,每个人的才华决定了他们各自作品的宽度和广度。

  伊蒂莫娃:如果请您描述一下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面貌,您会使用那些形容词?

  赵丽宏:要用几个形容词来概括当代中国人的精神面貌真是很难。你提了一个很好也很难的问题。首先,我想我会用“意气风发”这个词,如今的中国人尤其如此;接着是“自豪”。最后,我想选择“焦虑”。也许你会问我为什么会选择这三个形容词。在我的眼里,当今的中国人希望在各个方面获得成功,希望拥有或得到所有他们梦想得到的东西,也就产生了许多的担心和焦虑。这也是人性中最典型的一个弱点:人们不是担心这个,就是担心那个。极高的期望和不能百分百地满足导致了当今中国人的普遍焦虑。用另外一个相近的词来说,可以是“急躁”。这也就能理解为什么他们看上去总是那么容易生气,甚至为他们的愿望没能更早些实现而感到懊恼。不过,总的来说,中国人的精神状态是健康向上的,这也是我们国家这些年飞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伊蒂莫娃:您的诗歌像一座桥,将过去、现在和未来连接了起来。您是如何平衡这三者的关系的?当您在创作的时候,您往往活在哪个时空里面?又是哪一个给了您更多的灵感?

  赵丽宏:我无法解释我是如何做到的,这三段时空好像同时存在于我的体内。又或者更确切地说,我同时活在过去、现在和未来。有时候,过去的某个历史事件让我热血沸腾,由此产生了创作的欲望;有时候仅仅是当天发生的某件小事让我浮想翩翩——就像那次我坐在电脑前,高科技将一个未来的世界如此真实确凿地铺开在我面前,让我彻夜难眠。当我游览一个名胜古迹的时候,我们国家的历史便会浮现在我眼前。中国发展到今天是无数个中华儿女忘我奉献的成果,这让我联想到当今世界的发展。我希望,在我们的努力下这个世界的未来会变得更加美好。

  伊蒂莫娃:您的诗集《天上的船》中有两首诗歌分别表达了您对诗人拜伦和泰戈尔的仰慕和敬佩。他们作品中的哪些激发了您的创作灵感?

  赵丽宏:我没有机会读到拜伦所有的诗集,我只是读了几本被翻译成中文的小册子,拜伦诗中所表达出的激情和力量给了我创作的灵感。泰戈尔是被我国翻译最为广泛的一个作家之一。我几乎读遍了他所有译成中文的诗集、散文和小说。我惊叹于他如诗如画的语言中所蕴含的力量,深邃的哲学思想和远见卓识。我的灵感不仅来自我对伟大艺术家的敬仰,还来自我对大自然的敬畏,对中国大好河山的热爱,对我身边朋友们的感激——我的朋友不局限于作家和诗人,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每当我收获一个诗篇,那于我便是一个幸福的日子。

  伊蒂莫娃:您所写的最后一首诗是关于什么的?当你用母语写作时,有什么体会?

  赵丽宏:我的最后一首诗名叫“我的座椅”。我坐在我的椅子上,感觉它是一棵有生命的树,它不仅为我遮风挡雨,还用它那浓密的枝叶将我紧紧搂住。是的,我坐在我的椅子上,我凝视着窗外,我觉得自己慢慢地和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当电脑屏幕上不断向我彰显着高科技的巨大成就时,我相信另一种反向的转变也是有可能的——我的椅子将会被赋予生命。当我用母语写作时,我感到自豪和高兴。中国五千年的历史和文化赋予了中国汉字无穷的魅力。每个汉字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每个细节都蕴含着多重的含义,词与词之间细微差别和色调都让汉语文学翻译成为一项非常艰难的任务。同样的文字在不同人的理解下会产生不同的翻译——而正是这种意思上的细微差别,最终造成了完全不同的艺术效果。

  (本文全文刊登于保加利亚《焦点》杂志,须勤译,有删节)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