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对“文学死了”的有力反驳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2年12月25日09:38 来源:中国文化报 安 静

  近些年来,“艺术终结”与“文学死了”成为学术界的热点话题,随之也引起了文学与艺术价值的再探讨。这既是对康德美学体系的反叛,也是当代学人为艺术祛魅、将艺术与生活进行弥合的努力。在这众多努力之中,刘淑欣的《文学与人的生存困境》不仅构成了对“文学死了”的有力反驳,而且也成为近年来“艺术介入生活”这一世界美学浪潮中一朵灿烂的馨葩。

  著者从高尔基的名言“文学是人学”出发,重新考订文学与人在哲学意义上的关系,即“文学的哲学意味不仅仅是接触到了人的生存本质,更是由于文学在三个层面上满足了人的精神需求:在自然存在层面的真、在社会存在层面的善和在精神存在层面上对自由与美的追求”。因此,该书的逻辑起点即在于“从人的存在状况出发,探讨人的本质和文学的人本主义特质”,将文学与人在本体论的层面上联系了起来。著者以人的“三重存在”为基石,展开了人摆脱生存困境不懈追求的绚烂画卷,分别是人的自然存在与生存困境、人的社会存在与生存困境、人的精神存在与生存困境的冲突、矛盾和斗争。在每一个主题下,著者精心安排了人的自然存在中有限与无限、偶然和必然、肉体与灵魂以及孤独和虚无的深层探讨;在人的社会存在中布置了等级制度、伦理道德、金钱关系、权力体制、历史理性、性别政治、劳动异化等主题讨论;在人的精神困境中展示了主观与客观、感性与理性纠结,之后将这三重存在与真善美的价值追求统一联系起来,循序渐进地推导出文学“超越三重局限的自由之美”,它通过语言建构好审美栖息之地,这就在叙议有机融合的基础上奠定了文学与人存在困境之间的血肉联系,在根本意义上回答了文学之死的问题,进而为文学艺术的新生奠定了动力基础。

  在文学所建构的审美栖息之地上,著者为我们展示了“诗可以怨”的哲学意义,勾勒了人的三重存在与瑰丽多彩的文学人物,以历时的笔法考察了在文学土地上跋涉的“人性远征”,以逐步深入的探讨审视了社会发展进程中人生困境的递变,最后以文学世界中关于社会“成长”的“人格”印记对社会的人格性进行印证,以反观的视角再来证明文学与人、文学与社会、文学与历史的有机联系,从而在逻辑完整的意义上为全书精彩收尾。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