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莫言作品“外译”成功的启示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2年12月17日11:11 来源:文汇读书周报 谢天振

  ●莫言作品的外译事实正好与他所谈的“忠实”说相去甚远:英译者葛浩文在翻译时恰恰不是“逐字、逐句、逐段”地翻译,而是“连译带改”地翻译的。事实表明,葛浩文的翻译是成功的,特别是在推介莫言的作品并让它们在译入语国家切实地受到读者的欢迎和喜爱方面。

  ●在对译入语国家读者细微的用语习惯、独特的文字偏好、微妙的审美品味等方面的把握方面,我们还是得承认,国外翻译家显示出了我们国内翻译家较难企及的优势,这是我们在向世界推介中国文学和文化时必须面对并认真考虑的问题。

  谢天振:上海外国语学院高级翻译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导。著有《译介学导论》等。

  谁都知道,莫言此次获得国际文学界的大奖——诺贝尔文学奖与翻译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其背后有个翻译的问题,然而却不是谁(包括国内的翻译界)都清楚具体是些什么样的问题。日前读到一位老翻译家在莫言获奖后所说的一番话即是一例,他对着记者大谈“百分之百的忠实才是翻译主流”、要“逐字逐句”地翻译等似是而非的话,却不知莫言作品的外译事实正好与他所谈的“忠实”说相去甚远:英译者葛浩文在翻译时恰恰不是“逐字、逐句、逐段”地翻译,而是“连译带改”地翻译的。他在翻译莫言的小说《天堂蒜苔之歌》时甚至把原作的结尾改成了相反的结局。然而事实表明,葛浩文的翻译是成功的,特别是在推介莫言的作品并让它们在译入语国家切实地受到读者的欢迎和喜爱方面。德国汉学家顾彬指出,德译者甚至不根据莫言的中文原作、而是选择根据其作品的英译本进行翻译,这说明英译本迎合了西方读者的语言习惯和审美趣味。

  严格而言,对莫言获奖背后的翻译问题的讨论已经超出了传统翻译研究中仅仅关注“逐字译还是逐意译”那种狭隘的语言文字转换层面上的讨论,而是进入到了译介学的层面,即不仅要关注如何翻译的问题,还要关注译作的传播与接受等问题。其实,经过了中外翻译界一两千年的讨论,前一个问题已经基本解决,“翻译应该忠实原作”已是译界的基本常识,毋须赘言; 至于应该“逐字译”、“逐意译”还是两相结合等等,具有独特追求的翻译家自有其主张,也不必强求一律。倒是对后一个问题,即译作的传播与接受等问题,长期以来遭到我们的忽视甚至无视,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由于长期以来我们国家对外来的先进文化和优秀文学作品一直有一种强烈的需求,所以我们的翻译家只需关心如何把原作翻译好,而甚少、甚至根本无需关心译作在我国的传播与接受问题。然而今天我们面对的却是一个新的问题:中国文学与文化的外译问题。更有甚者,在国外、尤其在西方尚未形成像我们国家这样一个对外来文化、文学有强烈需求的接受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考虑如何在国外,尤其是在西方国家培育中国文学和文化的受众和接受环境的问题。

  归纳起来,莫言获奖背后的翻译问题主要有如下几个:

  首先是“谁来译”的问题。莫言作品的外译者,除了美国的“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首席翻译家”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外,还有法译者杜特莱(Dutrait)和尚德兰(Chantal Chen-Andro)夫妇,瑞典语译者陈安娜等。这都是些外国译者,他们为莫言作品在国外的有效传播与接受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如诺奖评委马悦然所指出的,他们“通晓自己的母语,知道怎么更好地表达。现在(中国国内的)出版社用的是一些学外语的中国人来翻译中国文学作品,这个糟糕极了。翻得不好,就把小说给‘谋杀’了。”马悦然的说法也许不无偏激之处,因为单就外语水平而言,我们国内并不缺乏与这些外国翻译家水平相当的翻译家。但是在对译入语国家读者细微的用语习惯、独特的文字偏好、微妙的审美品味等方面的把握方面,我们还是得承认,国外翻译家显示出了我们国内翻译家较难企及的优势,这是我们在向世界推介中国文学和文化时必须面对并认真考虑的问题。

  其次是作者对译者的态度问题。莫言在对待他的作品的外译者方面表现得特别宽容和大度,给予了充分的理解和尊重。他不仅没有把他们当作自己的“奴隶”,而且对他们明确放手:“外文我不懂,我把书交给你翻译,这就是你的书了,你做主吧,想怎么弄就怎么弄。”正是由于莫言对待译者的这种宽容大度,所以他的译者才得以放开手脚,大胆地“连译带改”,从而让莫言的外译本跨越了“中西方文化心理与叙述模式差异”的“隐形门槛”,并成功地进入了西方的主流阅读语境。有人曾对莫言作品外译的这种“连译带改”译法颇有微词,质疑“那还是莫言的作品么?”对此我想提一下林纾的翻译,对于林译作品是不是外国文学作品恐怕不会有人表示怀疑吧?这里其实牵涉到一个民族接受外来文化、文学的规律问题:它需要一个接受过程。我们不要忘了,中国读者从读林纾的《块肉余生述》 到读今天的 《大卫·科波菲尔》乃至“狄更斯全集”,花了一百多年的时间。然而西方国家的读者对于东方,包括中国文学和文化的真正兴趣却是最近几十年才刚刚开始的,因此我们不能指望他们一下子就会对全译本,以及作家的全集感兴趣。但是随着莫言获得诺奖,我相信在西方国家也很快会有出版社推出莫言作品的全译本甚至莫言作品的全集。

  再次是译本由谁出版的问题。莫言作品的外译本都是由国外的著名出版社出版的,譬如他的法译本的出版社瑟伊(Seuil)出版社就是法国最重要的出版社之一,这使得莫言的外译作品能很快进入西方的主流发行渠道,也使得莫言的作品在西方得到有效的传播。反之,如果莫言的译作全是由国内出版社出版的,恐怕就很难取得目前的成功。近年来国内出版社已经注意到这一问题,并开始积极开展与国外出版社的合作,很值得肯定。

  最后,作品本身的可译性也是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这里的可译性不是指的作品翻译时的难易程度,而是指的作品翻译成外文后比较容易保留原作的风格、原作的“滋味”,容易被译入语读者所理解和接受。譬如有的作品以独特的语言风格见长,其“土得掉渣”的语言让中国读者印象深刻并颇为欣赏,但经过翻译后它的“土味”荡然无存,也就不易获得在中文语境中同样的接受效果。有人对贾平凹的作品很少被翻译到西方去、甚至几乎不被关注感到困惑不解,觉得贾平凹的作品也很优秀啊,似乎并不比莫言的差,为什么他的作品没能获得像莫言作品一样的成功呢?这其中当然有多种原因,但作品本身的可译性恐怕也是其中的一个原因。莫言作品翻译成外文后,“既接近西方社会文学标准,又符合西方世界对中国文学的期待”,这就让西方读者较易接受。类似的情况在中国文学史上也早有先例,譬如白居易、寒山的诗外译的就很多,传播也广,相比较而言李商隐的诗的外译和传播就要少,原因就在于前两者的诗浅显、直白,易于译介。寒山诗更由于其内容中的“禅意”而在正好盛行学禅之风的五六十年代的日本和美国得到广泛传播,其地位甚至超过了孟浩然。

  综上所述,文学作品的跨国、跨民族的译介与传播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尤其是涉及中国文学的对外译介,更受制于多种因素。国内有些人往往只是从外译中的角度来看待中译外的问题,这就把问题简单化了,背离了译介学的规律。莫言作品外译的成功正是在这方面给予我们以有益的启示。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