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新文明论”的立场与人文关切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2年12月11日11:29 来源:人民政协报 豹挥

  全球化过程伴随着信息化过程,某种程度上讲,全球化过程就意味着信息化进程。有人也许对这个话不甚理解,那么我可以讲个例子。几年前,一个加拿大的朋友就曾对我讲过,你如果到美国旅游,可以很方便地打问路的问讯电话;可是你可曾知道,问讯公司的老板是印度人,公司电脑的服务器也并不在美国,而在加拿大,雇佣的回答问题的咨询员也不是美国人,而是中国人,那个中国人,就是我的朋友。这就是全球化。这个现实,在三十年前,甚至二十年前,都是人们无法想象的。而离开互联网,这同样是不可能实现的。

  中国互联网的勃兴,也在上世纪末。一时间,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形形色色的网站在很短的时间内大量涌现,如雨后春笋。同时,关于互联网、信息化的讨论,也在学界展开。而其中,《知本家风暴》、《体验经济》、《长尾战略》,还有《后现代经济》、《浮现中的数字经济》,这些在信息理论界和思想界曾领风气之先的著作,都和一个名字联系在一起,他就是姜奇平。

  记得大约在1999年冬天,我曾经与姜奇平有过一次非正式的见面。当时他对互联网和信息化时代的一些见解,就给我很深的印象。特别是他对未来的一些洞见,许多在今天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印证。当时,记得好像他的《21世纪网络生存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刚出版不久。他长期担任《互联网周刊》主编,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国资监管信息化专家组成员,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电子商务协会常务理事。他因为对中国互联网事业的突出贡献和不凡的理论探索,被称为中国网络文化启蒙者之一,曾当选互联网十位启蒙人物。早在1999年,就被《北京青年报》评为“财富风云人物”之一,2007年又获中国传媒思想贡献奖,2009年获中国传媒思想贡献人物奖。

  目前,中国和世界面临的问题多多,但真正有整体意义的问题也许只有几个,其中,文明范式的选择应该是其中之一吧。《新文明论概略》(姜奇平著,商务印书馆,2012年9月)对这一问题论述得足够清楚,但未必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此书可以说是姜奇平本人学术理论的一个集大成之作,同时,也可以代表着中国理论界和思想界对未来文明发展的一个深度思考。理论的力量在于彻底,理论的力量还在于面向未来。书中讲道: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技术革命引起了文明存在方式的转变,新文明不光是技术层面、产业层面、媒体层面的一般性变化,“而意味着文明基本范式的转移,意味着启蒙理性导向的物化世界,向生命意义导向的生活世界的转变”。作者更进一步指出,以基本价值范式的转变为契机,文明发生着中心与外围位置的偏转。在这一过程中恰好发生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复兴的现象,欧美不再是世界绝对的中心,不再具有普世价值的独家解释权。这好比文明论中地心说向日心说的转变。新文明论是对这一历史转变的解释,也是这种对历史转变的理论准备。

  现有主流的文明理论把工业文明普遍化、永恒化,往往认识不到国家仍然是异化的形式而非文明的最终定形,也有意无意地忽略了信息文明在范式上的独立性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积极意义,进而把文明进步、人的解放过程中的许多积极进展,误解为失控。——而这正是现有的文明理论的一个显而易见的局限。新文明论恰恰相反,它第一次向世人指出:信息和生命技术具有解蔽作用,因此是新文明中推动人的复归的生产力。这是因为,现代性文明的价值观建立在物化的科学主义基础之上,彻底的物化,导致了意义的丧失,进而导致道德和生态的破坏。新文明重建意义的世界,为的是自然与人的可持续发展。信息和生命技术,提供了生命化的技术基础,带来人与自然关系的变革,促成工业革命向信息革命的转变;经过现代化改造的东方文明价值观,为人自身的觉悟,提供了生命化的道德、技术与生态基础,促成从启蒙理性向生命意义的复归;建设性的后现代主义,提供了生命化的自由选择的契机,促成了现代化范式本身的转变,转向后现代化。正是这三样东西从文明的“外围”进入“中心”,使人类开始发生根本性的范式转移:在世界模式上,从能量向信息转变;在心物坐标上,从西方价值向东方价值转变;在历史发展上,从现代性向后现代性转变。

  《新文明论概略》一书目光之深邃,可以说贯彻古今中西。作者出入东西方经典,又结合现实世界的问题;既钻研古典经济学,又融合自然科学与现代信息理论,反思现代政治学、社会理论;上接古希腊和中国先秦,下观奥尔森、托夫勒,可以说打通古今经典,为我所用。作者还援引马克思的论述,指出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还有一种超越于工业化的价值论。在工业化完成后(以消除三大差别为前提条件),人将复归人本身(即人的目的,以人为本)。从这个意义上说,已经潜伏了商品的第三重价值。用马克思的用语,称为自主劳动。自主劳动、使用权上的资源分享,以及追求更有意义的生活的权利(个性化选择的权利)成为新的权利的核心。作者指出,“如果说理性是市场背后看不见的手,意义就是市场背后看不见的心。”亚当·斯密说分工创造财富,使专业人士成为了时代主人。但互联网是融合创造财富,将使业余人士成为新主人。“专业”的本质,就是不喜欢也要做的事;“业余”的本质,就是只有喜欢才做的事。而业余化,意味着你顶多在一行中当社会的工具,为社会尽义务,在其余359行中,都可以自由发展。自由个性就是真性情,是客观世界的多样性与主观世界的体验,基于异质性的结合。没有真性情,就没有快乐。所以新文明追求的是真性情的幸福,而不是最大化的幸福。想象是个性化的,按需定制的,而不是大规模生产的。

  依此逻辑,新文明论得出结论认为:互联网由于瓦解了迂回生产方式,使艺术生产者与艺术消费者,第一次出现了直接融合的机会。使迂回之美,变为直接之美。而从东西方价值观的角度来看,新文明论认为普世价值既不专属西方,也不专属东方,它属于东西方,是全人类的。从文明的普世价值看,自由、平等、博爱的基本价值在新文明中得到进一步加强,这种加强不是来自以往文明论的“中心”,而是来自“外围”。

  作者认为,工业文明的社会自由,进化到新文明的个性自由,使工业化中,精英自由而草根不自由这种低等自由状态,发展到新文明中,精英与草根同时获得自由,草根的自由能力得到大发展这种高等自由状态。这一观点,我想大多数人会认可的。不过,此书过于肯定“新文明”对人的解放的意义的一面,对其负面的影响,好像估计不足,或者说,这也许不在作者的理论框架考虑的范围之内。不过,现实是,网络在带来相当的“自由”的同时,也形成了一种新的暴力,一种对个人自由的严重干预。个人不再生活在一个自主的、私密的世界,一张照片就可以让你暴露在全世界面前。人与人的关系,一方面是空前的近,另一方面又是空前的远。“新文明”在带来人的解放的同时,是否也会给人戴上了另一付枷锁、砌起另一堵墙,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但不管怎么说,《新文明论概略》带给我们的是一种全新的理论视野和理论思考的历史制高点。全书细致深入地探讨了现代性、文明、理性、权利、责任,还有意义与存在,个人与社会等重要概念,可以说新见迭出。作者因为坚持中国立场,以一个中国学者的关怀来思考这样一个牵涉面很广的问题,所以他得出的是中国观点。这一理论又因为有着未来视野而具有特殊的价值,因为有理论深度而具有学术品格,最后,因为有深切的人文关怀和价值关怀,而有了灵魂和生命。人们在越来越快、越来越深刻的信息化的过程中,也会越来越认识到它的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姜奇平在互联网经济论坛上演讲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