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用电影直面伤痛,如何提纯正能量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2年12月10日09:57 来源:文汇报 邵岭

  用电影直面伤痛,如何提纯正能量

  虽然冯小刚早就给观众打过“预防针”,但电影《1942》仍然让很多观众感到不能承受之重;而带来这种沉重感的不仅是电影的主题,更是惨烈的影像呈现。有专家指出,当那些灾难中的冷酷细节填满银幕和观众的内心时,也就挤压了人们对灾难的反思空间。

  从《南京!南京!》、《金陵十三钗》到《1942》,回望与反思民族伤痛,正成为越来越多中国导演钟爱的题材。然而,如何更好地用镜头来直面伤痛,从灾难中提纯正能量,成为摆在众多导演面前的一个课题。

  惨烈镜头,刺痛观众的眼睛和神经

  了解历史,反思灾难,是冯小刚坚持拍摄《1942》的初衷。但反思的前提是节制,而从近年来一系列此类国产影片来看,毫无节制地用镜头来呈现甚至渲染灾难之惨烈,似乎是一种通病。

  很多观众至今对《金陵十三钗》里豆蔻惨死时的血腥场面记忆犹新;《南京!南京!》里那满满一卡车的裸体女尸也让人不忍目睹。而《1942》为了刻画灾民在艰难岁月中的悲惨命运,也刻意在几处细节上做了突出处理:比如星星忍痛割舍了一路陪伴自己的猫,一阵惨叫之后,扔出来的一张猫皮对观众着实是一种折磨;而栓柱死于那样一种惨烈的方式,更是直接刺痛了观众的眼睛和神经。有影迷在电影论坛中发帖表示,因为镜头太过残暴,以至于看完电影之后,再也不愿意去回想任何与之相关的情节——这样的结果,似乎与冯小刚拍摄电影的初衷背道而驰了。

  极致呈现,剥夺观众的思维空间

  “电影语言是有审美意义的。过于极致的呈现,太过饱满的视觉冲击,会剥夺观众的思维空间,从而妨碍人们去思考影像背后的东西。”南京师范大学影视艺术专业教授王晖这样向记者分析。他打了个比方:就好像齐白石画虾,寥寥数笔,遐想无限,而电影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和画画一样需要留白;如果让人的感官承受达到极致,就会导致思维神经自动关闭。

  值得一提的是,很多此类电影都是由文学作品改编而来。由此引发的问题就是:在对于灾难的刻画上,为什么文字可以极尽描摹而电影需要节制?在王晖看来,二者的区别在于文字塑造间接性的形象,需要借助读者的心理想象来构建图景;而影像的呈现显然更加直接,带给观众的视觉冲击往往比真实更为震撼。“用什么样的镜头语言呈现历史的苦难才对今人的思考有好处?这是当代中国导演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王晖如此表示。

  挖掘崇高,灾难才有可能升华成史诗

  与此同时,另一种观点认为,用影像来尽可能还原灾难的真实感和残酷感是有必要的,尤其是对于那些把被淹没的灾难从历史长河中打捞出来的影片来说;无论是电影的创作者还是观众,都应该有回到历史原点、直面历史真实的勇气。“因为当观众站在今天眺望遥远的过去时,只有足够的奇观性才能打动他们;也只有极端地痛过之后,反思才有力量。”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教授程波说。

  问题在于,相比于一些同类型的世界级佳作,当代不少国内导演缺乏把灾难升华成史诗的能力,也就导致了这些影片流于制造疼痛而反思空间不足。程波以《辛德勒名单》为例,镜头并没有回避发生在集中营里的残酷杀戮,但辛德勒的存在,让观众的痛感在尸横遍野之后得到了缓释,从而获得了正能量。当然,不是每一场灾难里都有一个辛德勒似的英雄人物的,比如《1942》。然而在程波看来,如果影片能有更好的手段来展现张国立扮演的老东家在逃荒路上经历身份转换与生离死别后,对于生命的残酷与坚韧有了新的感受,那就足以成为灰色基调上的一抹亮光。这种亮光,程波称之为崇高感:“对于这种题材的影片来说,崇高感至关重要。它决定了创作者有没有从灾难中提纯正能量,以及这种正能量最终能否抵达观众心灵的彼岸。”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