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恩师朱效文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2年12月03日13:50 来源:文学报 殷健灵

  说起我和儿童文学的缘分,有一个名字是不可回避、无法忽略的。正如“父母”、“故乡”之于一个人的意义,它们是一个人终身携带的精神标签,永远不会退色。朱效文先生,是我文学的启蒙者、扶持者和领路人,之于我,他有着多重身份。我甚至认为,他直接奠定了我迄今为止的写作道路和人生道路。因为,如果不是他,我的职业和人生选择,完全可能是另一番模样。

  1989年夏天,我意外地收到了来自《少年文艺》编辑部的“获奖通知”,邀请我去上海参加“第二届新芽写作函授班获奖学员夏令营”。暑假里,我懵懵懂懂地去了上海。谁都不曾想到,这是一个改变我人生的契机。

  我做梦一样地来到了延安西路1538号,看到了想象中的老洋房,以及比想象中年轻得多的做编辑的人。那时候的我并没有意识到,我的人生可能会被就此改写——我在这里结识了生命中最重要的师长:朱效文先生。

  朱效文先生当时是 《少年文艺》的诗歌编辑,四十岁不到的年纪,充满书卷气。他戴秀朗架眼镜,穿蓝格子短袖衬衫,因为用眼疲劳,喜欢不由自主地眨眼睛。在对成年人普遍畏惧的年龄,我似乎并不那么怕他。二十三年过去了,只要想起朱效文先生,他在我印象中始终是当年那个清秀儒雅的模样,没有变过。我并不清晰地记得我们有过哪些谈话,只记得在颁奖活动结束后,作为诗歌编辑的他问过我“会不会写诗,喜欢谁的诗”。我的答案是否定的。据效文先生后来说,凭他的直觉猜测,认为我有写诗的天赋。他热切地鼓励我尝试写诗,写了诗,可以寄给他。

  夏令营结束后,我重新回到了原先的轨道,一切都没有改变,但一切似乎都变了。在紧张的学业之余,我开始如饥似渴地阅读能找到的诗歌,除了泰戈尔、徐志摩,还有戴望舒、波德莱尔、兰波、叶芝……不久,我的文章平生第一次在《少年文艺》上变成了铅字——那是一篇函授班时期的获奖作文《我的同学们》。这次发表对我来说意义深远,它激发了我潜藏着的对文学的憧憬和挚爱。更让我喜出望外的是,十月的一天,我收到了朱效文先生的来信,在信中,他说自己正患病住院,但没有忘记和我的约定,邀请我参加《少年文艺》举办的中学生诗歌征文活动。他甚至提到,假如学习紧张来不及完成,可以特意为我将征文截稿期限延长。这是一封让我受宠若惊、激动无比的信。那个深秋的下午,在最后一门期中考试科目结束后,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一气呵成地写下了人生中最初的诗行。很快,便收到了效文先生反馈,他喜悦地告诉我,我寄给他的三首诗里录用了两首,并且,“这将是《少年文艺》历史上发表的最长的学生创作的诗歌”。他在信的末尾这样写道:“夕阳还未落下,我举着信愉快地奔向邮局。”他或许并没有意识到,这诗歌般的句子犹如一把钥匙,已经在冥冥中开启了一个女孩的人生之门。

  整个高三一年,和朱效文先生通信成了我学业以外最重要的内容。他在信中谈他自己的创作,谈他的人生经历,谈文学之于他的意义,我也向他请教专业选择的困惑,对前途的期许。对我这样一个文学初学者,他放下架子,以一个朋友的姿态引导我走向一个瑰丽的文学世界,他让我看见那个世界有多广阔、丰富、迷人。

  但是,因为命运的安排,高中毕业,我并没有就读钟爱的中文系,而是免试直升了华东师范大学法政系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远离父母来到上海,我并没有感到孤独。在渐渐品尝到专业不称心而带来的失落和烦恼时,我得到了效文先生这位大朋友精神上的有力支持。他来学校看我,为我制订了自学中文系课程的计划,提供相关的必读书目,竭力怂恿我回归“文学之路”。这条回归之路并不好走,在某种意义上,我也在这个过程中重塑自己原本随波逐流的“乖孩子”形象,不再是逆来顺受地接受“要我怎样”,而是主动寻求“我要怎样”。

  大学四年,我的大多数时间是在图书馆度过的。在那里,如饥似渴地阅读和写作,从写诗开始,慢慢学写散文和小说。而每走一步,都得到效文先生不遗余力的鼓励和手把手的修正。可以这样说,我早期的创作中,从诗歌到散文到中短篇小说,无一不留下效文先生的痕迹。作为一个资深的文学编辑和作家,他很清楚,给一个初学者提供较多的发表机会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信心、动力、鞭策、可以触摸到的梦的实现。而之于处于青葱岁月的我,效文先生早已经超出了一个文学编辑的意义,他是我可以信赖的文学和人生导师、平等交流的大朋友。他让懵懂的我日渐明白文学的真谛,什么样的文学才是好的文学,什么样的路才真正适合我。

  人生中充满神秘的机缘。我不知道有多少编辑能做到效文先生那样的境界,我是何其幸运。当我后来也做了编辑,每每收到陌生作者的来信来稿,脑海里总是跳出效文先生的名字。他是我心中的标杆,我也唯有怀着体恤之心去对待那些陌生的作者,才对得起编辑的职业良心。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