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微电影”大有可为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2年12月03日09:52 来源: 光明日报 娄 雪

  微电影,“微时长、微制作、微投资”,然而,它在网络上掀起的“超百万”、“过千万”、“破亿”的点击所释放出的能量却是巨大的。如今,它又从线上走向了线下,专业制作团队的加入、各大电视台专门为其开设的播放平台、成为多种短片电影节的时尚方向标、围绕其进行的各种大赛的此起彼伏……无一不昭示出微电影蓬勃的生命力。

  领跑网络视频

  曾有人将2010年称作“微电影元年”,因为在这一年微电影开始“火”了。由中影集团策划的《11度青春》系列微电影,其中《老男孩》红遍网络,更被称为微电影最成功的范例。影片以年轻人的梦想与现实为主题,引起观众的集体共鸣,播放后不足一个月就有了近亿的点击量,成为各大网站搜索榜的第一名。而其主题曲《老男孩》至今还被许多人所传唱。同年,《一触即发》、《四方夜谈》系列微电影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近两年,我国已有数千部微电影问世,各种类型的微电影呈“井喷式”增长。伴随数量的激增,微电影的影响力也在日渐增强,许多微电影都有着很高的点击量、转载量和评论,由其催生的短片大赛、微电影大赛、微电影节等活动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从电影类型来看,在草根网民的原创作品层出不穷的同时,由专业团队为一些品牌量身打造的商业微电影也开始盛行,如佳能的《Leave Me》,凯迪拉克的《一触即发》、《66号公路》等。而传达各种公益精神的公益微电影也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第十二届大学生原创影片大赛”的参赛作品《天堂午餐》是一名大学生拍摄的6分钟公益短片,上传至网络后一个月内点击量达400万。

  从制作规模来看,越来越多的专业团队跻身微电影的制作,甚至一些知名导演也加入了微电影的制作行列,如公益微电影《爱的联想》的导演是贾樟柯、《北北,北北》的导演是陆川、《时间档案馆》的导演是刘伟强,而演员阵容中更是不乏明星、名人的身影。从早期的“草根”原创,到专业制作机构和团队参与拍摄出品,及各路名人的倾情加盟,微电影的制作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其品质、格调也得以提升,实现了华丽的转身。

  承载主流价值

  短小精悍的形式并不妨碍微电影传达大主题,这一特征契合了现代生活中观众的观影诉求,这也可谓是微电影“征服”电视播放终端奥妙之一。北京大学视听传播研究中心主任陆地说,正如英国诗人布莱克所说,“一粒沙里看出一个世界”,每部优秀的微电影都能通过有限的篇幅诠释一个深刻的主题。

  微电影善用浅显却富有哲理、简洁鲜明的影像语言来建构影片。影片《天堂午餐》中,两次出现的“妈,等你老了我天天做给你吃”,其一是同期声,其二为背景音。加之影片结尾的字幕“当你在等以后,就已经失去了永远……”两句简单质朴的话语却如同警世鸣钟,深深叩击人们的心灵。在《交易》的结尾,也以字幕凸显主题:“在经历了慈善信誉危机过后,希望大家能保留爱心,把爱送给真正需要的他们”。微电影的篇幅虽小,却并不影响其主题的深远立意和对现实问题的深刻思考。一些微电影,在达到艺术追求的同时,也主动担负起对社会责任的担当。

  依据“7·21”大雨中真实感人的事迹创作而成的系列微电影《大雨》,每集一个故事,独立成篇,共十集十个故事。电影中的主要人物都是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面对大雨造成的各种困境,他们团结互助、共抗灾难,共同演绎了充满了温情与关怀、责任与坚守的感人故事。影片融入纪实的风格,真人真事的改编,片尾对人物原型的采访,使得“微”中有内涵,“微”中有新意。《大雨》得到了广大网民的普遍认可和好评。

  谈及创作的初衷,《大雨》的总制片人白羽说,自己也亲身经历了那场大雨,被感动被温暖,想要做出作品来记录。这部影片更多的是借助真实情境下的故事表达对普通人的关注。中国电视艺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电视》高级编辑陈芳谈到,就系列微电影《大雨》而言,坚持职守、彼此帮助、相互理解、消除隔阂、奉献爱心、倡导社会的和谐、彰显人间的大爱、弘扬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是10部片子的共同主题,也是一个大的主题。这一主题也可以成为更多微电影创作的大主题。

  在传递社会正能量的公益微电影中,《天堂忘记了》镌刻下自闭症少年的心灵界碑;《交易》中的小女孩儿主动找到人贩子,一句“叔叔,你把我卖了吧!我还差1800块钱给妈妈治病”,让观众为之动容,对慈善事业的愤懑顿时冰消瓦解;《亲爱的小孩》喊出“温暖2012”,呼吁对于弱势儿童群体的关注一刻都不该停止……这些微电影关注社会事件,从帮扶贫弱、关爱孤儿到保护环境、热爱自然等方方面面,予以理性思考和人文关怀,以艺术的力量担当起社会责任,发出正义之声,温暖人心。

  前景令人期待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通过互联网收看视频的用户达3.5亿,在半年内用户增加近2500万人,其中使用手机收看视频的用户已经超过1亿人。网络视频用户与日俱增,观众的观影方式愈来愈多样化,尤其是年轻人更倾向于通过互联网、移动手机等收看影视作品。而微电影巧妙地将网络与电影相结合,利用网络这一开阔的平台,创意出短小精炼的电影艺术,这本身就是极富创造性的“创意产业”。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胡克说,“我们已经见证了微电影的诞生阶段,它正在进入婴儿期,这个阶段才刚刚开始。”

  微电影在近几年的强势发展非常引人注目,但也引发了争议。有人将它与广告片划等号,有人说它就是原创短片加上网络传播,缺乏艺术质感,也有人说这仅仅是给视频爱好者提供练手机会的低端作品。无论如何,令人惊叹的数据和强大的号召力都证明了微电影存在的价值。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陈旭光解读微电影的社会意义说,“产量和质量不断提升的微电影正在开拓一种非主流的艺术创作形态,青年文化和平民文化成为其主要特质。平民文化的重新崛起,不仅会对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更会对我国整个社会文化的建设大有裨益。”

  微电影也在悄然改变着观众的观影习惯及传统电影的生态环境。微电影的播放渠道日趋多元化,不仅通过网络、移动电话等新媒体呈现,传统的电视播放平台也为微电影大开“绿灯”。目前,已有部分省级卫视推出专门播出微电影的栏目,如陕西卫视的《华夏微电影》、重庆卫视的《星电影》、青海卫视的《幸福微剧场》等。这种微电影登陆电视播出平台的现象,被业界称为是微电影对卫视的“逆袭”。不只是省级卫视频道,CCTV-6电影频道也开始朝微电影方向发力。已有《神魔大陆》、《爱@桐乡》等多部微电影进入电影频道这一播放平台。目前,电影频道同时也从剧本征集、拍摄制作等环节开拓微电影这一“新”领域。事实上,微电影传播平台的增加,微电影制作团队的日渐专业化都让微电影从“非主流”向主流过渡,未来,微电影还可能打包进入主流院线、进入电影发行体系,以更加成熟的姿态面向观众。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