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话剧面向市场不是迎合市场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2年11月28日09:37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熊建
人艺话剧《李白》剧照人艺话剧《李白》剧照

  有个剩女,找不到男朋友,被雷劈了,然后就穿越到古代成了白娘子,只有找到夫君才能回到现代。这部话剧包含了杂耍、小丑、百戏等元素,观众无不笑得前仰后合,票房自然不差。

  话剧需要面向市场,但若一味迎合观众口味,单纯把段子连缀起来,不讲求故事的完整性与逻辑性,那注定沦为单纯投资项目,丧失文化产业应有的责任感,行之不远。

  西方戏剧1907年传入我国,海归洪深把“戏剧”翻译为“话剧”。数千年来,戏剧创作的第一目的几乎都不是为了赚钱。只有在高度商业化的美国,才有以营利为第一目的的百老汇。国家话剧院导演王晓鹰说过:“商业戏剧并不强调艺术价值,不强调思考与交流,它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要赚钱,至少在美国它是非常明确的。”比如,“百老汇”长演不衰的多为《猫》、《狮子王》等雅俗共赏的音乐剧。

  现在市场上流行的话剧更像是“曲艺联欢”,语言搞笑,剧情荒诞。这些作品的出品方一般为民营剧团,为了生存不得已,提升观众的审美情趣对他们来说要求太高,迎合市场才是他们的拿手戏。

  这说明了,有时候市场化是要损失艺术性的。但实践证明,艺术水准很高的作品一般也具备了市场性,如果一味迎合市场,观众总有腻的时候,话剧最永恒的还是文化品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张和平说过,GDP不是人艺追求的目标。他这么说是有底气的。

  北京人艺虽然是北京市委宣传部下属的文艺团体,但代表了中国话剧的最高水平,近年来经过一系列市场化改革,活力四射。

  改革之前北京人艺组织庞大,机构臃肿,用人机制陈旧,多年来票房差不多一直是每年1000多万元。2008年,北京人艺提出了“以机制改革为动力”,小步快走,2010年在小剧场制作人、战略合作、演员考核、舞美发展模式、经纪人、跨界创作等六个方面进行了改革。

  改革后,票房从2008年的1439万元、2009年的2767万元、2010年的3200万元,增长到去年的3227万元,反映出剧目市场化的初步成效。《大将军寇流兰》、《知己》、《窝头会馆》是北京人艺改革后推出的首批话剧。其中,《窝头会馆》上映前三轮的单场票房收入甚至超过了《茶馆》。

  总结北京人艺话剧商业化的成功之处,大体有四。

  第一,重视剧本。这不新鲜,但太阳底下也没有什么新鲜事。改革之前北京人艺就确定了将来工作的重点之一就是剧本建设,邀请了万方、中杰英、王俭、叶广芩、过士行、刘恒、孟冰、苏叔阳、邹静之、何冀平等10位著名作家写剧本。也不限于这些人,《我们的荆轲》编剧就是莫言。

  第二,题材符合市场需求。这点北京人艺非常注重贴合群众口味,比如《窝头会馆》。北京历史文化悠久,北京人骨子里有着一种老北京情结。《窝头会馆》的作者是刘恒,剧中人物都是过去北平的小市民,这就得到了北京观众的认可。

  第三,激励人才。改革前北京人艺演员的演出费很寒酸。濮存昕、何冰一场话剧的演出费只有800元,就算现在调高到1500元,可跟明星演员一集电视剧四五十万元的价格相比连零头都不够,但加钱这个举措本身就具有重视演员的激励意义。

  除此之外,北京人艺还设立了“人艺北大方正文化基金”,北大方正每年拿出500万元,支持人艺赴外演出以及青年人的培养和激励机制。跟企业合作也体现了人艺的市场化意识。

  其实,激励人才很多时候不是钱的事,荣誉、比较、口碑都能成为有效的激励手段。比如,人艺在首都剧场大厅设立了几个触摸屏,观众可以拿着票根选择最喜欢的演员,每场评出前5位,最高每场补助1000元,依次递减100元。钱不多,但演员很在乎谁被观众评出来了。

  第四,市场化不是一味求新,复古也是创新。2008年起,“北京人艺经典剧目演出季”亮相,每年都搞,恢复了《家》、《原野》、《鸟人》、《李白》、《龙须沟》等剧目,颇受欢迎。这样做的意义是恢复了一种传统,恢复了一种精神。人艺的精神和传统都体现在老剧目里面,这种积淀能唤起观众的回忆,基于怀旧情结他们也会去捧场。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