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一九八七年时的马原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2年11月23日11:29 来源:国家电网报 朱竞

  2012年的中国文学界,除了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让众人称道外,再就是“马原复出”的话题至今未落。20世纪80年代,被戴上先锋小说家帽子的马原,以他的《冈底斯的诱惑》《拉萨河的女神》《西海的无帆船》《虚构》《上下都很平坦》等作品对当时的文学界产生了深远影响。而到了90年代初,马原的创作戛然而止,作为小说家的他远离了公众视野。这一别,就是20年。2012年5月,马原带着他的新作《牛鬼蛇神》回来了。

  我认为马原一刻也没有离开他钟爱的文学。

  那么,小说家马原这20年都干了些什么?他离开激发他创作灵感的西藏,历经17个月,近两万公里跋涉,自掏腰包拍了一部纪录片,采访了120位作家,取名《中国作家梦》。他也做过房地产、当过导演,后来又到同济大学当了教授,主讲“阅读大师”的文学课程。马原是位职业小说家,他虽然干过很多职业,但他最在乎的还是写小说。他认为,“这是我最得心应手的事。我不希望就这样把小说扔了,尽管这些年没能写出一部小说,但其实这20年我没有一刻不想回来。但写作是艰难的,有时你会遇到瓶颈、障碍,无法向前迈步,我尝试过许多次都失败了。”

  一段时间没有了马原的音信,还真有点挂念他。而每次见到马原,我都会被带回到1987年的情境。因为1987年,马原有了儿子马大湾,我有了儿子蒂尼。我们常常因为孩子又多了很多话题,也常常因为孩子,俩家常常相聚。那时候从沈阳到长春的路,显得格外的近。

  我认识马原是在1986年的冬天。1986年在中国当代史上并不是一个特别富有诗意的年份,然而在我的文学史进程中却是一段诡秘莫测的岁月,就是在这些不起眼的行径过程中,改变了我后来生活的道路。1986年至1988年间,在长春市西中华路5号那不足50平方米的小屋子里,曾经记录下了许多文学故事。可以说这个小房子在80年代中后期曾经是一个热闹的文学沙龙。当时,来自天南地北对文学抱有狂热态度的人不断地涌向这个沙龙。

  作家马原和作家刁斗,就时常从沈阳坐着火车来长春,他们会在这小房子里呆上几天。当时我家里有一个可折叠的行军床,马原一米九几的个子,躺在上面一下子就会把它压垮。有时甚至十几个人都挤在那间14平方米的客厅里,坐在地毯上神聊神侃。他们的臭脚味道让我至今都难忘。

  文学在这个小屋子里,显得那么神圣。记得那时不管我做多少饭都不够他们吃,最多的时候是烙上百十来个馅饼,一锅端来,风卷残云般的被吃光,就要赶紧去捡下一锅。这样的文学沙龙持续了两年多时间。在1989年之后,大家的情绪和心态都有了变化,西中华路5号的文学沙龙也随之解体。神聊神侃文学的时代就此结束。后来的日子里,就失去了关于马原和他更多的话题,但常常惦念着他的儿子马大湾。

  20世纪90年代初的时候,我曾约马原为《文艺争鸣》杂志写了一篇《文学百窘》,之后,就有很长时间没有了联系了。

  记不清是哪一天,我听说了马原到同济大学当了教授。当时我就想,马原说话不是很流利甚至有些结结巴巴,他站在讲台上给学生们讲那些逝去的大师和永远的经典时,学生们一定会原谅他的“结结巴巴”,学生们定会更看重他的思想和文学观。马原刚到同济大学当教授不久,就分到了房子。我们通电话时,他说有时间来看看我的书房,一定要来。就在那次通话不久,我就有机会去到了上海,是吴俊教授带着我们,来到了马原在同济大学的新房子。

  一进马原的家,那种木头的原始味道扑鼻而来。马原的房子是那种典型的同济式不规则建筑设计风格。房子里所有的家具都是木头的本色。茶几上方还吊着一个很大的灯罩,一不小心就会碰撞。马原带我看了马大湾的房间,还告诉我刚从老家把儿子接到上海来上学,终于有时间能多陪陪儿子。马原对他儿子一直很关心,但作为父亲与儿子的关系有时紧张,有时也很无奈。

  当时我问马原,来到同济教课,这理科学校的学生喜欢听文学吗?记得当时马原说:“我以为自己是很有名的作家呢,可是来到同济给学生上课时,学生大多都没听说过这位写小说的马原。更不知道‘我就是那个叫马原的汉人’”。由此他才开设那门《阅读大师》,他开始给不爱文学的学生们讲海明威、加缪、哈耶克、克里斯蒂、乔伊斯、普鲁斯特……

  有人问马原是属于哪类人,他说自己“大概算是一个布道者”。我理解马原所谓的布道含义,是布文学之道吧。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