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李白在俄罗斯的千载知音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2年11月23日09:47 来源:人民日报 路雪莹

  从事中俄文学翻译的人都知道,把中国古典诗歌翻译为欧洲语言,是一件极为艰难的事,而以奔腾豪放的气势、奇绝超常的意象和语言著称,夹杂着无数掌故的李白诗,更是很难用其他语言再现。尽管当年苏联汉学界对于中国文化和文学遗产的译介做了大量工作,但是对李白的诗歌翻译屈指可数,这也成为俄罗斯汉学界一大遗憾。

  然而,随着《黄金时代的中国诗人  李白诗歌500首》一书的问世,这一遗憾得到了弥补。完成这项艰巨工作的是中国“李白学会”的外籍会员、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的谢尔盖·阿尔卡基耶维奇·托洛普采夫教授。

  艰辛探索醉诗境

  托洛普采夫与中国有着特殊的缘分。早在少年时代他就曾随参加北京展览馆(原名为苏联展览馆)建设的父亲在北京居住。但当时在华的苏联人生活圈子自成一体,与外界接触不多。中学毕业后托洛普采夫考入莫斯科大学亚非学院,中国才真正进入了他的视野和生活。后来他与同样毕业于莫斯科大学亚非学院的尼娜·博列夫斯卡娅结为伉俪,他们对中国文化有着共同兴趣,在专业上各自发展又交流分享,琴瑟和谐,是俄罗斯汉学界有名的一对佳侣。

  托洛普采夫真正走进李白的诗歌世界,始于上世纪90年代,此前他的研究方向主要是中国现代文学和电影艺术。2001年为了迎接李白1300周年诞辰,他开始翻译李白诗歌,从此学术生涯开始转向,渐渐地进入了一个瑰丽多姿、充满惊奇和震撼、超越尘世的艺术境界,李白诗歌的魅力使他沉醉忘返,欲罢不能。恐怕连托洛普采夫自己也没想到,在他渐渐进入李白瑰丽的艺术世界之后,会被如此深深地吸引,从此开始了孜孜不倦,充满艰辛,也充满新奇的发现之旅。

  十几年来,托洛普采夫出版了多部关于李白的专著,其中包括李白生平传记、俄罗斯汉学界对于李白译介汇编整理、中国与李白有关的小说剧作介绍、李白行迹考察等等,而其中用力最勤、收获最丰的部分,当属李白诗歌的翻译。

  填补空白架桥梁

  2011年,在李白诞辰1310周年之际,集托洛普采夫多年翻译之大成的俄文版李白诗集《黄金时代的中国诗人  李白诗歌500首》问世了,封面还题写着中文书名:《李白五百首诗歌》。俄罗斯读者终于有机会通过这个译本走进李白壮阔奇幻的艺术世界了。

  由于语言和文化的隔膜,要使俄罗斯读者原原本本地理解李白的艺术世界绝非易事,而诗歌翻译本身也是一门无法标准化的艺术。“诗无达诂”,对于诗的理解从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至于诗歌翻译,更是带有译者个人的风格,每位译者对翻译尺度的把握也会有明显的不同。托洛普采夫翻译的特色在于尽力贴近和传达李白这位伟大诗人自由不羁的精神,并尽可能压缩诗行,保留中文诗歌语句简洁的特点。

  托洛普采夫的李白诗歌翻译引起了一位中国同行的注意,南开大学的谷羽教授多年翻译俄罗斯诗歌,近几年又开始留意研究中国诗歌的俄文翻译情况。他与托洛普采夫因李白而结识,在书信往来与切磋中共同寻找通向两种文化最高艺术结晶的路径,架设通往两种文化核心的桥梁。

  异国神交连古今

  李白对于托洛普采夫精神世界的影响是深远的。多达500首的李白诗歌翻译,绝不是单凭责任心和严谨态度就可以胜任的;而李白也绝不是一个会让读者无动于衷,保持冷静客观的诗人——他的天才有种巨大的冲击力,甚至可以冲破文化与语言的障碍,去“征服”读者的心灵。就像很多伟大的西方诗歌或其他文学作品曾经对于中国读者所产生的影响力一样。托洛普采夫对于李白从客观冷静到深爱甚至迷醉的变化,就是伟大艺术作品超越时空的巨大感染力的又一个鲜明的例证。

  托洛普采夫曾到过李白的家乡。他曾踏访李白少年时读书的大明寺,捡拾起石阶上的碎石,试图将那1300年前的韶光带回莫斯科的书斋;他还曾循着李白漫游的路线旅行,五岳寻仙不辞远。当他沉浸在李白的世界中时,甚至时常生发出李白就站在他身后,正用俄文吟出自己诗章的感受,这时,他的感觉是何等的喜悦和美妙!

  我想,这种与异国古人神交的非凡体验是对托洛普采夫付出的辛苦的最好报偿,也必然鼓励他不知疲倦地努力前行,以把更多体验传达给更多的人,把自己所看到和体悟的神奇美妙的境界与俄语世界的人分享,就像所有的文化先知与文化传播者一样。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