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徐坤:学习十八大精神 加强文化建设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2年11月21日11:46 来源:文艺报 徐 坤

  党的十八大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高举旗帜、继往开来、团结奋进的大会,对凝聚党心军心民心、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

  胡锦涛同志代表十七届中央委员会作的报告,为党和国家事业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是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这个讲话,给我们这些从事文化艺术工作的人,指明了前进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一个文学艺术工作者,要不断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与时俱进,深入反映这个伟大时代的变革,反映人民群众的人心所向。话剧《金融街》正是遵从这一原则进行艰苦探索和打造的。

  《金融街》是一部命题作文,是为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北京市委市政府十届十次全会精神,大力实施文化精品工程,深入生活、深入群众,打造“原创的、当代的、北京的”精品力作而领受的北京市的一项创作任务。

  为了完成这项任务,我先后十余次下到北京金融街采访,进西城区档案馆查资料、跟金融街企业高管会面访谈、在社区召开丰盛园京畿道老住户居民座谈会、采访金融街街道工委书记、听取金融街商会的情况介绍等等,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在采访中接触了方方面面人士,听取了各种不同意见,从多个角度获得了有关金融街完整立体的印象,体会到老北京人新北京人的特色。采访人物从金融街集团公司老总,到金融街商会领袖、驻街企业高管员工,从金融街工委书记,到丰汇园京畿道社区大爷大妈……这些鲜活、生动的人物,成为创作剧中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基础。

  从2011年5月开始,我用一年多时间创作完成了《金融街》这部三幕七场现实主义话剧。剧本以北京金融街的开发建设为题材,时间跨度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到21世纪初至今;以拆迁、引资、发展三个阶段渐次递进,生动刻画了北京金融街原住街道居民的大局意识、老一代创业者的开拓精神以及新一代实业家的创新成就,再现了栩栩如生的金融街普通百姓群像。塑造了袁宏义、姿涵、黄副总、马副总、姥姥、崔爷、二子、胡三、黄半仙等不同阶层、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现了北京金融街的前世今生,描绘了“中国华尔街”上一群人在改革开放大潮中跌宕起伏的命运,显示了中国30年来改革开放道路的正确性,揭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真理。

  剧本在6月3日出版的大型文学期刊《人民文学》“迎接党的十八大特选作品”专栏中,以显要位置刊发。按编者的话说,这是一部表现中国人民新的生活与精神流向的力作,“从拆迁角度切入城市巨变的过程,京腔中尽展民生情趣与百姓诉求,剖视民生之变与良心之守”。有媒体评论,“揽读剧本,既可领略时代变迁与改革进步,也可感受到时代发展中北京人的精神成长与人格递进;字里行间,人物生动、真实,有血有肉,富于现实感和生活质感。剧本以北京人的故事、北京人的形象、北京人的内心世界折射出‘爱国、创新、包容、厚德’的北京精神,是一幅用文字绘制的反映改革开放30年辉煌成就的绚丽画卷”。(《北京日报》2012年6月7日)目前,主创人员正在继续广泛征求专家、读者及金融街百姓的意见,为进一步将《金融街》打磨成舞台艺术精品而努力。

  身为一名文化艺术工作者,我们深知,文化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艰辛的过程,需要每一个文化工作者的自觉自愿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必须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使命有清醒的认识,要保持高度的文化自觉和自信,坚定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的信仰,以不断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投入到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的伟大事业中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