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正文

中国电影:认清自我,才能影响他人

——2012中国(北京)电影学术年会观察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2年11月16日09:43 来源:人民日报 董阳

  阅读提示

  中国电影面临“眼热心冷”的美学困境,即视听奇观越来越多,内心感动越来越少。

  无论是国际合作,还是自主创新,电影界都迫切需要积累一套有针对性的、具体的技术解决方案。

  我们老说中国电影不会编故事,其实不是不会编故事,而是不会进行文化价值的再造和设定。

  随着好莱坞分账大片在国内更大规模上映、大批中外合拍电影扎堆儿上马,中国电影产业与市场遭遇的巨大变动给电影界乃至文化业界带来错综复杂的可能性和不确定性。在这个危机与机遇并存、未知伴随焦虑的特殊时段,学界与业界的相互探讨激发显得尤为必要。近日,由中国电影博物馆和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联合主办的“电影:文化力和影响力——2012中国(北京)电影学术年会”,就中国电影品质提升与产业突围,以及如何增进中国电影文化力和影响力的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小马拉大车

  夯实中国电影“阳关道”

  今年上半年全国电影票房总额达到80.72亿元,同比增长了41.7%,但《中国电影报》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挤进本年度内地票房前10位的国产电影就只有一部《画皮2》,扩大到前15位,《听风者》勉强入围。其余诸席皆为好莱坞进口片占据。

  “喜忧参半”同样适用于描述2002年《英雄》开启“大片时代”以来的10年中国电影:中国电影的“盘子”仅从票房绝对数而言,从2002年的6亿元到2011年的131亿元,已经增长了二十几倍,观看电影已经越来越成为中国老百姓日常消费的重要选项,然而,“中国造”的国内国际影响力,却并没有给人带来惊喜。

  中国电影产业化改革不过10余年,相较于美国电影一个多世纪的持续积累,工业基础和行业经验都存在巨大差距,用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赵宁宇的话说,这匹“小马”居然能够拉下中国电影这驾“大车”,已经是一个奇迹了。

  但事实上,一旦二者狭路相逢,强者丝毫不会因为“同情之了解”而让你半分,这就是全球市场的逻辑。强者之所以强,还在于它会将弱者笼罩在自己强大的阴影之下。在好莱坞式“大片”思路的席卷下,虽然国产片中产生了《集结号》、《让子弹飞》等少数口碑票房双丰收的佳作,但很多大制作还是砸了艺术家的招牌,甚至落得个票房惨败。

  在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看来,这10年,可以用“三大”、“两缺”来概括:大片时代的来临,大景观的创造,大量观众的回归;缺少价值品质,缺少优秀电影人才。尤其需要正视的是许多中国电影正面临“眼热心冷”的美学困境,即视听奇观越来越多,内心感动越来越少。

  在好莱坞大片施加的“影响的焦虑”下,虽然有些中国电影人做出了脱离实际的艺术和商业判断。但是,通过在丰腴的想象和骨感的现实中不断“试错”,中国电影也还是摸索到了宝贵的教训和经验。那些在残酷市场和创作困境中杀出一条血路的冯小刚作品、《钢的琴》、《失恋33天》、《赛德克·巴莱》等,在不断积累着中国电影的产业和美学经验,为中国电影积攒了不少人气和信心。

  国家广电总局电影管理局副局长喇培康则认为,随着同类型、同量级国产影片的不断增多,基于文化差异和视听奇观的好莱坞进口片带来的审美疲劳将愈加明显。同时,随着中国电影不断探索电影创作规律、丰富电影类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优秀国产电影,赢得观众喜爱。而这一切的前提是:文化上的自我认同和技艺上的突破创新。

  电影界相信才华

  更相信产业经验和科学管理

  火热的产业氛围和高端人才的缺乏形成了中国电影产业的“冰火两重天”。天津北方电影集团董事长王大方对此体会颇深。在集团的国际化战略中,他们与卡梅隆—佩斯集团合作建立CPG中国总部,卡梅隆提出要为中国方面培训两个高端3D电影制作人才。本来是求之不得的机会,但却难住了王大方:学员要同时具有摄影、美术、3D制作基础,还要能够熟练使用英语。“这样的人哪里找?”

  在王大方看来,“有什么人就有什么事,有什么导演就有什么作品,有什么人才就有什么产业。现在中国电影的核心问题是核心竞争力不够,主要是人才不够。”

  在今天的中国电影业界,有人相信“大师”,也有人能反对“大师”。《画皮2》成为今年国产电影的产业亮点,同时创造了国产电影票房的历史新高。《画皮2》艺术总监杨真鉴把电影受到的市场认可归功于年轻导演乌尔善的“生产管理”能力,他特别欣赏乌尔善的一句话:“我不相信才华,我只相信把才华变成艺术现实的科学管理流程。”

  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教授苏牧认为,作为产业主体的“商业电影”,其制作有法可循。比如好莱坞编剧流行“做卡片”,把故事的第一张卡片挂在墙上,第二张可以是2.5,但绝不可以是2,更不可以是1.5,也就是说,在观众与导演的智慧较量中,导演一定要给观众以意外。

  2010年,一部国内反响平平的《功夫梦》全球票房一举突破3.4亿元,在中影集团海外推广公司总经理周铁东看来,这是它从胚胎阶段就全面跟世界主流电影公司合拍的结果。“如果《金陵十三钗》和《赤壁》一开始就跟海外全方位合作,它在海外肯定会发行得更好。国际交流不仅能充分共享海外同行的发行渠道和营销网络,还能充分融合海外同行的行业智慧,在电影生产方式上充分与国际接轨。”

  产业人王大方明显感觉到国际电影冲击带来的“生死时速”:“我们发展是滞后的,我们可以慢慢地赶,可以自主研发,但是就怕我们还没有完成跃进,就已经被淹没了。怎么办?必须积极参与国际的竞争合作,整合国际电影资源来发展中国电影。”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中国几乎所有有实力的创作团队和制片公司都跟好莱坞进行各种方式的合作,一方面是合拍片能享受优惠的政策待遇,另一方面,中国电影人也试图通过合作的方式获得先进的创作生产理念和管理方式,“师夷长技以自强”。

  “合作也好,自主创新也好,中国电影业界只有通过积累一套有针对性的、非常具体的关于电影产业方方面面的技术解决方案,才会打造出一个中国电影的新局面。”赵宁宇说。

  跨文化对话

  呈现灵动多样的中国气象

  对好莱坞的更大规模进入,接受方的态度也是千差万别的。对观众和消费者而言,市场的进一步放开,使得他们能够看到更多国外电影,无疑是一件好事;对业内人士而言,既有危机感,也有新的产业可能。然而在两者之外,还有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即文化意义上的“中国电影”遭遇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强势文化,会是怎样一种结果?这个问题与中国社会一个半世纪以来的文化转型和文化认同纠结在一起。

  在美国康奈尔大学任教的颜海平,已经在美国学习工作了25年。这25年,她不断跟学生和社会各界讲述中国的人和事,她深深地体会到,跨越“天方夜谭”般的文化差异,让异国人了解本民族的历史和现实是多么浩繁的工程。同时,她也在思考,“我们如何以灵动的生命状态在千变万化中去呈现我们的精神价值,构建一种‘有差异的认同’”。

  “我们在讲述自己的时候,一定要了解对方,这样的自我认识才更有见地、更有效,我们应当更主动地介入、参与到跨文化的真正对话中来”,颜海平总结说。

  那么,怎样的电影语言更容易为跨文化的观众所接受?杨真鉴认为,“我们老说中国电影不会编故事,其实不是我们不会编故事,而是不会进行文化价值的再造、设定。围绕一个价值核心来展开设定,当这些设定不可动摇的时候,故事就成立了。”

  学术年会上,不少电影人和专家学者都有这样一个共识:任何传播都是一个由近及远的过程,文化传播也不例外,因此中国电影首先要满足国内电影观众的观影需求,这是电影产业的根本,也是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保证。电影人应该持续关注中国这片土地,关怀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关注他们的命运,他们的内心世界,同时也要广泛地学习世界电影的艺术探索和新的技术、艺术手段,了解目标市场和受众,关起门来谈中国电影特色,是一种懒汉思维。

  “院线制改革和民营资本进入电影产业的10多年来,中国电影产业直线上升,改革释放了巨大的活力。电影产业改革还应继续发力,建立健全公平高效的市场秩序,塑造平等的文化市场主体,让文化产业要素更加自由公平地流动,充分释放它们的能量。这样,中国电影产业一定会更加繁荣,中国电影和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一定会逐渐增强。这是必然的。”中国电影博物馆馆长杨永安总结说。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