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舞台 >> 资讯 >> 正文

话剧国际范儿 四川《饭碗》亮相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7月01日09:12 来源:中国文化报 张亚蓉 周 芹
  
  
  话剧《饭碗》剧照

  德国编剧、法国导演、中国演员——堪称国内话剧的最高配置,这是话剧《饭碗》得以成功的最主要原因。在2014年的法国阿维尼翁艺术节期间,四川人民艺术剧院有限责任公司出品打造的先锋都市话剧《饭碗》受到了观众的高度认可。今年,《饭碗》顺利受邀参加第二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将于6月30日至7月2日在国家话剧院连续上演。

  作为四川人民艺术剧院小剧场话剧的代表作之一,《饭碗》突破传统话剧的线性叙事方式,引入西方话剧优势并利用四川本土方言特色,令其中所讲的故事更加深刻,发人深省。

  创作 话剧就是要反映现实生活

  话剧《饭碗》讲述的是一个当下城市中普遍存在的现象:生活在城里的青年人面对来自家庭、社会、自身的压力时的反应和心理。《饭碗》在编剧葛心娜(德),导演海蕾娜(法),四川人艺前院长李亭,及德、法驻成都总领事馆人员的共同推动下,制作完成,展现了三个国家地域文化、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差异化的集中碰撞和融合,在内容和制作上都达到了国际一流水准。

  “生活就是一场疯狂的平庸。”当萨特喊出“人是一堆无用的热情”的时候,人们开始慌了。唔,也许在忙碌工作一天之后,你也开始琢磨起这句晦涩难懂的话来了吧?《饭碗》力图呈现的正是自己与世界的这种关系。他们积极奋进,对生活充满绝对热情,但时而又怀疑热情的无用,顿感虚无。

  整部戏中并未呈现具体的场景,甚至连人物角色都是模糊的,但剧中人物角色的思考和情感相互交织、相辅相成。看似无序的表达却与现实生活惊人的相似,每个人都在与时间和恐惧抗衡。剧中人物也许都是十分平庸的,但都是饱含深意的平庸。

  《饭碗》就是这样一部剧——没有线索、没有情节,却让人感受到它本身就是个极度现实的故事。在先锋派不确定的叙事方式中加入的故事化场景显然让剧目变得意味深长起来,观众忍俊不禁,但乐过之后又有些惘然,自己到底在笑什么呢?这种怅然若失的感觉大概就是都市人普遍的精神状态,在无目的、无意识的排遣中笑得没心没肺,在无叙事、无线索的生活中过得颠三倒四。

  创造 舞台艺术与国际接轨

  四川人艺长期以来的发展理念就是努力将中国话剧与国际接轨,在多年的经营努力下,四川人艺已经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国际范儿”发展模式,实现引入能力、整合能力、推广能力“三合一”。

  话剧是欧洲国家跟中国在文化交流上的共同语言之一。四川人艺在话剧创作上的突出成绩,让大量的欧洲国家驻中国总领事馆向其抛出了橄榄枝。由法国驻成都总领事馆与四川人艺合作举办的“中法文化之春”已连续合作3年,《森林正前夜》、阿维尼翁艺术节、《恋爱的符号》罗兰·巴特百年诞辰纪念活动等,一个个成功的合作项目让全球看到了四川在话剧界的实力。像《饭碗》、《我们曾经错过》、《我呼吸》等具有多国合作印记的优秀作品,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四川人艺具有强大的艺术创作团队,这使其具有卓越的整合能力,无论是走出去还是引进来,人艺出品必能让各国观众满意。四川人艺董事长罗鸿亮始终认为“人才是根本”。这两年,四川人艺网罗了一大批戏剧界大师人物,在去年1月,特地举行了隆重的特聘专家签约仪式,聘用姬沛、张金尧、欧阳子君、赵寻等编剧、导演、戏剧评论3个领域各年龄段的专业人士为特聘专家,并邀请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院长鲁景超、四川省作家协会主席阿来担任文化顾问等,打造了实力雄厚的创作团队。

  像《饭碗》这种由三国艺术家共同打造一部话剧的运作模式,在四川还属首次。然而该剧进到中国文化市场,地域文化差异仍然是一大阻碍因素。如何将一个全球化的现象演绎出本土特色,让观众看了感同身受,四川人艺的创作团队充分证明了他们的实力。

  话剧《饭碗》最早在德国演过,拿到中国之后,刚开始是进行了语言的直译,由于剧本上很多语言都是德国、法国的语言形式,生活和文化的差异让中国的演员、观众难以适从。

  “小剧场话剧更多的是通过演员的语言、表演来呈现,而不是场景的大规模烘托。因此,演员对剧本的理解程度直接关系到演出效果的好坏。”四川人艺副院长贾建立说。为此,贾建立以自身几十年的表演功底,亲自为此剧担当二次创作导演,带领演员揣摩台词背后的深意,结合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思考方式,对《饭碗》进行了再度创作,让《饭碗》演出了中国都市人的生存困惑。自2012年首演以来,四川人艺已带着话剧《饭碗》走进高校、深入基层、跨出省界进行了五六十场演出,场场收获观众的掌声与支持。

  创新 改革是让艺术不断前行

  “近年来,四川人民艺术剧院借国有院团转企改制东风,在苦修内功的同时,通过借力、借智、借势的资源整合方式,与国内外及商业体优势资源合作,在作品、人才、剧场资源上由点到面、由质量到数量地得到优化升级。”四川人艺副总经理刘嫈表示。《雪域忠魂》、《范长江》、《巴交龙布》、《铁血西迁》、《赵一曼》、《Somebody·某君》、《写给爱情的信》、《疯在继续》等大批叫好又叫座的作品随之诞生。

  四川人艺的战略规划是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小剧场话剧市场,引领四川话剧艺术重回话剧高峰。随着成都高校戏剧联盟成立、高校戏剧展演活动开展,四川人艺话剧开始试水商业市场。为提升话剧演出水平和观演效果,四川人艺小剧场正在重新打造中,将于今年8月投入使用。

  今年7月,四川人艺将与华润置地(成都)发展有限公司正式签约合作,联合打造四川最高水准的话剧小剧场——万象城“黑螺艺术空间”,它的诞生将为四川话剧市场注入一股新力量,并与各剧场之间友好合作,为四川观众提供更丰富的优秀剧目选择,为“话剧第四城”做出应有贡献。

  黑螺戏剧工作坊定位于集戏剧创作、小剧场演出、艺术展览、新闻发布、艺术培训、艺术研讨会、艺术沙龙、各类时尚秀为一体的多重功能性艺术空间。在小剧场话剧演出内容上,四川人艺主要采取三种方式:自创话剧轮流展览,演出四川人艺创作的大量优秀小剧场话剧,同时进一步加紧创作生产,为观众提供更多优秀作品;引进国内外优秀话剧,让四川观众感受国际更高层次的艺术水平;整合艺术类院校的优秀话剧节目,经过四川人艺打磨提升后呈现在舞台上,同时也为大学生戏剧爱好者提供一个专业平台。

  小剧场落地建成后,四川人艺今年还将实施四项重大举措:面向全省院团服务的票务系统研发、川渝两地话剧交流、四川人艺小剧场演出季、成立小剧场院线联盟,与绵阳、南充、泸州等合作拓展小剧场话剧。

  “今年四川人艺即将实施多个演出季,一方面是要将以往创排的剧目做一个展示,让观众看到四川人艺小剧场话剧的作品和水平,培养观众观看话剧的习惯,同时演出新创排的小剧场话剧,展示四川人艺小剧场话剧生产的活力;另一方面,在演出的过程中锻炼队伍,激发院内和社会人士、高校学生的创作热情,让小剧场话剧资源实现多而精。”罗鸿亮说。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