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舞台 >> 评论 >> 评论 >> 正文

植根于当下的审视与追问——柏林戏剧节剧目印象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6月30日10:29 来源:北京日报 徐健

  不管文本的来源如何,从个体经验进入大的历史叙事、把个体的生存感受融入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语境中加以观照,成为这些作品的共同特色。

  继林兆华戏剧邀请展掀起“波兰戏剧热”之后,来自“2015年柏林戏剧节”的三台德国剧作《共同基础》《约翰·盖勃吕尔·博克曼》《等待戈多》以集团军式的展演方式,陆续登陆北京、上海的舞台,为近两年持续不断的外国戏剧引进潮增添了新的热度。尽管三台剧目无法全面体现德语戏剧的整体面貌和发展水平,却从三个不同的维度展示出德语戏剧在主题视角、社会思考、形式表达上的多元状态和美学探索,体现了柏林戏剧节对德语戏剧发展趋向的判断与洞察、对新生代戏剧人的扶植与鼓励,以及对当下复杂社会议题与人性困惑的审视与追问。

  三台剧目中,一部是原创剧本,两部侧重于经典的重新演绎,这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近两年柏林戏剧节的剧目构成。但不管文本的来源如何,从个体经验进入大的历史叙事、把个体的生存感受融入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语境中加以观照,成为这些作品的共同特色。比如柏林高尔基剧院的《共同基础》便是由个体经验叠加而成的作品。针对当下欧洲难民危机和国家分裂带来的遗留问题,导演耶尔·罗恩把记忆带回到欧洲最近经历的战争——前南斯拉夫战争,召集了从当年战区贝尔格莱德、萨拉热窝、诺威萨德、普里耶多尔等地移民至柏林的演员,一同踏上去往波斯尼亚的旅程。不同的战时记忆与情感伤痕,因为一次寻根之旅而再次碰撞在一起。演出中,真实的个体经历被战争、种族仇恨、国家分离等宏大的历史叙事裹挟前进,演员们彼此分享着源自战争的记忆,却因为不同的家庭背景、民族身份,充满着误解与矛盾。心灵的创伤与现实的境遇让每一个人陷入了选择的两难中。是原谅还是遗忘,是选择和解还是继续承受偏见?剧终,尽管人们之间的分歧没有化解,但每个人都找回了面对自己的勇气,也向心灵的共同点迈出了前进的一步。今年的柏林戏剧节,耶尔·罗恩凭借新作《情形》再次入围,相似的个体经验汇集,只是此次她将视角转向了自己生活的柏林,从来自叙利亚、巴勒斯坦、以色列等不同国家演员组成的“柏林生活经验”中回望战争,探讨了外来人融入柏林并且与之“相处”的问题。

  汉堡德意志剧院演出的《约翰·盖勃吕尔·博克曼》改编自易卜生的晚期剧作,同样存在着基于个体经验的放大与变形。从戏剧结构看,该剧立足于女性视角,强化了原作中姐妹二人对情感近乎变态的追逐与占有,欲望不在于物质的多寡、权力的得失,而是深陷其中的无法自拔。这条线索在两个女人争夺遏哈特的过程中得到集中表现。同时,剧作将人物对“幻象的渴望”推向极致,不仅呈现了心灵封闭带来的偏执与戕害,而且以夸张、怪诞的方式揭示了这种戕害的滑稽与可笑。当真实变得虚假,当交流变得冷漠,剩下的惟有无休止的折磨与羞辱。易卜生对于商品时代人性的反思,在改编者的眼中变成了欧洲金融危机后,赤裸裸的人性实验游戏。剧作略去了易卜生原剧本的连贯与完整,淡化了生存的孤独虚妄与自欺欺人,借助角色的自我“丑化”,将现实社会中人性幽暗面的恶与相互牵制暴露在观众面前,让易卜生转变成为改编者传达现实荒诞感的“代言人”。置身于欧洲金融危机的动荡背景下,博克曼们的形象再次遭遇了“当下化”,除了包含对拜金主义的批评,家庭秩序的崩溃与价值观的扭曲成为新的改编者直面现实的质询与挑战。

  每年柏林戏剧节中十部“最值得关注”的剧目,都是组委会从德语区剧院上一个演出季约400部作品中精心挑选出来的,它们虽然并不代表德语戏剧的最高成就,但在独创性、探索性上体现了德语戏剧创新发展的生命力,以及拓展、革新剧场美学疆域的包容性、可能性。而从来华演出的剧目看,导演仍然占据着德语戏剧舞台创造的绝对中心。作为剧场革新的推动者、实践者,导演掌控着演出的每一个流程与细节,精确性犹如一场严苛的项目论证。剧场也不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演出空间,它变成了导演分析世界、剖析人性的广阔场域,不断产生着新的文本秩序和意义。像《共同基础》就运用了德国当下较为常见的纪录剧场形式,将田野调查同纪实与虚构的舞台呈现方式融为一体。演员用身体的距离展示着人与人从陌生到彼此亲近、从隔膜到沟通和解的过程,用歌声倾诉着战争的伤痕、追忆着往昔的美好。唤醒记忆、重拾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前行,也是为了抚平创伤,打开人与人心灵的隔阂,这是耶尔·罗恩在她的剧场中不断探寻和建构的意义所在。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