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舞台 >> 评论 >> 评论 >> 正文

《前线》:用声音讲出西方战争的荒谬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6月21日09:14 来源:人民日报 梅 生
  图为《前线》剧照。    摄影:钱程、段超  图为《前线》剧照。   摄影:钱程、段超

  “林兆华戏剧邀请展”今年先后迎来两位欧洲名导,波兰的克里斯蒂安·陆帕与德国的卢克·帕西瓦尔。他们都是第三度携作品与中国观众见面,都不以惨烈的场景制造视觉冲击,而是用各种声音“轰炸”观众的耳朵,让他们想象战争对普通人肉体和精神的重创。陆帕《英雄广场》指出纳粹阴魂并没随二战的结束而停止作乱,卢克《前线》则直接把观众带回一战的西线战场。

  大概是想拉近当下观众与一战战壕的距离,《前线》被定义为剧场版的《西线无战事》。与德裔美籍作家雷马克的小说《西线无战事》,以及美国导演刘易斯·迈尔斯通1930年根据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相比,《前线》并没有从普通德国士兵的视角展开叙事,而是把参加西线战争的德、法、英及比利时四国的士兵拉上舞台,让他们用各自的母语交错叙述个体在前线的生存与挣扎。他们讲述的内容,部分来自《西线无战事》,其余则综合了法国作家亨利·巴尔布斯的小说《火线》、比利时士兵的家书、英国将军的传记和战地护士的回忆录。

  生命从鲜活到幻灭的相似经历,让观众无法仅仅把他们视为战争年代的特殊个案。《前线》排演的目的,诚如卢克所说,是力图全面、客观地展示一战对欧洲不同区域、不同民族造成的伤害。

  展现战争的残酷,影视剧可借宏大的场景和触目惊心的细节,比戏剧占据先天优势。电影《西线无战事》及后来的同名翻拍版,便用众多不忍直视的画面,让观众“步入”真实的战场。卢克让演员自说自话的做法,某种程度上规避了戏剧在表现恢弘场面上的先天不足,却放大了戏剧向观众面对面说出心灵秘密的特有功能。

  演员穿着整齐划一的现代服装置身于乐谱架前,俨然是以当下视角审视历史。当他们开口说话,仿佛渐渐被战争硝烟中的无名小人物“附体”。他们模仿着士兵在战壕中的动作,以及不时出现的沉默,宛若战士在身心疲惫中的短暂喘息。停顿与间离造成的复调与变奏,并不由音乐完成,却是靠演员大量与战争有关的独白成就。观众并不需要把演员说的每句话都听得明明白白,却会知道每句台词都由他们绝望的内心发出。

  与这种看似单调实则蕴含能量的自述关系最为密切的,是舞台后方区域的一块金属板。它像卢克另一部关涉战争的《在大门外》里那面45度倾斜的巨大镜子一样,帮助观众建立对战争的荒谬更为具体的想象。不同的是,《在大门外》中的镜子将演员的表演同步反射呈现,近似机位固定在特定位置后的即时摄影,《前线》里的金属板则是多媒体投射的载体,湮灭于历史烟尘的普通士兵的肖像与战争画面交替出现,他们中的大多数是无名的,已被历史忘记。

  金属板的另一作用,是充当发声器。它与演员或高或低地讲话形成的音效,有时近似士兵内心的压抑达到边际后的爆发。这些声音配合多媒体影像以及演员的肢体动作,彻底阻断了观众对战争所可能怀有的任何一点美好的想象。

  剧中有场演员脱掉外套不停旋转的戏,他们越转越快,直至有人倒地而亡。这其实是将《西线无战事》中德国士兵的心理变化,扩延到四国战士身上之后的仪式化处理。被推上一战战场的年轻人不愿继续打仗,可是战争的脚步却将他们的个人理智踏平碾碎。而《西线无战事》里保尔为保护自己误杀法国大兵之后的悔恨,亦是《前线》中四国战士的心声。他们本可以做兄弟,却要拼个你死我亡。

  《西线无战事》着墨较多的书信,《前线》亦将之放大。书信联接士兵与家人对彼此的思念与牵挂,一旦中断往往意味士兵的死亡和家人的悲痛。借一封封也许寄不出去的书信,卢克将战争带来的创伤,从前线扩展到千里之外,人群则由士兵扩大到他们的亲人——战争时期,每位平民都要准备着承受无法承受的精神之痛。

  看似和平的年代,不见硝烟不代表没有战场。而善忘的人类,似乎很难从历史中汲取教训。就像电影《西线无战事》在全世界广泛传播后,二战还是在1939年全面爆发。但出生于比利时的卢克没有泄气,带着对战争残酷的认识,以冷静的态度,他不断在作品中讲述着战争对人的戕害。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