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舞台 >> 资讯 >> 正文

以青春之名再唱黄河经典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4月07日09:25 来源:人民日报 江 冰
  图为《烽火·冼星海》剧照。  图为《烽火·冼星海》剧照。

  冼星海与他的《黄河大合唱》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音乐剧是一种时尚的舞台艺术形式,两者结合能否生动地还原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形象,再现历史风云?

  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文化厅策划并指导,南方歌舞团精心打造的大型原创音乐剧《烽火·冼星海》日前在北京中国剧院演出。我相信,许多观众都是带着这样的问题走进剧场的。当晚,演员谢幕时全场观众报以经久不息的掌声,有观众甚至流着泪与台上200多位演员一起歌唱《保卫黄河》。观众应该是真切体会到了冼星海是如何将音乐家的心灵融入抗战大时代,在短暂的生命中焕发出灿烂的光芒的。

  我最看中的是音乐剧对主角冼星海的人物刻画,上下两幕均以冼星海给母亲的家书开场,这是一个亮点,奠定了个人叙事的基调,也显示了冼星海的家国情怀;除冼星海之外的5个人物钱韵玲、塞克、光未然、桂涛声、王晓歌每个人物的出场都是对冼星海的丰富和剧情的有力推动;几次戏剧性的握手,展现了以冼星海为代表的一代热血青年的群像;“为心中的爱去唱歌”,两个少女同时爱上才情横溢的冼星海,使得人物关系更加具有张力;加之一系列冼星海个人生活的细节刻画:会发脾气、有苦闷、创作时爱吃白糖和白切鸡……这些线索的交织,辅之以上海民众的救亡游行、浴血太行的战争场面、延安的大生产、黄河之滨中华儿女的怒吼……个人生活与大时代有机交融在一起,冼星海的形象生动立体,有血有肉。

  冼星海是广东人,为了这部戏有地域特色,总导演谭颖从一度创作阶段就提出要求,要有贯穿全剧的广东符号。编剧陈晓琳是广东人,很快在冼星海的生活碎片中找到一首广东人耳熟能详的民谣《顶硬上》,这是冼星海很小的时候,母亲教会他的一首劳动号子。粤语“顶硬上”是劳苦大众的一句口头禅,意思就是遇到困难,硬扛过去!这其实也是冼星海精神气质的一部分。“顶硬上”贯穿全剧,或说或唱,恰到好处,每次出现观众都会发出会心的微笑,这三个字也成为观众离开剧场时津津乐道的话题之一。

  有了优秀的剧本作为基础,《烽火·冼星海》无论是音乐舞蹈、演员表演还是舞美灯光、舞台呈现上的创新都使这部戏达到了一定的艺术高度,甚至有意外之喜。我一直关心这样一部抗日题材的音乐剧,日本兵会以何种形式出现。关于这个问题,谭颖给出了一个漂亮的答案,他一反惯常做法,日本兵始终没有正脸出现在舞台上,而是符号性地出现。《太行之上》一场,台上是四处逃难的群众,音乐此时是阴森压抑的,渐渐地,两排荷枪实弹的日本兵通过乐池的上升出现在观众的视野中,冷光灯下,杀气逼人……此时日本兵虽是背对着观众,它产生的效果远比正脸面对观众时强烈。另一处值得一提的创新出现在《相约黄河》一场,延安没有打击乐,鲁艺的学员们用勺子茶缸做打击乐,60个舞蹈演员跳起了勺子茶缸舞,冼星海的《黄河船夫曲》与陕北的安塞腰鼓巧妙结合,可谓是神来之笔,让人为之振奋。

  该剧的主创人员以独到的驾驭能力把最新的全息投影技术创新性地运用于音乐剧中。剧中全息影像与戏剧、音乐、舞蹈、舞美相得益彰。王晓歌壮烈牺牲时象征纯洁爱情的红围巾从天飘下,一半舞台实景,一半影像虚景,传统的舞台表演与全息影像相辅相成,成就了音乐剧特有的形式感。

  音乐剧本来就是年轻人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烽火·冼星海》从始至终都洋溢着青春的气息,蓬勃向上的气息,正如剧中冼星海和他的伙伴们的歌声——“以音乐之名约定,以青春之名约定!”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