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舞台 >> 评论 >> 评论 >> 正文

值得“奋不顾身的”不只是爱情——观话剧《那次奋不顾身的爱情》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3月23日09:25 来源:中国作家网 严诗喆

  青年导演黄彦卓执导的话剧《那次奋不顾身的爱情》以喜剧的表现手法、嬉笑风趣的方式,讲述了一个悲伤、感人的故事。男主角名为周爱国,本生活于 当下的中国,阴差阳错却穿越到抗日战争年代,身份角色一下子发生转换,他成为了爷爷周普元,与年轻时候的奶奶淑珍及他们要好的同学、朋友一起,展开了一段 精彩离奇的历险之旅,留下刻骨铭心的传奇和回忆。

  纵观全剧,剧情的关键冲突、矛盾之处在于,周爱国带着自己的认知,却以爷爷周普元的身份去演绎,而在当时,“奶奶”淑珍并未跟爷爷普元在一起, 而是跟一位名叫王文学的同学相爱并准备私奔。周爱国对此很不解,想不透其中的缘由,一度认为王文学在欺骗淑珍的感情并最终将她抛弃,才让她最后和爷爷普元 在一起。同时,他以普元的身份,多次或直接、或间接地表达二人最终没有在一起的结局,试图从中阻挠二人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此举令同样无法理解的王文学生 气、愤怒。就在双方争执不休后没多久,日军的飞机又来轰炸了。淑珍、普元、文学、静怡几个好伙伴赶紧躲进了防空洞。淑珍突然想起自己十分重要的模型还在外 面,想要取回,王文学不顾危险冲了出去,却再也没有回来。爱国至此才恍然大悟二人最终没在一起的原因,为自己对文学的所言所为深感悔恨。看着悲痛欲绝,却 坚持为追寻二人的理想而远行的淑珍,周爱国大声呼喊:“你给我听好啦,你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你一定要保重,你放心吧,你的理想一定会实现的,你还会去美 国,在那儿,你会遇到一个很爱很爱你的人,徐淑珍,你听到了吗,你们还会有一个孙子,他叫周爱国,他非常非常的爱你”。

  剧中,周爱国知道了结局,却猜不透过程及缘由。假如说,人生本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那么,在途中的人们,似乎总是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事情的结 果、故事的结局。但事实是,人生故事的结局是难以准确预测的。其次,不论结局如何,最精彩纷呈的部分,应是故事情节发展的过程。周爱国虽明知结局,却不知 结局的缘由、其中的经过、背后的故事,因而在有机会演绎过去情节的过程中,无法避免地说错话、做错事。当他最终知晓结局背后的缘由和经过时,才恍然大悟, 并为自己鲁莽的言行深感内疚,他的内心忏悔,实则肯定了独立于故事结局的过程本身,具备结局无法取代的价值,这份价值丝毫不亚于结局自身。

  剧中有这样一段台词让人印象深刻:“有些人,他来过又走了,一切又回到了最初的样子,剩下的,只是一份沉甸甸的回忆,任凭时光的打磨也不会让其 黯淡。那些出现在年华里的人,无论爱情还是友情,都同样让人刻骨铭心,因为他们教会了你勇敢,教会了你坚强,教会了你当他们都不在的时候,不害怕,不迷 茫……”是的,我们会遇上这样一些人。他们的到来让我们明白,自己原有为爱奋不顾身的勇气和与生俱来的能力。刚开始也许是不知或顾不上考虑结果,不论什么 原因,只记得我们曾张开双臂、忘我地热情拥抱所爱。直到有一天,他们离开了。他们的离开,在岁月的洗礼、时间的沉淀中打磨出更明白的真相:假如有机会重 来,不论结果如何,我们还是会选择“奋不顾身”。因为,“遇到爱”和“经历爱”本身,已是千金不换的人生财富。让人刻骨铭心的,自然不只是爱情或友情,或 者这样说,人和人之间的感情,往往以其自然状态存在和发展,常是无法轻易定性、枉自命名的。至于“所爱”,除了适用于人,自然还适用于所热爱的事与物,你 总会遇到非做不可的事情,只因热爱便全情投入,这份“爱”便是缘起、原因,足以让有缘之人“奋不顾身”。

  “奋不顾身的爱情”,实为启发的是对“生活”本身的“奋不顾身”:去想去的地方,做想做的事情,遇想遇的有缘人。我们有憧憬的远方,有想要抵达 的理想之地,而通往目的地的旅途本身,自有值得欣赏的风景、足以回甘的价值。当我们有幸抵达理想之地,并不意味着寻宝的旅程自此结束,恰恰相反,这意味着 下一段更精彩、崭新的旅程在等待着你去展开。如此一来,淋漓尽致、全情投入、潇洒无悔地生活,大概可理解为“奋不顾身的生活”。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