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舞台 >> 资讯 >> 正文

访2016年央视春晚舞蹈《茉莉花》编导刘婷婷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2月29日10:26 来源:中国艺术报 乔燕冰

  “脱掉足尖鞋去跳《茉莉花》,它依然是芭蕾舞”

  ——访2016年央视春晚舞蹈《茉莉花》编导刘婷婷

在美国排练时,编导刘婷婷给演员化妆在美国排练时,编导刘婷婷给演员化妆

  “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芬芳美丽满枝桠,又香又白人人夸……”一首家喻户晓的民歌、一段耳熟能详的旋律中,一群豆蔻年华的姑娘,成就一簇争奇斗艳的鲜花。2016年央视春晚舞蹈《茉莉花》清新典雅、绚烂多姿,美轮美奂的画面,深深镌刻在许多观众脑海中。在央视春晚官网“2016春晚我为最喜爱的节目点赞”活动中,该节目稳居第二的名次亦说明了这一点。魅力何来?极富现代感的轻音乐奏响的是传唱百年的古老曲调;舞者脚上踩着西方芭蕾的足尖鞋,手中舞动的却是中国民间的花边扇;生长于异域的海外游子,将舶来的舞种演绎出中国风……种种反差中或可见出中西合璧、古今兼容创作之匠心所在。同时,从古典与现代、庙堂与民间、本土与国际等视角,亦提供了诸多文化反思的路径。近日,本报记者对话该节目编导、辽宁芭蕾舞团编导、中国文联文艺研修院第六期全国中青年文艺人才(编导)高级研修班学员刘婷婷,共同探讨这种种艺术匠心。

  中国文化符号与西方芭蕾珠联璧合

  ◎记者:此次春晚舞蹈《茉莉花》据说是旧作新颜,能否介绍一下?

  ●刘婷婷:舞蹈《茉莉花》是我2004年创作的。原作是女子独舞, 2009年在独舞基础上编排为25人群舞。同年,辽芭表演的《茉莉花》在CCTV全国电视舞蹈大赛中有不俗表现。此后《茉莉花》成了辽芭的保留节目。几年中,该节目曾在国内多个省市以及美国、巴西、墨西哥、巴林、南非、津巴布韦、澳大利亚等国家演出500多场,获得了不少好评。

  ◎记者:起源于南京六合民间传唱百年的《鲜花调》的《茉莉花》是中国民歌经典,甚至有人誉之为“中国的第二国歌” ,将这一独具中国特质的文化符号与西方芭蕾语言联系在一起,灵感何来?

  ●刘婷婷:我大学学的是现代舞编导专业,从小又是学芭蕾出身,芭蕾情怀很浓。有一次听到《茉莉花》的轻音乐,非常喜欢,就很简单地创作了一个现代舞独舞。既然选用了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茉莉花” ,那舞蹈也一定要有中国特点,于是就选用了扇子作道具。因为音乐并非传统音乐,有现代的处理方式,我在编舞时也要从这一特点出发。

  ◎记者:即便历经几年打磨,但为了央视春晚您对作品、人员及编排还是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

  ●刘婷婷:想登上万人瞩目的央视春晚舞台,以前的版本距离很大,为了不辜负大家,我几乎是重新创作的。一开始进剧组首先是对音乐重新创作。以前的《茉莉花》是清新淡雅的,而在春晚“盛开”需要带点“年味儿” ,这些都要从音乐上给予变动。另外服装的变化也比较大,陶蕾出了很多设计方案,大概有近30张设计图。最重要的是多媒体大屏幕背景,以前没有过,这次是央视杨东升导演亲自设计的效果,在我们进央视一号演播厅排练这段期间,每次都换新的内容与我们配合,几乎是一天一个方案,真的很辛苦。

  ◎记者:将地道的民歌演绎出现代感,又与舞蹈相得益彰、珠联璧合,的确难得,相信这离不开创作中互为你我的配合。

  ●刘婷婷:这次创作与负责作曲的赵博讨论比较详细,甚至有些队形和动作都是作曲家按照要求来进行创作。首先是音乐形象,一个舞蹈首先需要一个形象,那么音乐就一定要与舞蹈相配合。比如《茉莉花》这个舞蹈,它的形象不只是花,我想给予它生命,让它“活”起来,那么在音乐上也要给观众想象空间。作品的音乐刚开始时大家会听到好像精灵般的感觉慢慢走进主题,演员的动作也拟人化,包括在花瓣第一次形成一朵大花的时候,我用“抖扇”来表现它的生命感,音乐也很强烈地赋予了动作生命。还有在中间部分,我需要的队形变化。例如技巧部分、菱形的纯芭蕾舞的动作、两排的波浪、高潮部分的三角和两排的大V字队形,每一次的队形变化都要求音乐上要“给力” ,不能重复,且要循序渐进铺垫,才能烘托起高潮部分的力量,甚至在结尾的段落,要比高潮部分更加辉煌,我对动作的要求同样是把精彩的变化放在结尾段落,每次的变化都要让观众惊叹,只有这样的配合,才能成功。

  “每次队形变化都是一道数学题”

  ◎记者:您曾说过,这次给亚特兰大晨星舞蹈学校华人子女编导的《茉莉花》更像在解“数学题” ,能否分享这其中奥妙?

  ●刘婷婷:这次舞蹈创作确实从头至尾都是“数学题” 。群舞我还是第一次这样去排练。有人会问我为什么是49人?怎么不是整数?其实49人是设计出来的。央视的舞台很大,也需要有一定人数,更因为图案设计的需要, 49人正好是方块,又可以组出4层花瓣,不仅有一朵大花,还有两朵、三朵、直至10朵小花,人数的满足,才能有丰富的变化,所以选用了49人。

  其实,排练过程中更让我头疼的是孩子们的身高。他们大的十七八岁,最小的只有11岁,身高差距很大,每次换队形的时候都需要精确地计算人数、距离。如果没计算好,画面会很难看,也很不协调。所以每次队形变化都是一道数学题。图案变化也很需要计算,每次变化图案的时长、一拍内的几次变化和变化的过程需要多少拍,在每个八拍里的变化还要对比之前的节奏变化,还要结合着音乐的强弱、味道、风格进行变化,只有一分半的时间,又不能让观众视觉疲劳,这些难度不言而喻。同时,在给孩子们排练前,我必须完全将其分解成拍子,数着数排练。有的孩子太小,不太会听音乐,我只能让她们按数排练,所以,这不仅是个舞蹈的创作,更是数字的构架。

  ◎记者:除了舞蹈本身这道“数学题”的难解,相信题外也少不了困难与挑战。

  ●刘婷婷:困难与挑战就是压力,这是一定的,我没有想到这届央视春晚唯一的纯舞蹈竟然是《茉莉花》 ,这看似没有竞争,其实不然。当我第一天到剧组时大家就对这个作品充满期待,很多前辈会拿它与《千手观音》做比较,顿时让我倍感压力。我的资历尚浅,做过的作品也不多,其中难度不言而喻。比如仅仅开始1分半的图案创作就画了60多稿,直到我去美国排练的飞机上都在不停地修改。

  ◎记者:如何把舶来艺术本土化,或者说如何把中国传统艺术现代化、国际化,这无疑是当下全球化语境中艺术创作最需要探索的课题,也可谓最难攻克的难题,您的创作可以说做出了成功尝试,从这一角度看有何心得?您如何看待舞蹈界相关创作?

  ●刘婷婷:在现在这个多姿多彩的社会环境下,创作就一定要有创新,作品一定要有创意,无论从哪个方面,只要有创意,观众一定会看到。在中国,欣赏芭蕾舞的观众群体还是很有限的,很多人不了解芭蕾,也看不懂芭蕾,怎么能让观众慢慢喜欢芭蕾舞,这已经是我们长期的课题了。以前也做过一些尝试,但是效果并不是很好,不是太民族了,就是太芭蕾了,甚至有些创作被人们说成是“踩着高跷扭秧歌” 。再加上社会节奏加快,观众品味提升,更多时候我们一直是为了适应“口味”而创作,这样被动的原因就是因为没有找到更好的结合方式。我认为结合并不是扭曲,对其特点不能抹杀,比如芭蕾的特点是开、绷、直,在做《茉莉花》时我特意保持着芭蕾舞的特点,并且还要表现出芭蕾的唯美和气质。

  《茉莉花》是把中国的艺术文化提升为国际化的初体

  ◎记者:您将西方芭蕾这种足尖的艺术与中国传统扇子舞的手上功夫完美结合,彰显了文化的包容特性,又透射出一种文化自觉与自信。比如对河北民间文化中“撇扇”的灵活运用就得到了专家赞赏。

  ●刘婷婷:道具的选择与运用我个人的确较为满意。其实我并不用刻意去把“撇扇”很清晰地做出来,只要有那么一点动律,它就是中国的特点。相反,如果我太专注于中国特点去做动作,那可能还是踩着高跷跳了个民间舞。我一直认为,无论怎么结合,都一定要保留其特点,再去发展、结构。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表现出中国味道?我决定从扇子的图案以及变化的过程去表现。大家都知道,芭蕾舞是宫廷艺术,而中国民间舞大多都来自老百姓,两者差距其实很大,结合这两种艺术形式其实并不简单。我觉得与其说《茉莉花》是结合了中国文化元素的芭蕾舞,不如说它是把中国的艺术文化更进一步地提升为国际化的初体。

  ◎记者:舞蹈在每年春晚中都不缺席,但其角色多年来似乎一直陷于成为大背景的悲哀,您怎么看这个问题?除了舞蹈作为肢体语言会有的无奈外,舞蹈人应如何走出这种困境?

  ●刘婷婷:的确,有人说春晚永远不缺舞蹈,但好像永远看不到舞蹈。晚会是有很多伴舞,可是每年也都会有一个纯舞蹈。纯舞蹈的要求并不是你跳得有多好,而是你的创意够不够水平去登上央视春晚舞台。舞蹈确实被肢体所约束,但正因为有约束,舞蹈才会美丽。我个人觉得不要误解创作中的创意,舞蹈的创意一定是有观赏性的舞蹈动作,并不是有意思的行为动作。现在好多编导都比较喜欢出人意料的想象,我不反对这种想法,但请一定要界定好什么是舞蹈,什么是行为艺术。

  ◎记者:在您看来,当下舞蹈创作存在哪些突出问题?现在普遍存在的有高原缺高峰问题应该从哪些地方突破?

  ●刘婷婷:目前确实有这样的问题,简单地说所有舞蹈都大同小异,没有各自的特点。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三个字“不纯粹” 。现当代舞蹈作品中也有很多是采用结合的方式去创作,但因为没有抓住方向,民间舞像当代舞,古典舞像现代舞等,如果都这么结合,舞蹈的特点就会越来越模糊。多年的经验告诉我,我一定不能犯这样的错误,就像我之前说过的一样,脱掉足尖鞋去跳《茉莉花》 ,它依然是芭蕾舞,只有这样,才算是成功。因为我不能失去舞蹈的主体——芭蕾。坚持着这样的观点开始进入创作,我觉得反而更轻松。

 二○一六年央视春晚舞蹈《茉莉花》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