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舞台 >> 评论 >> 评论 >> 正文

对台湾话剧《蚵仔夜行军》的解析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6年01月13日10:51 来源:文学报 黄桂娥

  游走于现代、传统与本土化之间

  ———对台湾话剧《蚵仔夜行军》的解析

  台湾因其开放性海岛的地理环境,多重叠加的文化历史背景,形成了独特的现代、传统、本土化相交织的戏剧景观。自上世纪60年代以后,台湾的现代戏剧运动,继承早期传统的甚少,接受当代西方戏剧潮流的影响则深。话剧的演出形式分为两派。一派是走写实路线,依然以落幕换景来演出。另一派是走新潮的“实验剧”形式,走写意路线,不一定分幕,也不一定注重布景、道具,而是采用变换道具、随时上下场、随时改景等方式表现“内在”的、“心灵”的“真实性”。后者明显比前者影响力大。特别是后者还能融合传统戏曲的表现形式,比较贴合台湾人民对文化之根的坚守心理。

  近期在上海 ACT 当代戏剧节“聚焦宝岛”板块里的台湾话剧《蚵仔夜行军》,由台湾三缺一剧团出演,讲述的是海水污染导致牡蛎生存受到威胁、牡蛎奋起反抗的故事。该剧以拟人化的手法,从一群牡蛎的视角去审视人类对环境的伤害,不直接表现现实的残酷,而是通过童话、寓言的方式呈现故事。

  在上海的演出版本中,三缺一剧团保留了大量的闽南语的台词,没有任何字幕,以此保持了原汁原味。明知道观众可能听不懂,但剧组没有改变的意思,估计这关系到戏剧原生性和活态性的本土呈现问题。该剧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情节,它们更多的是直陈某种情境、场景或境遇所构成的戏剧意象,以诱发观众对人与其他生灵一体意识缺失的冷酷现实的思考。该剧也没有传统戏剧的性格特征和命运描写,剧中都是用符号化形象以突出其普遍性,直喻牡蛎与人各自的生存状态。该剧也没有传统的分幕,而以多场次形式去叙事,场与场之间也少有传统戏剧环环相扣的情节链,它也没有剧情冲突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结构安排,其情节甚至可以跳跃式地发展。它以歌词、叙说、解说词、幻灯等手法,去揭示牡蛎这种生灵隐秘而深刻的内心世界。

  观众还可以看出 《蚵仔夜行军》 从民族戏曲传统出发去融合西方现代派戏剧手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的戏剧创造。以戏剧场景而论,他们用了戏曲的程式,对西方现代派戏剧比较写实的舞台演剧进行改造,有意识地“将传统的舞台演出形式移植到现代剧场上来”。不以道具和布景来制造“真实”,而以演员的表演去表现剧本的内容。仅仅一堆牡蛎壳、一大张白纸和几根木桩,撑起了整个舞台。四个演员围绕着这张大纸,或抖动、或牵绕、或包裹、或钻进钻出,制造出了大海与海浪的景象。一排歪歪斜斜的木桩则简练、准确地营造出了渔村的诗意景象。演员展示了木桩下面牡蛎最平常的生命活动。海岸上一堆牡蛎壳,是绕不开的祭奠之地。正因为道具的简练,舞台时空时时被突破,海底、海滩、海港、渔村转换不断,实现梦幻般的虚拟化、写意性。四个演员有时饰演未受污染的、温和的牡蛎族群,有时饰演受人类污染的、愤怒而邪恶的绿牡蛎,有时又会饰演大学生和老渔民等。四个演员以少胜多,在不同角色间当场灵活、自由替换,衔接非常自然。

  与大陆流行的话剧有所不同的是,《蚵仔夜行军》并没有将舞台布置得精当实在,而是将演员的表演视为戏剧质感的终极显现。演员在很多场景中采用了戏曲的技巧。例如,以虚拟动作“煞有介事”地表现牡蛎在水中的各种悠游自得等,表演的身段、姿势都借鉴戏曲而来。四位演员的形体语言在剧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其中,四个演员围绕一张大白纸的表演,造型和动作似乎经过了大量精心的设计,演员在流动的点、线、面上交汇,在节奏和速度的变化中渐渐深入角色的心理状态,这些场景竟有一种魔幻的感觉。台湾传统戏曲中,有一种“布袋戏”,此处应有所吸纳借鉴。在木桩周围,演员们有精彩的虚拟、写意动作的表演,尽管语言不通,但舞台上充满象征意蕴,给剧作带来艺术表现的多义性和朦胧感。

  台湾戏剧家姚一苇认为:话剧的发展,应该将西方现代戏剧与民族戏曲传统相融合。他认为,传统如果脱离现代,将不与我们的生活契合; 现代如果脱离了传统,则缺乏民族的特色与精神内容,只剩下虚空与贫乏的外壳。《蚵仔夜行军》似乎是对他的这一思想的回应。该剧的二度创作在现代、传统与本土化之间,尽量地舒展自己的想象,并且尽量完美地把它体现出来。当然,如果说该剧有什么不足之处,那就是台语的部分大陆观众听不懂,很多剧情只能靠猜想。因为不知自己是否猜对,所以留下很多谜题。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