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舞台 >> 评论 >> 评论 >> 正文

引进名剧的启示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12月21日10:09 来源:光明日报 艾莉

  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目前正在排演中芬艺术家联手打造的儿童剧《国王在姆咪谷》,该剧将在年底首演,并有望赴芬兰和北欧巡演。中国国家话剧院引进英国舞台剧《战马》中文版,在北京驻场火爆演出51场之后,目前移师上海演出两个月,还将赴广州巡演。而本月初刚刚开业的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以英国著名音乐剧《剧院魅影》为开业大戏,并驻场演出64场。这三部戏均为国外名剧,且《国王在姆咪谷》和《战马》都是中外合作。引进名剧,不只满足了观众的观剧需求,还在创作、孵化、制作和舞台技术领域获益良多,其运营理念和职业精神也给国内同行以启示,可谓一举多得。

  姆咪是芬兰儿童文学大师、国际安徒生奖获得者图苇·杨松笔下的一个精灵,创作于1945年。它长得像直立的河马,身上白白净净,拖着一只小尾巴,憨胖可爱。《国王在姆咪谷》是图苇·杨松于1969年为瑞典国家电视台而创作的一部电视剧作品,该剧于2008年被改编成音乐剧,让孩子们感受到生活的快乐,受到大小朋友的喜爱。此次中芬合作《国王在姆咪谷》是该剧首次走出芬兰、走进中国,芬方导演马库斯·格鲁特及芬方舞美服装设计卡尔梅拉·瓦格也跟随该剧来到中国,全程参与该剧创排,中方导演为张颜。马库斯·格鲁特希望“通过这部剧能让中国的小朋友认识姆咪,融入姆咪的大家庭中”。

  由国家话剧院制作的中文版舞台剧《战马》正在上海文化广场上演,两个月时间内将总共上演64场。这部从英国国家剧院走向伦敦西区、并在世界范围产生巨大影响的作品,是国家话剧院与英国国家剧院合作框架下引入中国的第一部戏剧,从导演、表演到舞台技术的引进与中方全面对接。《战马》里的技术是英国人花了20年时间建立的体系,国话引进这一剧目,就是为了学习引进这个技术体系。中国是戏剧大国,有的是艺术家、有的是深厚传统,但我们缺少英国人的技术,包括版权、制作、方法、管理这一整套东西。其技术环节的精密和严谨,恰恰是勾栏瓦舍的中国戏台、带有农业文明印记的中国戏曲所缺少的一种文化环境和科学环境。从中文版音乐剧《妈妈咪呀》到《战马》,中外合作给观众带来的不仅是一流的演出和剧目,更是舞台观念的更新。其中马偶的制作及表演,也给中国的木偶制造业和表演团体以极大的启发。

  现在全国都在盖剧场,盖大剧院,但是能够专门对接世界名剧演出的舞台却很少,会这些技术的人更少。刚开业的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大剧场,保证了舞台剧更专业化的演出。天桥艺术中心的大剧场是迄今国内专业型剧院中唯一一座没有假台口的剧场,这种设计符合了当前国际流行的标准,为演出方提供了更大的空间,拉近了演员与观众的距离。另外,拼装式舞台及外挂音响,既为音乐剧《剧院魅影》的演出提供了灵活的变化空间,又为观众提供了最佳的听觉感受。尤其是剧中的水晶吊灯华丽绚烂地高悬在观众席上空,突然一下子“失控”急速下坠的情景,令人惊艳和震撼。

  因而这些名剧在中国的上演,不是简单的“引进”和“改造”,它并不停留在单一的作品的层面,而是借鉴国外舞台生产制作经验,完成我国自身舞台制作水准的升级换代,带来的是对国内整个演出技术管理观念的转变。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