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舞台 >> 评论 >> 评论 >> 正文

醋韵醇香“红高粱”——看晋剧《红高粱》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11月25日09:28 来源:中国作家网 康式昭

  以莫言小说《红高粱》为蓝本改编而唱响神州大地的,首先是同名电影。“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哇!往前走,莫回头……”姜文那一声吼,田野里那一片被滚倒的红高粱,深深印入人们脑际。作为舞台剧出现,则首推2014年十艺节上荣登金牌榜的同名舞剧。今年初,天津评剧院创排了贾璐捉刀、张曼君执导、曾昭娟主演的评剧版《红高粱》。日前,我们又在首都长安大戏院看到了龚孝雄改编、石玉昆执导的同名大型晋剧。

  看罢归来,耳绕余韵,齿留余香,不禁喜从中来。脑子里自自然然地涌出了本文的标题:醋韵醇香“红高粱”。

  我试着比了比两本戏曲本,感觉是各有优长,各具特色。可以并列于戏曲艺术之林,而无从取代,也毋须取代,就让它们去满足不同爱好、不同情趣观众的需求吧。百花齐放,共茂共荣。

  就文学本说,两者都忠于原著蕴涵的爱情和抗日两大主题。评剧本前后两大块,界限分明;晋剧本似乎结合更自然,两个主题交叉推进。个中的关结点是:故事伊始,九儿出嫁的路上,就遭遇了在高密地区修公路的日本军曹。鬼子要强暴九儿,被赶来的心上人余占鳌,用她防身的剪刀捅死,进而埋下了此后日寇追查、活剥刘罗汉、乱枪打死她的因子。抗日主题由此自戏开场引入,贯串于全剧,浑然一体。这自然有赖于编剧龚孝雄的匠心独运。

  说人物。两个本子的九儿都性格鲜活,泼辣狂放,敢作敢为,野性十足。在敢爱敢野这一点上,晋版九儿似乎更鲜明。编导夸张地展示了她和余占鳌在红高粱地里野合的情节,借鉴和汲纳了电影原著的野趣,编织了一套尽情挥洒却又不事色情的舞蹈动作,发挥了戏曲写意的艺术特质,既给人以震撼,又给人以艺术的浸润。

  九儿对爱的执著和坚贞,一条红线贯串始终。第四场痛饮新出高粱酒后,在和刘罗汉的对手戏中,有极精彩的演绎。九儿高声宣告:“高粱为媒我已经嫁给了他”,“我在心里只种一颗豆,我的爱情只结这一个瓜!”这一份“爱到永远”的誓言,让我们联想起了两千年前的一首情歌:“上邪!我欲与君相知,长命不绝衰。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爱到地老天荒,爱到天崩地裂;爱到呼天抢地,爱到口发毒誓。可怜的九儿,不也正是这样的吗?痴情的女人啊,爱得野,爱得傻;爱得深沉,爱得疯狂。这是超凡入圣的爱,这是震破世人眼球的爱。舞台上的九儿,让我们不禁顿生敬意,唏嘘不已。

  就表演说。晋剧版九儿,显然难以匹敌评剧舞台上二度梅得主曾昭娟。曾昭娟的唱念做舞功夫,几近炉火纯青,已经领军评剧剧坛;晋剧版九儿则略感稚嫩。不过,晋剧新秀师学丽,却也有她独到之处:扮演小脚女人九儿,运用了传统戏曲技巧:跷功。

  正像剧中“旁白”所说:“我奶奶有一双精致的小脚,走起路来,双臂挥舞,好似风中的杨柳。”师学丽以“小脚”——跷功跑圆场,果然是如风摆柳;特别是“小脚”登高凳,更显跷功的险而奇、巧而美。按规定场景:“洞房”之夜,为躲避麻风病老男人的威逼,她纵身跳上高凳,又跨登椅背,单脚站立,还在两旁扶手上交叉跳跃,功夫了得。我依稀记得,当年任跟心争一度梅时,表演传统折子戏《挂画》,便是让耶律含嫣小姐登上高凳的椅背,左顾右盼,左移右跳,表现小女儿心态,展示了高难技巧,令人钦佩。不过,穿的是平底鞋。而用跷功应工的,当数川剧《刘氏四娘》里刘芸的表演。演的是头七“回煞”,刘氏鬼魂飘飘忽忽返家探视,刘芸便巧妙地用了跷功,跑圆场,登高凳,上椅背,顾盼跳跃,艺惊四座。刘芸也以此剧勇夺首届“二度梅”。

  巧用传统功夫,用得好,用得活,一“跷”到底,师学丽是有心人。当然,动作更熟练些,更稳重些,更自如些,更精巧些,不让人丝毫担惊揪心,就更好了。

  踩跷,原本是为表现小脚女人而独创的舞台技巧。婷婷袅袅,取悦男人……先天性地带有对女性的歧视和侮辱成分。作为前辈艺人创造的艺术手段,我一向认为,只要不是以阴暗心理、淫亵眼光处置,完全可以运用。前述《刘氏四娘》就是成功例证。川剧《都督夫人董竹君》写女主人公回老家被一群小脚妯娌嘲笑,也用得好。晋剧《红高粱》里,角色明明白白是小脚,自然属于用得巧的范畴。我点之赞之,为演员的努力喝彩。

  晋剧版《红高粱》,音乐唱腔设计也很有特点,充分发挥了剧种特色,既有高亢豪放,又有婉转低回。醋韵醇香云云,多半置根于此。又,舞台上的种种民风展示,如迎亲路上的“颠轿舞”、九儿回门的“跑旱船”、酒坊烧锅出新酒的“祭神舞”等,都有声有色,形象鲜活,风情独具。这一切,自然也都归于导演的精心安排和调度。

  纵观全剧,在剧组各方共同努力下,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较好地结合起来了,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相信经过加工打磨,将会长期存留在戏剧舞台上。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