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舞台 >> 评论 >> 评论 >> 正文

《生命密码》 呼唤人间大爱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11月10日10:10 来源:中国文化报 谢柏梁

  戏剧是关乎芸芸众生的文化行为,是表达人生爱恨情仇的舞台艺术。由中国保险协会主办、北京市演出有限责任公司和杭州话剧艺术中心联合制作的话剧《生命密码》(导演王延松、编剧夏强),在全国各地的巡回演出已经超过了100场,约10万观众从该剧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原本不在索取,而在于付出与奉献。

  在一个貌似功利至上的时代与社会当中,在一个人人都在为生活与利益而辛苦操劳的环境下,在一个大家关心自己较多、对别人关心较少的滚滚潮流中,舞台上出现了一出充满人间大爱的《生命密码》大戏,给了大家温馨的感觉和深刻的启示。

  该剧的剧情是建筑在保险职员林萍对素不相识的小天使晶晶的无私救助上。8岁的小晶晶,一个天真可爱的小女孩却偏偏患上了绝症,成为一位急需通过换肝来延续生命的重病患者。然而,给小晶晶肝源配对的概率极低,即使是她的父母都未必能够与她匹配。更难的是,对于一个贫寒的家庭,小晶晶所需要的肝源费用、高昂的手术与治疗费,都构成了他们家无法支付的天文数字。

  危急之下,小晶晶的妈妈闯到保险公司,想用低投保换取高赔付。不合理赔付诉求激起了保险公司高级职员林萍对这一家人的关注。林萍先是按照规章详细地向晶晶妈妈解释无法赔付的原因,出于同情和怜悯,她又到晶晶家里去进行调查访问。调查结果感动了林萍,她竟积极、自觉地加入到配伍选肝的过程中。

  让我特别感动的是,这出戏并不是一开始就写一个高大上的英雄人物,而是一层层地焕发出人间的大爱:面对小女孩,林萍是一个慈母;面对小晶晶的父母,林萍又是一位勇于担当的大姐姐。作为一个相对意义的成功人士,林萍看到这个家庭束手无策、即将支离破碎的时候,看见小晶晶在找不到活体适配肝源就要面临死亡的时候,她的爱心、母性和责任都被自然而然地激发出来了,体现出生命的大爱和圣者的情怀。

  这出戏在形式上极为朴实,有点像舞台上的室内剧,事件几乎都在室内发展,保险公司、医院的病房与手术室、小晶晶家的阁楼和林萍的家中,可是这个室内剧却把人心深处的震颤体现得非常充分。因为,在舍弃了外界环境之后,可以把所有的笔触都集中在小晶晶与林萍这种“不是妈妈胜似妈妈”的情感中,又把晶晶爸妈的误解和林萍家人的不理解之间的隐形冲突充分地体现出来。

  作为一个女人,作为一个社会自然人,作为一个母亲和老婆,哪怕当时是在无意当中脱口而出答应换肝,林萍也有过后悔、有过后怕,怕永远舍弃自己的亲人。但是林萍有一句生命的格言,就是一个人要信守诺言,既然话讲出来了,就一定要付之践行,这既是作为一个保险人的最高职业道德,同时也是作为一个社会人千金一诺的良知与责任。一个圣母般的人物就在最为普通家常的人群中崛起。

  所以这出看起来场面非常简单的室内剧,偏偏写出了人性和人情的冲突。在一个以经济发展作为标志的当下,人们的精神世界容易被矮化,好多人根本就不相信还有“崇高”和“高尚”。林萍从芸芸众生中崛起,打开了大家向往崇高、圣洁和向往大爱的这一扇大门,让大家看到慈爱的阳光普照天地。

  这出戏,不管在北京演出还是外地演出都能够获得好的评价,因为它从根本上不是一出行业戏,而是一出在相对冷漠的世界温情地活着、热情地在奉献着的人间好戏。有人对祖国的花朵有所救助,就说明人间总有希望,中华传统美德在今天还在继续传承。

  《生命密码》的基础这么好,这么有观众的口碑和市场上的人缘,如果能把戏中情节的“扣子”扣得更紧,个体、典型、类型与群体的关系梳理得更顺一些,这个戏会显得更加真实、更加感人。也许这个戏在不经意之间对应了大家在比较富足之后开始寻找精神家园的社会转折点,寻找中华民族的大爱和人类人文精神的救助,从此意义上言,该剧可能昭示着一个民族精神升华的新平台。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