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舞台 >> 资讯 >> 正文

“根”在北纬四十五度以北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10月29日09:43 来源:人民日报 李 良

  黑龙江地处祖国东北角,这里幅员辽阔,人口结构丰富,世居民族有十几个,但最为典型的要数赫哲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等。我深深爱着这片黑土地。也许是这方水土的钟灵毓秀,也许是大自然的天赐恩宠,我从小就酷爱舞蹈艺术。每当我漫步于乌苏里江畔,每当我徜徉在“那达慕”大会,每当我攀登在兴安岭,我总是沉默不已——这黝黑肥沃的土地蕴含着多少宝藏等待我们挖掘,那淳朴善良的人们有多少动人故事等待我们倾听?作为黑龙江省歌舞剧院的舞蹈编导,应该如何挖掘、整理、创作出展现黑土文化内涵的舞蹈作品?

  2004年冬,我乘坐大巴辗转7个多小时,行程600多公里,终于来到同江市,赫哲族的家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当地有名的曲作家丛宝银,他不是赫哲族人,但一直从事赫哲族音乐创作和研究。他说起赫哲族的音乐,尤其强调小调色彩浓重,常常充满淡淡的忧伤。究其原因,他认为这与赫哲人当时的生活和历史有关。

  抵达同江的第二天,我们穿上最厚的鞋、最厚的羽绒服出发了,这是去距同江市120多公里的“勤得利”,一个古老的村落。居住在这里的赫哲族已经没有几户人家,但是冬天打鱼依然是这里主要的生产生活方式。凛冽的寒风扑面而来,狂风席卷着积雪让人寸步难行,江面上三三两两冬捕的渔民正热火朝天地劳作着。赫哲族人民就是在北纬45度以北的严寒地区生活,这里结冰期长达7个多月,江水结冰达一两米。他们的冰下捕鱼方法既有网捕又有钩钓。经验丰富的赫哲老渔民只要审视冰面的颜色,就知道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下网。选定地点后在冰面打好两排冰眼,把网在冰下穿过,然后逐渐围拢,最后在出网口把冰下的鱼网拉到冰面上。冬季冰下鱼群聚集,用大拉网一次可以捕到成千上万斤鱼。还有一种干钩钓,属于小型捕鱼活动,无论男女老幼都能做。就是在冰面上凿一个面盆大小的冰眼,钓鱼人把系在短棍上的鱼线垂入水中,线的前端系有一个木质或金属的小鱼,小鱼身上有钩,不用任何饵料,只须轻轻抖动手中短棍,水中的鱼儿看见抖动的金属,误以为食物而吞吃上钩。用这种方法,一个有经验的钓者,一天能钓到几十斤大鱼。

  这就是赫哲人精神与智慧的凝结,我也真正领略了“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美画面。我接过渔民手中的冰镩子,在渔民大哥的亲自指导下凿起冰眼、捞冰、下网……终于看见捕到了鱼,我兴奋极了,双手捧着鱼唱起了“赫妮娜” ……

  从那以后,这里成为我的第二故乡。十年来,每次来到这里都有不同的感受:冬季体验捕鱼、夏天体验织网,多次参加当地的“乌日贡大会”,多次与当地艺术工作者探讨、学习,从而创作出大量的表现赫哲族生活的舞蹈作品,如《天鹅舞》《渔人·渔歌》《赫哲少女》《赫哲情》等。

  2005年春天,我来到呼伦贝尔市,因为这里是鄂伦春族和鄂温克族的聚居地。“鄂伦春”意为“山岭上的人”或“有驯鹿的人”,鄂伦春人长期以狩猎为生,每当上山打猎都要祭祀“白那恰”(山神)。鄂伦春族与蒙古族这么近,为什么在舞蹈形态上的差别这么大呢?呼盟歌舞团的高娃使我茅塞顿开:“同样是骑马,蒙古族是驰骋在草原上,而鄂伦春族是行走在大山里。”这就是一个民族的精神。于是我越来越坚信艺术创造一定离不开生活。

  近一年后,我创作了鄂伦春族舞蹈《冰雪一族》,作品立稿后总觉得缺少核心的力量——问题出在何处?如何解决?带着困惑,我踏上去往黑河的火车。这次是为了拜访一位对鄂伦春族舞蹈文化研究颇深的张晓芳老人。老人提到了鄂伦春族民间“抢红孩儿”的仪式。“抢红孩儿”就是将鄂伦春族在祭祀山神、树神时的红色祈福条“抢”回家,留做家中女人分娩后祈福母子平安,保佑孩子日后健康成长。这就是鄂伦春人对生命的敬畏和崇拜!这也应是这支舞蹈的灵魂所在。

  带着崭新思路,我将《冰雪一族》重新结构并改名为《鄂伦春人》,作品获得了观众的喜爱,并入选“荷花奖”。

  2006年,为创作一台集中展示黑龙江本土少数民族歌舞艺术的节目,我们又一次踏上采风征途。这年7月,正逢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50周年旗庆。“旗庆”现场,扑面而来的民族气息深深地吸引了我。我看到了达斡尔族真正的“鲁日格勒”“憾拜舞”和多种民族体育项目。经过实地采风与案头学习,我创作了达斡尔族舞蹈作品《驾嘿驾》,在第八届全国舞蹈比赛中获得优秀创作奖。今年,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我创作了舞蹈作品《松花江上》,并在第十届中国舞蹈荷花奖现当代舞比赛中荣获“银奖”。

  真正的艺术创作,离不开人民群众;真正的艺术作品又最终服务人民群众。创作一部作品的经历就是在不断地走进生活,走进民间。这是生活慷慨赋予我们的财富。

  “根”在民间,“干”才挺拔。

  (作者系黑龙江省歌舞剧院导演)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