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舞台 >> 评论 >> 评论 >> 正文

用经典向历史致敬——评抗战歌曲音乐会《历史的回声》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9月30日13:54 来源:中国艺术报 娄文利
 国家交响乐团合唱团、国家大剧院合唱团、北京“春之声”演唱《五月的鲜花》  张大勇  摄

  《松花江上》 《救亡进行曲》 《五月的鲜花》 《梅娘曲》 《延安颂》 《黄河大合唱》 ……这些经典老歌,自抗战以来一直回荡在中国大地上,诉说着中华民族这段伟大的抗战历史,传递着伟大的抗战精神,为中华民族的复兴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9月15日,由中国文联、中国音协、人民音乐出版社共同主办的“历史的回声” ——抗战歌曲音乐会在北京国家大剧院成功举行,在近两个小时的时间里,观众不仅感受了经典老歌的独特魅力,更在艺术享受中受到了深刻的思想启迪。

  音乐会的选曲题材全面、风格多样、内容经典

  音乐会从同步发行的《抗战歌选(1931 - 1945) 》 (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收录的364首抗战歌曲中精选了26首,除了《淡淡江南月》《做棉衣》 《纪念碑》的熟悉度稍低外,其余均是家喻户晓的经典之作,所选曲目在时间跨度、题材内容、歌曲体裁、艺术风格,甚至在演唱形式、演唱风格和作曲家所属群体方面都体现出全面多样的鲜明特点,在保证经典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展现了抗战歌曲的全貌。这是相当难能可贵的。整场音乐会根据歌曲创作时间和表现内容大致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不屈中华》以抗日救亡歌咏运动中创作的歌曲为主,下篇《民族吼声》则以表现抗日民主根据地军民生活和我军光辉战斗历程的歌曲为主,题材涵盖了抗战歌曲“号召全民抗日” ( 《旗正飘飘》 《毕业歌》 《救亡进行曲》等) 、“控诉苦难” ( 《松花江上》 《铁蹄下的歌女》《梅娘曲》等)和“全民抗战” ( 《在太行山上》 《到敌人后方去》 《延安颂》等)的三大主题。从体裁和风格上看,几乎包含了抗战歌曲的各种类型,有充满戏剧性的艺术歌曲《松花江上》 《嘉陵江上》 ,有进行曲风格的《救亡进行曲》 《义勇军进行曲》 ,有轻松诙谐的讽刺歌曲《古怪歌》 ,有委婉歌唱的抒情歌曲《五月的鲜花》 《铁蹄下的歌女》 ,有深情咏叹的颂歌《延安颂》 《黄河颂》 ,有轻快活泼的军旅歌曲《行军小唱》 《打个胜仗哈哈哈》 ,有叙事风格的《歌唱二小放牛郎》 ,有民歌风格的《二月里来》 《南泥湾》等等。从表演形式来看,这26首歌曲几乎运用了除重唱之外的所有声乐表演形式,有各声部的独唱、混声合唱、女声合唱、男声合唱、少年合唱、领唱加合唱等。在演唱风格上既有美声唱法(郑咏、魏松、廖昌永等) ,也有民族唱法(吕继宏、张也、吕薇)和接近原生态的唱法(王二妮)等。所选曲目的作曲家也涵盖了抗战歌曲的所有创作群体,有救亡歌曲作曲家聂耳(4首) 、张寒晖,有音乐院校作曲家黄自、贺绿汀、刘雪庵、夏之秋,有红色革命根据地作曲家冼星海(7首) 、郑律成、安波、马可、李劫夫,还有军旅作曲家沈亚威、李伟等。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在选曲方面的精心策划,主创者们还遵循歌曲类音乐会的惯例,把不同风格的歌曲穿插进行,把各声部的独唱与各种形式的合唱穿插进行,从内容和表演方面都很好地掌控了观众的欣赏节奏。

  音乐会高水准的编配,令经典老歌焕发出崭新的艺术光彩

  印青等12位作曲家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做了全新的编曲配器,乐队的织体和音乐语言更加交响化,合唱的运用大大拓展了表现空间,个别歌曲的高潮段落还做了艺术化的变奏处理,在体现思想性之外,努力贴近当代观众的审美需求。比如,开场用《松花江上》主题所写的混声合唱与乐队的引子令人耳目一新,这个引子同时发挥着整场音乐会序曲的功能,立刻把观众带到了苦难的战争岁月,《行军小唱》中用三角铁等色彩性打击乐器伴随着“叮叮得儿龙格儿龙”的衬词,恰如其分地烘托出游击战行军途中拉着枪炮翻山越岭的战士们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少年合唱《歌唱二小放牛郎》的配器有意弱化中低音区,衬托出少年合唱团和领唱柔和的音色等等。可以说,这次音乐会的艺术水准之高,堪称“老歌新唱”类作品的典范。

  音乐会的表演者百花竞放、富有艺术感染力

  担任伴奏的北京交响乐团发挥出色,演奏富有热情和感染力,铜管部分也比较稳定,谭利华、徐锡宜、曹丁三位指挥家发挥各自的艺术优势,给观众带来全方位的艺术享受。独唱演员各有千秋,如魏松用收放自如的表演和张力十足的音色展现出《嘉陵江上》跌宕起伏的戏剧性特点,其艺术感染力丝毫不亚于一首歌剧咏叹调。王莉用不同的方式处理《梅娘曲》三段开头的“哥哥,你别忘了我呀” ,感情真挚,令人动容。霍勇用多变的音色和丰富的肢体语言,把《古怪歌》的讽刺诙谐表现得淋漓尽致,让人想到那首著名的《跳蚤之歌》 ,吕继宏演唱的《打个胜仗哈哈哈》很好地体现了战士们打了胜仗之后自豪愉悦的心情,男声合唱《行军小唱》处理得非常轻松诙谐,这三首歌给整场音乐会增添了轻松活泼的色彩。廖昌永的《黄河颂》可谓字正腔圆,令人感受到学院派演唱风格的严谨美和深沉厚重的气势美。尤其值得称道的是由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国家大剧院合唱团和北京“春之声”合唱团共同组成的近200人的合唱团,不但音色相当融合统一,音量控制、声部层次和艺术表现力都令人称道,很多细节处理得非常细腻,如《保卫黄河》 《怒吼吧!黄河》等歌曲中的卡农部分各声部力度控制恰当,层次分明,音色对比鲜明,体现出较高的专业素养。金帆少年合唱团更是此场音乐会中的一抹亮色,他们用训练有素的漂亮音色演唱了《长城谣》和《歌唱二小放牛郎》 ,高中低音区音色统一,真假声转换自然流畅,那唱诗班一样柔软的音色和美妙的和声,仿佛“天籁”之声刺破夜空,又如温暖的春风吹进心田。

  这场音乐会令观众再一次被这些展现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抗战歌曲深深感动,为它们所蕴含的巨大精神力量所折服。这些经典歌曲强大的艺术生命力来自何处?作为专业音乐工作者,笔者以为,题材内容反映时代强音和人民心声,音乐语言符合中国人审美传统、体现中华美学精神是最重要的两个原因。前者毋庸赘言,后者就以此次音乐会中的《黄河颂》为例加以说明。

  《黄河颂》是一首艺术手法独特的歌曲,全曲分三段,第一段(从开头到“劈成南北两面” )描绘了黄河的壮美气魄,音乐气息宽广、宏大浩荡, 4 / 4转3 / 4拍,行板;第二段(到“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是歌者对这个中华民族摇篮的深情赞颂,音乐慷慨激昂、热情澎湃,用律动性更强的2 / 4拍;第三段表现了中华儿女在黄河精神的感召下不屈不挠、抗战到底的必胜信心,音乐气势磅礴、浩瀚无比,用气息宽广的4 / 4拍。这样旋律节奏都近乎自由的、规模长大的歌曲听来却丝毫没有乐句长短不一造成的失衡感,相反三个部分衔接自如、一气呵成、浑然天成!这是令人惊异的!其原因在于音乐的节奏完全贴合语言的节奏,旋律的起伏遵循汉语的抑扬顿挫,词曲结合高度完美。从整体结构来说, 《黄河颂》的乐思是单向发展、层层推进的,而这种没有主题再现的音乐结构,由于其“离散力”远远大于“结构力”而为追求结构美的西方作曲家们所极力避免,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却非常常见,它体现出一种洒脱随性的线性美和独一无二的过程美,这与中国古代文人吟诗抚琴、自我表达的文化传统不无关系。因此,即使《黄河颂》用西方的管弦乐队伴奏,用西方的发声方法演唱,我们感受到的仍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味道。

  对当代的音乐工作者来说,向历史致敬、向经典学习,挖掘其中蕴含的中华美学精神,学习作曲家体现中国传统审美的音乐语言和艺术手段,为这个伟大复兴的时代创作出反映时代风貌和当代中国人审美取向的优秀的艺术作品,是我们70年后再唱抗战歌曲的重要意义。

  《历史的回声》 ——抗战歌曲音乐会是一场思想厚重、情感真挚的高水准的专业音乐会,其思想穿透力、情感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撼人心魄,听众在高品质的艺术享受中“铭记伟大抗战历史,讴歌不朽抗战精神,重温经典抗战作品,凝聚民族复兴力量” 。笔者以为,这也许应当成为今后此类主题性音乐会的范例——无需令人炫目的声光电手段或激奋昂扬的串场词,让音乐回归艺术本身,用符合艺术规律的呈现方式,用适应当代审美标准的艺术语言,用严苛的艺术标准,用直抵心灵的艺术之美感动和感染观众。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