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舞台 >> 评论 >> 评论 >> 正文

重视现实题材创作 唱响时代主旋律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8月07日09:30 来源:中国作家网 杨丽萍

  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紧扣时代脉搏,贴近群众生活,创作推出关注现实问题、表现现实生活的舞台艺术作品。

  近年来,在中宣部、文化部和河南省委、省政府的重视支持下,河南省文化艺术工作者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紧扣时代脉搏,贴近群众生活,创作推出了一大批关注现实问题、表现现实生活的舞台艺术作品,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影响,取 得了良好社会效果,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在全国性的艺术赛事和展演活动中,我省的现实题材剧目《香魂女》《常香玉》《红旗渠》获得“中国艺 术节大奖”和“文华大奖”;豫剧现代戏《朝阳沟》《铡刀下的红梅》荣获文化部第二届优秀保留剧目大奖;话剧《红旗渠》、豫剧《村官李天成》《焦裕禄》、曲 剧《飘扬的红丝带》等获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在加强现实题材戏曲现代戏创作上,我们的主要做法有:

  增强使命意识,强化责任担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文艺工作者应该成为 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我们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深化对现实题材作品引领时代发展重要作用的认识,进一步强化责任担当。一 是伟大的时代需要优秀的现实题材作品讴歌弘扬。二是价值的多元化需要优秀的现实题材作品引领规范。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需要优秀的现实题材作品培 育支撑。

  加强政策扶持,提升有力保障。近年来,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不断加大对艺术事业的扶持力度,为现实题材作品创作演出营造了良好的 环境。一是省委、省政府按照“保两个基本”的原则,对省直院团职工工资实行财政全额发放,部分市、县参照省里做法,对本级院团工资也实行了全额发放,极大 地调动了广大艺术工作者的积极性。二是从2012年起,省财政设立了舞台艺术创作扶持专项资金,每年拿出1000万元用于省直文艺院团和文化单位的舞台艺 术创作、生产和奖励,重点扶持本土题材和现实题材。同时,对在全国各艺术类比赛中的获奖作品及个人给予表彰奖励。三是从2008年起,省财政每年拿出 2600多万元,对“舞台艺术送农民”惠民演出进行补贴,各市、县也采取了配套措施,全省各级政府每年采购的公益演出达1.6万场次以上,从今年起省财政 每年还将拿出1500多万元面向社区群众实施“中原大舞台”惠民演出工程,在这些惠民活动中现实题材作品占据了较大比重。四是省委、省政府累计投资4.4 亿多元,为省直8个艺术院团新建改建剧场,同时在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下,省财政拿出3000多万元为省、市、县三级表演团体(含专业和社会民营团体)配送 流动舞台车200多辆,为院团排练和到基层演出提供了良好条件。五是社会各界踊跃捐助艺术事业,改善了文艺院团灯光、音响、服装等设施。六是全省188家 文艺院团(转企改制58家,撤销转为文化艺术单位的108家,划转为非遗保护单位的22家)全部为职工办理了社会保险,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七是出台了 《河南省文艺创作人员“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暂行办法》,按照到基层采风创作时间,分别给予创作人员每人1至4万元的经费资助。

  抓住中心环节,引领创作繁荣。把创作作为中心任务,以文化工作“三年规划”、“五年规划”为时间节点,按照“规划储备一批、排练推出一批、加工 提高一批”的工作思路,抓好现实题材作品创作。一是要求18个省辖市和省直艺术单位每年都要有新创剧目、移植和复排剧目、加工提高剧目,做到有演出、有创 作、有储备,滚动发展。二是立足全省中心工作,对全省有优势的现实题材进行认真盘点,重点围绕省委、省政府大力弘扬的“三种精神”(愚公移山精神、红旗渠 精神、焦裕禄精神)和河南英雄模范人物群体,规划现实题材创作。定期召开优秀现实题材剧本创作论证会,交流情况,统一规划,避免题材撞车,造成题材浪费。 三是每两年在全省范围开展一次现实题材优秀剧本征集活动,遴选出一大批优秀剧本,打牢了优秀现实题材作品不断涌现的基础。四是坚持生产“思想精深、艺术精 湛、制作精良”的目标,通过整合省内外艺术资源,精益求精,反复打磨,不断提升重点剧目的艺术水平。

  这些年来河南在现实题材作品创作演出方面做了一些探索,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与广大人民群众的期待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我们 将抓住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的重大机遇,学习兄弟省市经验,弥补自身不足,完善机制措施,多出精品,多出人才,为繁荣发展文艺事 业作出新贡献。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