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舞台 >> 评论 >> 评论 >> 正文

扬弃继承 转化创新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8月03日09:19 来源:中国作家网 罗怀臻

  作为一个剧作者,一个从事了近40年戏曲工作的人,现在思考最多也最为感到紧迫的问题是,我们这一代能给后代留下怎样的戏曲记 忆?这一代的戏曲文学与戏曲表演艺术是否精彩,是否独特?是否既无愧于传统,又无负于未来?是否足以代表这个时代的审美高度,足以表达这个时代的民众心 声,足以传递这个时代的内在精神?

  相信在中国戏曲的发展历史中,7月17号发表公布的《关于支持戏曲传承发展的若干政策》和7月29日召开的全国戏曲工作座谈会必将载入中国戏曲 史册,且会对中国戏曲艺术今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作为这个时代的人,我有幸见证、参与了这段历史,深感自豪。新中国成立后正式召开的全国性戏曲工作会 议,应该是第一次。在此之前,以中央政府的名义关注戏曲艺术的发展,参加提出过“三并举”的方针,这个方针至今还在影响着中国戏曲发展的进程。而这一次则 是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下,专门针对中国戏曲艺术传承发展所召开的会议和制定的方针政策。如同中国社会所面对的整体性转型一样,戏曲工作座谈会也是一 次带有转折性的、历史性的重要会议。

  中央领导同志会上讲话的一些提法、表述是对中国戏曲理论的新的贡献。比如“扬弃继承,转化创新”就是一个新的理论用语,回答了几十年来我们反复 争论的问题,即对传统的继承是哲学概念的继承,是有扬弃意识的继承,对传统中具有活力的那一部分要传承好、发展好,而传统中与现代社会、现代文明不相适应 甚至格格不入的部分则必须要剔除它、放弃它,不是把传统看作是固态的东西被动地不加选择地继承下来。对于创新,也不能看作是一枝一叶的创新,有时候是一种 形态的转化,一个时代应该催生属于那个时代的戏曲,而不是要求新的时代一成不变地沿袭过去时期业已成型的作品。

  中央领导同志讲话中还提出要“建立中华戏曲价值评判体系和审美体系”。我认为现在真的需要反思,为什么这么多年来,戏曲艺术越来越被边缘化?且 我们的主流媒体一直是呼吁要传承要传播戏曲艺术,可就在我们的呼吁和积极的行动当中,戏曲却越来越边缘,剧种越来越稀少,我想,我们的评价体系是不是需要 转化更新,我们的戏曲理论是否面临新的发展?

  比如,我们是否需要重新研究一下传统戏曲和当代城市的关系。尽管戏曲的繁盛是在各个朝代的首都或是商业中心城市形成发展和繁荣的,但那个时候的 城市是农耕时代的城市,它是以农业文明的价值取向和审美取向为标志的。昨天我坐高铁来北京,行程6个小时,从南方到北方,一路上我都注视着车窗外面,搜寻 着曾经的乡村风景。我发现沿途已经看不到记忆中的乡村了,满眼都是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农村景象:小楼、别墅、标准化的田园和集体化的住宅,住宅的楼顶上安着 太阳能装置、竖着电视接收天线,就是绿地也是城市化了的绿地。整个中国社会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娱乐方式都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那么,以农耕时代的审 美趣味、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为依据的戏曲艺术是不是因为我们重视了它,它就一定能够如我们所愿,自然而然地融入到现代社会中来?它是不是也同样需要实施由 农耕文明向现代文明的时代转型和审美转化?事实上,传统戏曲的生存危机主要是在城市剧场演出的危机,我们在鼓励“送戏下乡”的同时,也应该鼓励“站稳城 市”。

  再如,传统戏曲是否面临着向现代剧场的转换。我们今天所称的传统戏曲主要是在过去的戏园、茶楼、庙台、广场等简陋的民间演出场景中形成的表演艺 术形态,而今天传统戏曲的演出场所已经转移到了城市化规范化的现代演艺剧场。表面上看,演出场所与表演形态似乎没有关系,其实关系很大,有什么样的演出场 所就有什么样的演艺形态,有什么样的演艺形态就有什么样的演出场所。时至今日,中国舞台艺术的主体形态仍然还是中华戏曲,然而全国各地正在热火朝天建造的 大剧院、歌剧院仿佛又都与戏曲演出无关。是让变化的剧场适应不变的戏曲,还是让戏曲在变化中适应不同的剧场,我想戏曲既要在相适应的场所坚守自己,也要自 觉登上包括大剧院在内的各种新兴的演出场所与传播平台,以适应现代演艺环境的变化。戏曲进入大剧院演出,并不意味着大制作或人海战术,而是要有足够的气场 与能量足以支撑起庞大的空间。为此,戏曲的创作必须跟上,简单地把戏曲传统戏放置在大剧院的环境中演出,甚至坚持在大剧院进行传统戏曲一桌二椅制的演出, 不但显示不出传统戏曲艺术的精妙,反而会显得单调简陋,与现代剧场演出环境格格不入。21世纪大剧院建筑在中国的兴建,是对中华传统戏曲的挑战,也是机 遇,它倒逼我们在“扬弃继承”的基础上“转化创新”,创作出与现代社会、现代剧场、现代审美相适应的新一代的戏曲艺术。

  此外,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实现向现代观众的审美转化。戏曲一统天下的时候是没有电视没有网络的,也很少看到电影,国外的交响乐、芭蕾舞、 音乐剧更是少有接触,可现在人们的视觉听觉里储存着太多非戏曲表演的记忆,戏曲要进入现代人的审美选择,就不可能完全无视审美时尚的存在,而必须是在尊重 现代人的价值观念与审美取向的基础上显示自身的独特。艺术的本质是创新,继承的目的是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为这个时代催生出属于这个时代观演关系、审美关 系的现代戏曲。

  张庚先生大约于上世纪60年代表述过戏曲现代化的理念,但是什么样的作品才是具有现代品性的“现代戏曲”,理论上依然有待探索。理论的滞后带来 评价标准的含混,因而评论与评奖往往失去准星。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评价口吻,说某某作品不够传统,其实这里所称的传统并不是指古典戏曲的元明清时期,甚至 不是指上世纪京昆的二三十年代或地方戏的五六十年代之前,有时候我们容易将“传统”限定在某一个过去的时间段内,乃至将这个时间段内形成的经验奉作永恒的 标准。任何阶段的经验只是构成传统的一截流而非源,中华戏曲自发展形成以来就是一个不断扬弃继承、转化创新的过程。从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 的讲话到这次戏曲工作座谈会,文艺理论有许多新的认识和新的发展,这对引领今后的文艺创作和戏曲传承创新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