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舞台 >> 资讯 >> 正文

直面社会顽疾——吉剧戏曲电影《大唐女巡按》创作谈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7月23日16:29 来源:人民日报 韩志君 韩志晨

  由吉林省戏曲剧院、南山国际影视公司、人民日报文化传媒公司和北京九州同映电影院线联合摄制的吉剧戏曲电影《大唐女巡按》与观众见面了。

  吉剧是吉林省的地方剧种,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在30多年前,吉剧的代表剧目《包公赔情》《燕青卖线》《桃李梅》曾先后搬上银幕,受到了全国广大观众的欢迎,也得到了戏曲界和电影界的普遍赞誉。为了延续吉剧的影响,我们又打造了新编历史剧《大唐女巡按》。剑指腐败,是这部作品的时代精神和现实意义。

  汉代枚乘曾写过一篇著名的骚体赋《七发》,假托为楚太子看病的吴客之口,指出了那些高官显宦“百病咸生”的多种原因:一是住在“洞房清宫”,远离了人间烟火;二是“往来游宴”,吃得脑满肠肥;三是“越女侍前,齐姬奉后”;四是“出舆入辇”……一句话,就是“久耽安乐,日夜无极”!枚乘所描述的这些现象,同样也成了当代社会的痈疽。我们在创作之初,便确定这部《大唐女巡按》就是要像投枪和匕首一样,直指这种种的社会痈疽,旗帜鲜明地抨击假恶丑,热情洋溢地弘扬真善美,努力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情绪,传递回荡在他们心底的呼声。

  主人公谢瑶环是中国老百姓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形象——一个刚直不阿的唐代“女清官”。关于她,陕西碗碗腔、京剧、长篇电视剧等多种样式的文艺作品都予以表现过,其中以陕西碗碗腔《女巡按》和据此改编的京剧《谢瑶环》最有影响。但传统戏曲把太多的笔墨用在了谢瑶环与“钦犯”袁行健的爱情上,几个反派人物的塑造也较为简单化、脸谱化。

  我们则集中笔墨写了谢瑶环的平民情怀和她对贪腐的憎恨,以及所进行的毫不妥协的抗争。这是她行动的主线和精神世界中最重要的内核。我们也写了她性格的多个侧面,如她与苏鸾仙在闺房菱花镜前的嬉戏和抒怀;写了她内心的矛盾,她在处置武宏问题上的犹豫、彷徨;但更多的是写她的威武不屈。同时,我们给了她一个光明的结局,让她在武则天面前唱出:“自古道养痈贻大患,保江山务必惩贪顽。臣满身伤痛志未残,臣眼里流泪心更坚。莫道前路漫漫征途远,斗邪佞,扫贪官,不除痈疽誓不还!”这是她的心声,也是广大观众的愿望。

  黑格尔说:“绝对精神是艺术的内容,但它需要通过个别的具体感性的形象显现出来,而在文艺作品中,就是要通过一定的人物性格来表现。”细致入微地演出每一个人物的性格,便是我们对演员表演的要求。同时,又要兼顾电影的特点,部分仅适于舞台表演的形体动作和绝活儿,我们都忍痛割爱。

  在影片拍摄中,我们采用了双机拍摄,较多地设计和使用了长镜头,特别注意场面调度,强调拍摄角度要富于变化,机器运动要不露痕迹。同时,对于该凸显的部分,我们也大胆地使用了特写、近景,予以充分强调。由于这是戏曲影片,我们在用光上适度地夸张。我们还采用了实景拍摄,相对于舞台纪录片和棚内搭景拍摄的戏曲影片,实景拍摄的难度在于要处理好虚与实、写实与写意的关系。演员在表演上要特别注意把握好这个“度”,同时,这对于美术师及服装、化妆、道具等各个部门也是一种挑战。尤其是化妆,既要区别于舞台剧,又要区别于生活剧,要格外注意、准确找到并把握住这个基调。

  一般说来,戏曲影片都是先演舞台剧,成熟了再拍电影。我们这次却是直接搬上银幕,先拍了电影,然后再排演舞台剧。这对演员来说是很高的要求。它在思想上是否精深,在艺术上是否精湛,在制作上是否精美,我们期待着观众的检验和评判。

  (作者为《大唐女巡按》导演、编剧)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