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舞台 >> 评论 >> 评论 >> 正文

在情感孤岛上捕捉“爱”——评话剧《秘而不宣的日常生活》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7月20日10:20 来源:光明日报 徐健

  

  “两性关系”“婚恋情感”是时下都市题材话剧创作最为密集的书写话题。而如何从这些同类型、同题材的反复书写中 “突围”,不仅考验着创作者的眼光与智慧,也体现着他们的才思与体悟。林蔚然就是这样一位把生活中的经历与启悟投入到作品中并尝试“突围”的写作者,从 《请你对我说个谎》《飞要爱》到《马路天使》,林蔚然以其对当代人情感世界精细且老练的揭示,显示了她的“与众不同”,她用洗练而真实的文字捕捉两性之间 微妙且敏感的关系,以毫不做作的任性与温情揭示心灵的成长与酸痛。日前,由辽宁人艺演出,林蔚然编剧、李伯男导演的话剧《秘而不宣的日常生活》在京上演, 该剧除了延续林蔚然以往创作特色外,在都市话剧内容开掘和艺术呈现上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叙事经验。

  《秘而不宣的日常生 活》讲述了两段貌合神离的“完美婚姻”,呈现了4位主人公背后的“日常”生活与“隐秘”情感。从表层叙事结构看,该剧就与林蔚然之前的作品形成了很大的反 差,即没有复杂的人物和结构关系,也没有多元交织的情节冲突,而是把一切的矛盾、碰撞都埋藏在了婉转简约的生活状态之下;从立意开掘上,该剧展示了甜蜜爱 情背后的困惑与纠结,但也没有停留于此,而是深入人的内心世界,以近乎精神分析和心理解剖的方式,将男女两性在情感、婚姻问题上的迷惘与悖谬呈现了出来, 既写出了备受情感煎熬的人物形象,也抽离出了这些形象精神深处的迷失、背叛、狂躁与挣扎。而“向内转”,呵护人的内心世界,恰恰是林蔚然在该剧创作上的一 次“突围”和“转向”。

  以往的都市情感叙事,叙事的原动力往往来自于外部世界的挤压与推动,如第三者的介入、事业工 作的紧张、金钱房子的物质危机等,主人公的形象体现也借助这些外力而存在、延展。然而,林蔚然在《秘而不宣的日常生活》里“剑走偏锋”,她将自己的人物封 闭在一个凝固的空间中,消弭了外在世界的支撑,让他们的情感世界在肆意、自由的书写中,变得深不可测、迷雾重重。每个人都在尝试挣脱,每个人都怀揣秘密, 但他们也在习惯中麻木,也在掩盖自己秘密的过程中窥探他人的隐私。这种反叛与隐忍、掩盖与窥探之间的状态,正是当下都市人情感、精神世界的真实写照。《秘 而不宣的日常生活》不以情节取胜,不借技巧炫耀,它用平静生活中的“一片涟漪”触动观众,让他们从不可名状的情绪状态中反观自身——看上去每个人都在奔波 忙碌,每个人都在享受物质的充裕、品味成功的快乐,其实他们都生活在“情感的孤岛”上;他们内心潜伏着冲破生存现状的冲动,渴望冒险、叛逆,但实际上,却 缺少行动的勇气,无法摆脱物质的束缚与内心的阴霾。

  剧中,林蔚然的女性剧作家身份对两性形象的解读颇显功力。她笔下 的女人敏感而细腻,常常纠结于男人言语表达、仪表动作、情绪变化的细节之中。女人拥有了在外人看来最为稳定、幸福、衣食无忧的生活,大房子、事业有成的老 公、可爱的儿子,可这一切似乎并不是她最终追求的。她对家庭的“叛逆”,出现在男人——旧恋人到来的那一刹那。从相互的试探到一步步接近,打动心扉,重燃 希望,直至最后情感的落空,女人情感状态的变化,犹如午后的春梦暴露了她不甘寂寞的内心。她的爱天真、任性,有对未来义无反顾的憧憬,也有超脱现实的偏执 与渴求,而这正是处于“情感孤岛”上的女人回归内心的一次真情流露。剧中的男人,在林蔚然笔下,也不是那么的阳刚、担当,而是多少显得有些阴郁与犹豫,他 是事业上的“奋斗者”,却似乎不知道自己到底在追求什么,也无法给予女人相应的爱和温暖,他的言语胜于他的行动,幻想胜过付出。他的离去,看似是一种解脱 与逃避,却恰恰暴露了内心的弱点与不安。林蔚然没有带着批判的眼光,指责他们的生活与选择,而是以近乎零度情感的展示,给观众提出了一个关乎他人和自我的 爱的反诘。答案正如结尾一样,开放又充满蕴藉。

  “让想结婚的结婚,想单身的单身吧,反正最后都会后悔。”萧伯纳的这 句话虽然带着冷酷和绝望,但的确又是身处情感围城中的两性的真实境遇。剧作第二场,男医生和女病人之间犹如“心理暗战”般的情感推拿,从补叙的功能上,完 成了对第一场的人物情感的呼应。但它又是独立的,情感呈现也更加直白、残酷。不管是女人(病人)的厌倦、乏味,还是男人(医生)的遮掩、躲闪,正如剧中台 词所说:“情感上我们都是需要关爱的孩子”,他们自以为最了解自己、可以在他人身上寻找安慰,到头来,却还是无法摆脱日常的无奈与情感的忧愁。

  一 直以来,同质化、雷同化成为制约都市题材话剧创作发展的一大瓶颈。《秘而不宣的日常生活》虽然还有进一步打磨的空间,但是一部“走心”的作品,其对当代人 精神世界的细微捕捉,对戏剧文学性的深入开掘,对观众情感境遇的有效呼应,为同类题材创作的演变、新生提供了一种可能。期待这样的作品更多一些。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