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外国文艺 >> 文学评论 >> 正文

《约翰·克里斯朵夫》:痛苦开出的花朵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2015年08月10日15:29 来源:中国作家网 刘小娟

  痛苦到底有什么意义?痛苦的终点是什么?如果不是成功,那到底是什么?

  沉浸在《约翰·克里斯朵夫》中,这些问题在脑海中回荡,迫使我一遍遍翻阅,寻找答案。

  大学时曾经生吞活剥过一遍,不求甚解。20多年后再次阅读,反复翻看,边读边纳闷,克里斯朵夫以贝多芬为原型,有音乐天赋,性格强健,体魄健壮,游历欧洲,上下求索,以近乎苦修的状态工作,经历过重重艰难困苦之后,在音乐界声誉日隆,俨然大师。以现在流行的成功学观点,克里斯朵夫这样的人,吃苦受累、功成名就后,自然达到人生的顶峰、幸福的顶端。我们所处的“新世纪”,宣扬的几乎都是这样的观点:只要你自律、性格强韧、执行力强大,专注于某一门事物一万小时,成功就会在彼端等待着你,你的人生迈上新的台阶,痛苦和烦恼也将离你而去。

  但是厚厚两大本书读完,克里斯朵夫成为欧洲的音乐大师后,并没有狂喜,从童年时就伴随他的痛苦依然存在,只不过被关进了笼子里。大部分时间,他的灵魂受着煎熬,骚动不休。好不容易跨越了一道精神危机,进入新的境界,劈面又迎来另外一道人生的难关,凶险而强悍,在黑暗中窥视着,伺机吞噬他的灵魂。

  傅雷的译者献词,暗藏答案。

  “所以在你要战胜外来的敌人之前,先得战胜你内在的敌人;你不必害怕沉沦堕落,只消你能不断的自拔与更新。”

  “战士啊,当你知道世界上受苦的不止你一个时,你定会减少痛楚,而你的希望也将永远在绝望中再生了吧!”

  “《约翰·克里斯朵夫》不是一部小说……而是人类一部伟大的史诗。它所描绘的不是人类在物质方面而是在精神方面所经历的艰险,不是征服外界而是征服内界的战迹。”

  如傅雷的译者献词提示,《约翰·克里斯朵夫》不是通俗意义上的奋斗式成功学小说,读者如果寻求轻松,想借此书意淫一把成功者的快感,那会大大地失望。克里斯朵夫面对的痛苦是人类共同的困境,自呱呱落地,痛苦便随侍左右,搅得人不得安生。为了与痛苦搏斗、与痛苦共存、从痛苦中汲取营养,让痛苦开出花朵,灵魂得经历惊心动魄的历练。

  在卷五《节场》中,年轻气盛的克里斯朵夫打伤了警察,从生活的小城逃亡,来到巴黎,住在一家肮脏又昂贵的小旅馆。巴黎杂乱又无序的街景把他吓坏了,法语也说不利落,问路都不成功,“他回到那间丑恶的屋子里,空着肚子,眼睛干涩,身心都麻木,倒在屋角的一张椅子上坐了两个钟点,一动也不能动”。

  困于斗室中,克里斯朵夫悲痛绝望,“尖锐的痛苦像刀子一般直刺他的心窝”。幸运的是,他“无意中摸到了母亲放在他衣服中间的一本破旧的《圣经》,翻到最沉痛的几段。在约伯受苦的段落中,克里斯多夫得救了,“他感到自己困苦,孤独,但他敢于正视了。消沉的心绪没有了,只剩下一股英气勃勃的凄凉情味”。软弱而无奈,与痛苦面面相觑、正面交锋后,克里斯朵夫开始在巴黎奔波求存了。

  “庸俗的心灵,绝不能了解这种无边的哀伤对一个受难的人的安慰。只要是庄严伟大的,都是对人有益的,痛苦的极致便是解脱。压抑心灵,打击心灵,致心灵于万劫不复之地的,莫如平庸的痛苦,平庸的欢乐……”罗曼·罗兰如是说。

  克里斯朵夫式的“以毒攻毒法”,适合我等凡人吗?适合喧嚣浮华的网络时代吗?我们物质极大丰富,可以在淘宝上不断买买买;电视网络各类媒体无孔不入,给我们的脑袋瓜子塞进堪称百科全书的资讯;心理医生、心理机构、各色药片药丸医治我们的心灵创痛;机场候机室和高铁候车室,成功人士在录像里语调铿锵地讲述着他们的成功历程;穿越剧和穿越小说负责让我们意淫,权利金钱爱情一网打尽。分门别类的痛苦有分门别类的解药,这本20世纪初的书,古董般的主人公,他的痛苦对我们有些许效果吗?

  有些许效果。这是痛苦的一层意义吧,心灵强大如克里斯朵夫,也得经受煎熬,靠着他人的哀伤得到安慰。我等凡人,看到此处,推及自身的困境,也能得到宽慰,获取一点前行的能量吧。渺小的人生,在这本书里,靠着克里斯朵夫的痛苦,获取了强健心灵的钙片。

  不过人生的痛苦是没有尽头的,也是可以升级的。克里斯朵夫的挚友奥里维去世后,他逃亡到瑞士,同乡的医生勃罗姆收留了他,与医生的妻子阿娜陷入不伦之恋,被痛苦拖入深渊,隐居农家小屋,孤独避世。“他再没有理由奋斗了,可是他照旧奋斗,一拳来一腿去,跟那腐蚀他脊骨的无形的敌人肉搏,好比雅各对天神的苦斗。”

  中年时期的大难关,差点耗尽克里斯朵夫的生命。他从痛苦中认识到自身的孤独和局限,把自身置放于宇宙万物中,安于孤独和局限,死寂的奄奄一息的生命重新开始流动。“他把自己的灵魂剥光了……那时他的痛苦的意义立刻显出来了。他的斗争是众生万物的大斗争的一部分。他的失败只是一个小小的插曲,而且马上得到补救的。他为大家斗争,大家也为他斗争,他们分担他的忧苦,他也分享他们的光荣。”

  克里斯朵夫在痛苦中穿行,灵魂接受层层磨练。他的人生,用罗曼·罗兰的话描述:“我觉得约翰·克里斯朵夫的生命像一条河……”他花了10年的时间酝酿克里斯朵夫,写了10年,该书1912出版,1915年获取诺贝尔文学奖,傅雷在抗日战争中花5年时间翻译。

  时间自有其意义,层层堆叠,酝酿醇厚的养分,供我们汲取。把时间从网络中拔出,从手机的缠绕中暂时解脱,走进这本大书构建的庇护所,汲取痛苦带来的营养,观赏痛苦开出的花朵,抚摸厚实的时间年轮,甜美而畅快。

  那么,痛苦有终点吗?如果有,终点在哪儿?

  痛苦依然伴随着克里斯朵夫。“他到了一个境界,便是痛苦也成为一种力量——一种由你统治的力量。痛苦不能再使他屈服,而是他教痛苦屈服了:它尽管骚动、暴跳,始终被他关在笼子里。”痛苦没有终点,克里斯朵夫怀抱着痛苦和魂灵的大欢乐死亡、再生。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